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匝道的设计依据,匝道的设计依据主要有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类型和主线线形指标、匝道的设计速度、规划交通量及通行能力。 (一)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类型和主线线形指标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类型详见前述。 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的线形主要技术指标规定见书P264页表9-2。,第四节 匝道设计,2,(二)匝道的设计速度,匝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体交叉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选用匝道的设计速度时应注意六点(详见书P265页),(三)规划交通量,(四)通行能力,3,二、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右转匝道、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4,2左转匝道,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5,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6,(2)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7,(3)右出右进式: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在匝道上左转改变方向。,(2)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8,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270达到左转的目的。 特点: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9,三、匝道的特性,1对称性:,10,三、匝道的特性,右转匝道 在不设跨线物构造物的前提下是定型的,几乎都采用右进右出。,左转匝道 1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11,一个象限集中布置,三、匝道的特性,2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12,两个象限集中布置,2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三、匝道的特性,13,三个象限集中布置,2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三、匝道的特性,14,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一)匝道的平面 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15,(一)匝道的平面 1匝道平曲线半径: 2匝道回旋线参数:,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16,(二)匝道的纵断面 1匝道最大纵坡,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一)匝道的平面 1匝道平曲线半径: 2匝道回旋线参数:,17,2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二)匝道的纵断面 1匝道最大纵坡,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一)匝道的平面 1匝道平曲线半径: 2匝道回旋线参数:,18,(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1匝道横断面,19,(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1匝道横断面 2匝道圆曲线加宽,20,(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21,(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2超高值确定,22,(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2超高值确定,3超高过渡方式: 绕行车道中心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23,第五节 端部设计,定义: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等。 一、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于识别。 通视区域: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100m和匝道60m的三角形区域内通视。,24,主线与匝道分流处的布置:分流处楔形端布置,25,定义: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加速车道。 1变速车道的形式: 平行式 直接式,二、变速车道设计,26,1变速车道的形式: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二、变速车道设计,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27,(2)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 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车道较短或双车道的变速车道应采用直接式。,1变速车道的形式: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二、变速车道设计,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车道较长,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28,1变速车道的形式,二、变速车道设计,2. 变速车道的长度 变速车道长度为加速或减速车道长度与渐变段长度之和。,29,详见书P280页。,三、辅助车道,30,一、收费站和收费广场 (一)收费道路上立交的布置 1收费道路设置立交的办法,第六节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31,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2,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3,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4,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5,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6,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7,高速公路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8,分段收费管理,2)四路收费立交: 一般只设1个收费站。,1)三路收费立交: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叶式立交,只需一个设在支线上的收费站。,2常用收费立交的形式,39,(二)收费站,1设置位置: (1)直接设在主线上 多用于主线收费路段的起、终点处; (2)设在立交匝道或连接线上 用于控制相交道路上的车辆进、出主线的收费。 2收费站车道数: 收费站所需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量、服务时间和服务水平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7605-2025耐蚀合金焊管
- 2025吉林大学招聘教师5人(1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福建三明清流县金星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消防员2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司法协警招录(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智汇水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员工有关事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汇承中学招聘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合肥经济学院人才招聘7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漳州辖区分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10.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1课时加速)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 2025至203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居住物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采购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疑难病历讨论
- SF6设备带压封堵技术规范2023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冶金产业的应用-洞察阐释
- 三年级信息科技第28课《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习题
- 监理工程师借调合同协议书范本三方版5篇
- 培养“最好的我”新时代品质少年-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