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圆环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圆环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圆环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圆环的面积课题圆环的面积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如何求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对于圆环,学生并不陌生,只要理解了圆环的特征,那么解决实际问题难度就不大。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究活动,进而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剪圆环,使其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就明白了“从大圆里剪去小圆,就得到环形”的道理,从而更容易了解环形的本质特征。2.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生认识环形之后,让学生通过尝试来求圆环面积,总结圆环面积的字母公式,认识到圆环面积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大、小圆的半径差。这样的教学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圆环的特征,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难点深刻理解圆环的面积与外圆、内圆面积的关系。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圆规 直尺 剪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5分钟)1.圆的面积公式。说一说,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计算半径是10cm的圆的面积。2.课件展示一组环形物体的图片,引入新课。1.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全班汇报。2.观察图片,感知环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圆的面积?答:三种情况,分别是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或周长,求圆的面积。r2或()2或(c2)2二、指导操作,理解圆环的意义。(10分钟)1.出示一个同心圆(光碟),引导学生画出跟光碟一样的同心圆。2.组织学生活动,从大圆中剪去小圆。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圆环的方法。4.讨论:如果在一个较大的圆内任意剪去一个较小的圆是不是就形成圆环了呢?1.观看光碟,发现它的特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在纸上画出与光碟一样的同心圆。2.小组合作剪去同心圆内的小圆,明确可以得到圆环。3.向老师汇报讲述自己制作圆环的过程。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4.讨论后明确:不一定成为圆环,想要形成圆环,剪去的一定是一个与大圆是同一个圆心的小圆。2.求出生活中的圆环。3.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已知花坛的周长是18.84m,求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3.14(18.843.142)23.14(62)23.14323.14928.26(m2)答:这个花坛的面积是28.26平方米。三、解决问题(10分钟)(课件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1.指导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2.分组讨论:本题要求的面积是什么样的面积?怎样计算?3.老师点评讲解学生的列式,理解算理。4.引导学生推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1.尝试读题、审题、理解题意。2.将讨论结果汇报给老师:这是一个求圆环面积的实际应用题,应该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并推行代表上台列式计算。3.能够理解求圆环面积的两种方法和算理。4.讨论得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S环R2-r2或S环(R2-r2)4.判断。(1)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得到一个圆环。()(2)环宽等于外圆半径减去内圆半径。()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8分钟)1.完成第68页第1题。2.解决问题。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8cm,要在它的外围修一条1m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小组内交流题意,汇报解题弄清,思路后解题,汇报结果。2.先画图理解题意,再解答,全班订正。5.已知一块玉璧的外直径是18cm,内直径是6cm,这块玉璧的面积是多少?3.14()2-()23.14(81-9)3.1472226.08(cm2)答:这块玉璧的面积是226.08平方厘米。五、全课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学生谈本节课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