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oc_第1页
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oc_第2页
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oc_第3页
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oc_第4页
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1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T 18192010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degraded tussah field (NEQ) 2010-07-21 发布 2010-08-21 实施 ICS 65.020.40 B 64 DB21/T XXXXXXXX II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18192010 I 目 次 前言 .I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1 4 生态恢复对象2 5 生态恢复目标2 6 生态恢复调查与设计 2 7 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3 8 生态恢复作业实施4 9 生态恢复成效调查4 10 生态恢复档案管理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现状调查表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规划设计一览表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按始封年度统计汇总表 6 DB21/T 1819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规则依据 GB/T 1.12009。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文忠,邢兆凯,张慧东,赵刚,郭锦山,颜廷武,魏文俊。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21/T 18192010 1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的对象、目标、调查与设计、技术措施、作业实施、成效调查 和档案管理的原则性、技术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退化柞蚕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DB21/706-2009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柞蚕场 柞蚕场是柞林经人工砍伐修剪,培育成具有特定树型用于放养柞蚕的场地。 3.2 退化柞蚕场 由于多年不规范的柞蚕放养,造成树势明显衰退、株(墩)数减少,郁闭度下降的柞蚕场。 3.3 砂化 因植被减少,严重退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有砂石裸露。 3.4 生态恢复 对退化柞蚕场停止放蚕,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替, 或利用自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退化的柞蚕场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形成森林的一项技术措施。 3.5 封山育林 DB21/T 18192010 2 在有一定种源的条件下,采取封禁,减少人、畜等外界因素对林地的干扰,以恢复植被和促进林 木生长的措施。 3.6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 采用人工辅助措施,促进生态恢复的过程。 3.7 根刈 在柞树主干距地面小于10cm以下处剪伐。 3.8 中刈 在柞树主干距离地面70cm80cm处剪伐。 3.9 郁闭度 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3.10 灌草总盖度 灌草叠加的覆盖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3.11 小班 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其生物特征和经营特征基本相同并 与相邻小班又有显著差别。 4 生态恢复对象 a)地处坡度 25以上或山脊或岩石裸露或砂化的柞蚕场。 b)郁闭度 0.6 以下或灌草总盖度 65%以下的柞蚕场。 c)根刈墩数 1500/hm2以下或中刈墩数 1050/hm2以下的柞蚕场。 5 生态恢复目标 通过生态恢复将退化柞蚕场逐渐培育成生态公益林或用材林,当林分生长达到抚育采伐条件后, 执行GB/T 18337.3-2001和DB21/706-2009。 DB21/T 18192010 3 6 生态恢复调查与设计 6.1 生态恢复调查 6.1.1 自然环境和植被状况调查 a)自然环境: 气候、地形、地貌、土壤。 b)植被状况:自然植被类型、柞蚕场柞树生长情况、灌木与草本的分布和生长情况等。 6.1.2 小班调查 按照不同坡位或沿对角线采用随机设置样地实测的方法进行小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详见 附录A): a)位置:所在乡镇、村、林班或村民组、小班、经纬度。 b)权属:林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及承包期。 c)地形地貌:坡位、坡度、坡向。 d)植被:树种组成、树木株(墩)数、高度、郁闭度,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盖度。 e)土壤:土层厚度、土壤侵蚀类型以及砂化程度等。 f)确定小班四至界线,求算小班面积。 6.2 生态恢复规划设计 生态恢复规划设计主要包括: a)生态恢复区范围:确定生态恢复区面积与四至边界。 b)生态恢复区概况:生态恢复区自然条件、森林资源和地类与规模等。 c)生态恢复技术措施:根据生态恢复区的立地条件和蚕场退化程度确定生态恢复技术措施(详 见附录 B)。 d)生态恢复管护措施:根据生态恢复区的立地条件等确定管护措施。 e)生态恢复目标:确定生态恢复达到的目标。 f)作业量:各种生态恢复技术措施的作业量,劳动力来源和年度施工任务。 g)投资概算:根据生态恢复的面积和作业量进行投资概算,并提出资金来源、筹措办法以及使 用计划。 h)生态恢复效益:按生态恢复目标,估测项目实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7 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7.1 封山育林 7.1.1 封山育林对象 对需生态恢复的退化柞蚕场实行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和一切不利于树木和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 动。 7.1.2 封山育林管护措施 a)警示: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设置固定封山育林标牌,刷写永久性封山育林标语。 b)围封: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可设置围栏进行围封。 c)界桩: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可设计界桩以示界线。 DB21/T 18192010 4 d)人工巡护:根据封育区面积和人、畜危害程度,可设置专职或兼职护林员,加强封育区管护。 7.2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技术 7.2.1 平茬复壮 在生态恢复区内可根据需要对生长衰退且有萌蘖能力的目的树种进行平茬,增强萌蘖能力,促使 其加速生长。作业时间在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或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 7.2.2 补播补植 对生态恢复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补播补植蒙古栎、辽 东栎、麻栎、红松、板栗等目的树种,提高森林质量。 7.2.3 砂化治理 砂化斑面积较大的地块,必须采取诸如鱼鳞坑整地等小型水保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修复,将胡枝子、紫穗槐、花木兰、葛藤等先锋植物种与柞树相间播种或栽植配置,治理砂化斑。 7.2.4 侵蚀沟的治理 在沟头上部采用植物措施或工程措施做好沟头防护,然后治沟修筑谷坊,并在谷坊的上下或淤成 的台上,及时栽上刺槐、紫穗槐大苗,发挥两种措施相结合的作用。 8 生态恢复作业实施 生态恢复设计文件应报请县(市)主管部门审批后,由乡(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9 生态恢复成效调查 a)调查方法:生态恢复区达到生态恢复目标后,进行成效调查。采用机械或随机抽样在小班内 设置调查样地,每块样地面积为0.06hm20.10hm2。调查内容包括郁闭度、林木株数、生长 量和灌草盖度等。 b)成效验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成效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组织工作情况、调查方法、样地数 量、调查结果、结果分析与评价、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10 生态恢复档案管理 a)以经营单位的生态恢复区为单元建立档案资料。 b)生态恢复中涉及的文件均需归档,并分别用纸质和电子文档保存,由专人负责管理。 c)生态恢复档案材料应包括: 小班档案记录卡; 各类审批文件; 外业调查、设计与作业实施的有关文件等; 成效调查和验收文件; DB21/T 18192010 6 生态恢复年度汇总表(详见附录)。 DB21/T 18192010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现状调查表 表 A.1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现状调查表 生态恢复单位 乡(镇)、 村 林地权属 林班号小班号经纬度 小班面积 hm2 优势树种 (组) 土层厚度 cm 坡向坡位坡度 调查 年度 树种 平均年龄 yr. 株(墩)数 /hm2 郁闭度 平均树高 m 平均胸径 cm 灌木盖度 % 草本盖度% 灌草 总盖度 % 备 注 DB21/T 18192010 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规划设计一览表 表B.1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小班规划设计一览表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措施 补植补播平茬复壮 生态恢 复单位 林 班 号 小 班 号 小班 面积 hm2 生态 恢复 初始 年度 树种 面积 hm2 树种 面积 hm2 树种 面积 hm2 土壤侵蚀 治理面积 hm2 其他 面积 hm2 DB21/T 18192010 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按始封年度统计汇总表 表C.1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按始封年度统计汇总表 生态恢复单位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措施 年 度 生态恢复面积合计 hm2 补植面积 hm2 补播面积 hm2 平茬复壮面积 hm2 土壤侵蚀 治理面积 hm2 其他面积 hm2 合 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