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主要指导理论与应用案例.ppt_第1页
新课改主要指导理论与应用案例.ppt_第2页
新课改主要指导理论与应用案例.ppt_第3页
新课改主要指导理论与应用案例.ppt_第4页
新课改主要指导理论与应用案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改主要指导 理论与应用案例,2,客观主义,行为主义,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建构主义,皮亚杰 维果斯基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变化,3,一、建构主义与应用案例 1.重新理解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观 3.建构主义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案例,4,怎样看待知识?,知识,不是定论 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并非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并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知识,不可套用 “死”知识只会禁锢人的头脑,只有“活”知识才会给人以力量。,1.重新理解学习,5,理解儿童的经验世界,儿童并不是空着脑壳走进学校的,每个“顽童” 都有自己七彩的经验世界。,6,教学不简单是把外面的知识装进儿童的头脑中,而是首先要看学习者头脑中已经有什么,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7,学习究竟是什么?,学习就像吃东西。 学习就像输血。,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经验从外到内的输入,而是知识经验的建构(生长)。学习不是输血,而是造血。,8,教学像什么?,9,学生心理结构(知识、技能、态度)的生长是教学的目的; 这种“生长”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建构活动来实现; 教学要为学生心理结构的生长设计良好的活动、资源和环境; 教师可以“科学种田”,催化、引导学生的成长,但不可拔苗助长。,10,2.建构主义学习观,11,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2.建构主义学习观,12,客观主义,13,14,15,学习观上的三个重心性转移,(1)学习的建构性: 从外部输入到内部生成。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通过原有经验与新知识的双向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 超越所给的信息,16,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 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 从关注外部信息序列(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 从关注初级的知识获得(表层性的知识理解和记忆、简单化的问题解决)到关注高级的知识获得(深层理解、高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17,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学习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 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习者的自我引导学习、自我调节学习,18,(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从“个体性” 学习到社会性学习。建构主义强调群体和主体间社会性在知识建构中的显著作用 从学习者个别竞争学习到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 从师生相对单向的沟通到学习共同体的多向沟通互动,19,(3)学习的情境性: 从抽象概念到情境中的活动 从师徒传艺到学校: 我们丢掉了什么?,20,3、建构主义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案例,21,情境教学 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某种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22,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23,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24,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分类及创设 从情境的真实性来看,可以划分为真实的情境和虚拟的情境。 从情境展示所运用的媒介来看,可以划分为语言情境、图像情境和实物情境。 从情境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划分为日常生活情境、生产实践情境、前沿科技情境、社会热点情境等。,25,真实情境案例 _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26,虚拟情境案例 _盐酸和醋酸溶液的电 强酸?弱酸?,27,语言情境案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令人发指的事件。,28,图像情境案例 _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变化,29,图像情境案例 _有效碰撞与化学反应的比喻,30,图像情境案例 _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31,实物情境案例 _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2,日常生活情境案例,化学平衡的动态平衡特征 一只有进水和出水龙头的水槽,进出水速度相等 胶体的稳定性及聚沉 加酱油前后豆浆的变化 焰色反应 节日中绚丽的烟花,33,生产实践情境案例 _金属的蚀刻,34,前沿科技情境案例 _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T和CG) 相互配对形成的(图中虚线表示氢键),35,社会热点情境案例,环境保护问题 酸雨;制冷剂氟氯烃;无磷洗涤剂;无铅汽油;绿色化学;太阳能汽车;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生命和健康 苏丹红事件;讨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利弊”,36,二、多元智力理论与应用案例,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智力不能独立于实际生活情景; 智力应该能够解决问题; 智力与创新密切相关。 多元智力理论 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 智力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37,在心智的结构中,加德纳提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语言智力 音乐智力 数理逻辑智力 空间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自我认知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几年后,加德纳又提出一种新的智力自然智力。 存在智力,38,多元智力理论给教学的启示,智力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有多种形式,这意味着学生了解、理解和学习知识有许多方式,而非一种。每一种智力既可以成为获取该智力领域的知识的手段,又可以成为获取该智力领域之外的知识的手段。,39,应用案例1 :关于“电解质”的概念,(1) 用语言智力来解释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2) 用观察智力理解电解质。用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液和熔融硝酸钾做导电性实验,连接插入硝酸钾晶体的电极上的灯泡不亮,说明硝酸钾晶体不导电。其它两只灯泡都发亮,说明硝酸钾溶液和熔融硝酸钾都能导电。,40,(3) 用空间智力想象电解质导电。用计算机软件,动画模拟硝酸钾晶体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阴阳离子脱离晶体表面,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阴离子和水合阳离子的过程。 (4) 用音乐智力领会电解质。将音乐贺卡电路中的开关断开,连上两根电极,插入稀硝酸钾溶液中,音乐卡发出轻轻的音乐声。随着硝酸钾浓度的增加,音乐声越来越响亮。说明硝酸钾溶液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5) 用生活经验说明电解质。当有人触电时,施救人员不能用手或洗的木棒,而要用干燥的木棒拨开电线。,41,应用案例2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教科书中对氯化钠晶体结构的描述为:氯化钠晶体是由Na+和Cl-各自构成的立方面心结构,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也同时吸引着6个Na+,Na+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42,(1)转换成图像符号来理解。 应用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来学习(图1),图中黑点代表Na+,圆圈代表Cl-,让学生运用空间智力和观察智力来理解Na+与Cl-的空间位置关系。,43,(2)转换成数学符号来理解,图1只是表示构成氯化钠晶体的一个晶胞,单元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重复就构成宏观晶体。所以每个处于顶点的Na+同时被8个晶胞包围和共用,平均每个晶胞相当于含有1/8个Na+。同理可得,处于面心上的Na+只相当于含1/2个Na+,处于棱边上Cl-的只相当于含1/4个,处于体心的Cl-则不共用,完全属于该晶胞。在一个晶胞中含Na+数为:81/861/2 = 4,含Cl-数为:121/41 = 4。Na+Cl-= 44 = 11,化学式为NaCl。,44,(3)转换成操作符号来理解,让学生将标有Na+、Cl-的小球堆成与模型相同的形状。由于小球之间缺乏作用力,手一松开球就滚开。要使这些小球堆积成图1模型,相邻的二个或多个球之间必须要有强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