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回顾整理n 教学内容教材第4851页,回顾整理n 教学提示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灵活应用。n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会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算术法或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生活问题和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n 重点、难点重点:弄清单位“1”,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分数乘除法和比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生1:我学会了计算分数的乘除法。生2:我能用分数的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生3:我可以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进行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为整理梳理知识结构做铺垫。(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整理出这部分的知识网络?要不讨论一下,然后尝试整理。看看那组同学做的比较好。(1)讨论知识联系。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构建知识网络,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2)小组内说想法。(3)交流展示。指名到展示台前进行汇报。生:展示知识网络(实物投影)学生可能整理的很细但比较凌乱。师: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好。师:出示知识网络对比。回顾整理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比分数的乘法法则: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先约分再计算。分数的乘法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分数的除法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或方程。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混合运算的应用要注意单位“1”的变换。比的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借助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借助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1.转化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转化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转化过程尽量让已知量作“1”,构造分数的乘法应用题。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下面我们应用我们整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构造知识网络,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条理,思路更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三)巩固新知:1、综合练习第1、2、3、5题学生独立完成。2、综合练习第4题。第一个分率句的单位“1”是全校240名学生,第二个分率句的单位“1”是送鲜花的学生。40人。3. 综合练习第6、8、9、12、15题。学生独立完成。4. 综合练习第7题。类似第4题。5. 综合练习第10题。注意消毒液,原液,水三者之间的关系。6. 综合练习第11题。计算后要比较,还有一定有答。7. 综合练习第13题。类比第4、7题,分数的连乘。8. 综合练习第14题。注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2,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9. 综合练习第16题。注意表达方式。10. 综合练习第17题。该题困难在,能否看出2:7分配的是15升有去掉1升后的(即14升),看透这一点则是按比分配。151=14升,大桶:14=10升,小桶:1510=5升。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分数的乘除和比的有关知识,区分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比的题目转化成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四)达标反馈1.填空(1)在全县演讲比赛中,六年级共有12人参加,其中男生占,六年级有( )名男同学参加演讲比赛。(2)一桶食用油,已经用去了20千克,恰好用去了这桶油的,这桶油共有( )千克。(3)把1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水与盐水的重量比是(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则甲数是乙数的( )。2.化简比。0.3吨:150千克 :0.4 0.6: 3.解方程x=0.5 0.15x=6 x=答案:、 4,50,1:11,60,。2、2:1,5:3,9:10,4:1。3、x=,x=40,x=1。设计意图:当堂检验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第布置作业,确定教学练习重点准备。(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给大家说说。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思路是怎样的?你理解了吗?预设:生1:我学会了分数的乘除。 生2:我学会了比。 生3: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六)布置作业第1课时:回顾整理1、直接写得数。3= = = = 3= = = =2、填空。(1)( )又叫两个数的比,在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2)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28厘米,长度比是4:3,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0.85吨:17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甲数比乙数多8,乙数是4,甲乙两数的比是( ),比值是( )。(5)六年级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7:8,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 ),男生人数相当于全班人数的( )。3、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在括号内画“”。(1)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 )(2)长方形的周长是15分米,长和宽的比是3:2,长是9分米。( )(3)8比5可以记作,也可以读作五分之八。( )(4)有药水30.3克,药和水的比是1:100,其中水有30克。( )(5)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一定都是质数。( )4、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60页,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比是3:4。这本书一共多少页?答案:1、,18,;2、两个数相除,前项,后项,96,5:1,3:1,3,;3、 ,。4、140。n 板书设计回顾整理回顾整理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比分数的乘法法则: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先约分再计算。分数的乘法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分数的除法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或方程。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混合运算的应用要注意单位“1”的变换。比的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借助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借助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1.转化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转化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转化过程尽量让已知量作“1”,构造分数的乘法应用题。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n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分数乘除法和比的知识内容的回顾和整理,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想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是在探究中构建,在应用中发展。(即使整理的不够好,也要学生先自己整理,哪怕浪费一些时间)2、注重建构,形成网络。复习课不应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数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构建知识体系。本节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分数乘除法和比的知识进行梳理,重点加强法则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化归,然后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得有法。重视整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计的练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练习内容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其中综合练习第6、9、10等题目的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一、填空。1( )=1.5=( ):( )=( )10。2两个数( )又叫两个数的比。3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人数是比的前项,( )人数是比的后项。4某校少先队员人数与非少先队员人数的比是12:1,表示少先队员人数是非少先队员人数的( )倍,也可以表示非少先队员人数是少先队员人数的( )。5求比值。7:56 4.8:24 0.5时:60分 0.25:0.35 :0.48 7.2:3.66下面是某商店卖出的几种大米的总价和数量的记录。品种总价(元)数量(袋)东北大米2505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苏北大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706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天元大米1803(1)东北大米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2)苏北大米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3)东北大米的单价与天元大米的单价比是( ),比值是( )。7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米/秒,一种喷气式飞机每秒最快飞行578米。写出这种飞机最快的速度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并化解。8音乐小组与作文小组的人数比是9:10,作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人数比是5:7,已知数学小组和音乐小组共有69人,数学小组比作文小组多多少人?9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大长方形面积和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答案:1,3,2,15;2相除,7,8,男生,女生;35;412,;5,0.2,2;650:1,50,45:1,45,5:6, ;7578:340,17:10;812;93:2。资料链接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杨辉(约1238年约1298年),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南宋时的数学家。杨辉生于约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终于约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他著有详解九章算经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算宝3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续古摘奇算法2卷及九章算法篡类等多本算法的著作。另一方面,他在宋度宗咸淳年间的两本著作里,亦有提及当时南宋的土地价格。这些资料亦对后世史学家了解南宋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杨辉在著作中收录了不少现已失传的、古代各类数学著作中很有价值的算题和算法,保存了许多十分宝贵的宋代数学史料。他对任意高次幂的开方计算、二项展开式、高次方程的求解、高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家长会课件光荣榜
- 员工离职交接管理流程
- 现代农业企业学徒制联合培养项目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居住环境改善补充协议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贷款还款期间权益及义务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保险理赔及受益人变更的合同
- 餐饮经营场地租赁及品牌授权合同
-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与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 髋部骨折相关课件
- 骨髓造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内知名企业数据分析师岗位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剪力刚度精细评估与设计优化
-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课件 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基础地基旋挖钻孔灌注桩专业分包合同
- 北京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多因素分析与案例研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1 捐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