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及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下列事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的( ) A.初春,积雪熔化B.夏天,洒在室内地面上的水不见了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了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4.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5.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凇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凝华B.升华C.凝固D.汽化6.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会汽化放热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成水蒸气8.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D.白雾是水蒸气二、填空题9.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家里窗户玻璃的_(填“内侧”或“外侧”)。 10.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热 11.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并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你认为实验方案_更好些,你的理由是:_ 12.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1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拢的人造“雪景”这是因为_ 14.厨房中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炒菜时加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高温下很容易_;被沸腾的油喷溅到比开水伤得厉害,是因为油的_比水的高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和_。(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16.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形成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形成的。接着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它是_的结果。(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17.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四、综合题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真空脱水食品真空冷冻脱水干燥(简称冻干)食品是将新鲜食品,如:水果蔬菜、肉食、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快速冷冻后,再送入真空容器中升华脱水而成的食品用冻干工艺制成的食品,不仅保持了食品的色、香、味、形,而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食用时,只要将该食品加水即可,在几分钟内就会恢复成新鲜食品冻干食品不需要冷藏设备,只要密封包装就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运输和销售,三五年不变质由于该食品只含有5%以下的水分,所以质量好,重量轻,可大大降低经营费用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新鲜蔬菜除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成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持其新鲜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 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B.将蔬菜放在热锅上烘烤除去水分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在低压环境下升华除去水分D.将蔬菜冷冻后除去冰块即可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解答】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答案】C 【解析】【解答】春天气温升高,积雪受热熔化,此过程需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发生了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不符合题意;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C符符合题意;冬天,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是由冰升华成水蒸气,需要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3.【答案】D 【解析】【解答】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灯泡内壁,在灯的内壁上又凝华,即钨丝发生的变化是先升华后凝华,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灯泡发黑是钨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初春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雾,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炎热的夏天,积水由于蒸发而干涸,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变成小冰晶,形成“雾淞”,这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滴水凝固成冰,是水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5.【答案】A 【解析】【解答】解:这种物态变化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物态变化是凝华故选A【分析】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雾凇,在物态变化中是凝华,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如窗户上的冰花等6.【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粹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固态的卫生球升华成卫生球的蒸气 故选C【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A错误; 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B正确;C、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凝固点较高,故C错误;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故D错误故选:B【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选择温度计的原则是: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C正确;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二、填空题9.【答案】凝华;内侧 【解析】【解答】解: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内侧。故答案为:凝华,内侧。【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10.【答案】固;放;气;吸 【解析】【解答】解: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故答案为:固;放;气;吸【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11.【答案】二;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不能说明“碘的升华”;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不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 【解析】【解答】解:实验二更好些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不能说明“碘的升华”;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不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故答案为:二;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不能说明“碘的升华”;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不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分析】碘的升华要在低于碘的熔点和沸点的条件下进行.12.【答案】升华;熔化;凝华 【解析】【解答】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汽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故答案为:升华;熔化;凝华【分析】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确定原来的状态,然后确定最后的状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同时注意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3.【答案】卫生球先升华成蒸气而后又凝华成白色的粉末 【解析】【解答】解: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固态的卫生球升华成卫生球的蒸气;停止加热后,温度降低,卫生球蒸气温度降低凝华成固态,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拢的人造“雪景” 故答案为:卫生球先升华成蒸气而后又凝华成白色的粉末【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是放热过程14.【答案】升华;沸点 【解析】【解答】解:(1)固态的碘高温下很容易直接升华为碘蒸气;(2)油沸腾时的温度(沸点)远远高于开水的温度(沸点);故答案为:(1)升华;(2)沸点【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15.【答案】水蒸气;凝华;气温在0以下;空气湿润;不能 【解析】【解答】(1)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自然界中还有雪、冰花、雾凇的形成也都是这个道理。(2)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且气温低于0,才会形成霜,如果气温高于0,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滴。(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霜。【分析】物态变化。16.【答案】凝华;液化;汽化 【解析】【解答】寒冷冬天的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迅速放热凝华形成霜花,夏天空气中的(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时液化形成小水滴,在棒冰周围产生“雾气”,小水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雾气”消失。【分析】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三、实验探究题17.【答案】(1)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