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北师大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北师大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北师大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北师大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课时1.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 水结冰创设情景 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和自然学科整合)二、新授 1.课件出示情境。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2、引入问题,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2.学习新知。 思考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 (1)师:提出问题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3)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展示 全班汇报(4)学生发表见解学生交流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5)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过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6)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7)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三、训练巩固 1.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2.建设新农村选一选: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 66121(3). 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课时2 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找到所求量对应的百分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李师傅计划生产60个零件,实际比计划少生产。 2.一种商品原价120元,现价96元,降价百分之几?3. 一种商品原价12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现价多少元?学生列算式。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把1、3里的分数换成百分数,你还会算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百分数应用(二)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请同学仔细看图,从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汇报,师汇总后出示例题: 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驶1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50%。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题。 找两名学生板演,通过对比明确下列问题: 画线段图时应先画谁? 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50%应该怎样画?标注在哪里?具体的数量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标注在哪里? 为什么画图时要画出和原来相等的数量?多的50%是谁50%? (2)引导学生列示解答 提问: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式解答吗? (3)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讲一下解题思路。 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18050%=90(千米) 180+90=270(千米) 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180(1+50%)=270(千米)3、 随堂练笔1.学生自己完成“试一试”。2.课件出示书92页7(3)。讲解成数。教给学生成数的写法。练习:三成表示百分之几,十分之七是几成,90%是几成,85%是几成?课后反思:课时3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会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习惯。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一间米店上午卖出大米400千克,占米店全部大米的5%,米店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利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 笑笑家2019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55,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45,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620元,笑笑家的家庭总支出是多少元? 2.与复习题比,直接列式容易吗? 3.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4.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笑笑家2019年的总支出是x元,那么食品支出是55%x元,其他支出是45%x元。55%x-45%x=620 10%x=620 X=6200 答:。5.学生探讨算数方法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620(55%45%)=21010%=6200(元)(答略) 6.尝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4页“试一试”与第95页第3题。(1)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集体纠正。) (2)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九五折”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4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 第1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第2题。用同样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纠正。四、随堂检测 1.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25%,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某商场某个月中下半月的营业额是360万元,比上半月增加二成五,上半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3.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0%,两天看了90页。这本书共多少页?课时4 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目标: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你们到银行存过钱吗?想不想到银行去看一看,(想)那么老师带你们跟小明一起去银行 出示情景图,观察、说情境图 (小明去银行存钱,存300元,年利率分别为一年期是2.25% ,三年期是3.33% ,五年期是3.60%) 请你根据情境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怎样计算利息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应用(四)二、建立模型 1.利息的多少与那些有关呢?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2.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3.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最后师生归纳定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 4.怎样计算利息呢? (1)利息的计算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必要时可引导。 学生归纳,反馈讨论结果: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解决问题 小明把300元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5%,整存整取一年,到期时有多少利息? 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帮助小明计算利息,集体核对3002.25%1=6.751=6.75(元) 答:到期时有6.75元的利息。 如果小明把3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3.33%,到期时利息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3003.33%3=9.993=29.97(元) 答: 到期时有29.97元的利息。3、 解释应用 通过刚才的计算,同学们都掌握了利息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来帮老师算一算。 老师今年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为3.60%,到期时可以得到多少利息?10003.60%5=365=180(元) 答: 到期时有180元的利息。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改部分同学的作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发现错误及时讲解给他听,这样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作业质量。 2.老师购买了一年期的国家建设债券20190元,年利率是3.81%,到期时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201903.81%1 20190+762=20762(元)=7621=762(元) 答: 到期时本金和利息共20762元的利息。20190+762表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改全部学生的作业及检查上一题的作业批改的程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四、回顾小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并且掌握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