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7 1 . 1 0 0 . 0 1 ; 8 7 . 0 6 0 . 1 0 g 5 7 h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化 工 行 业 标 准 染料 ( 2 0 0 2 ) 2 0 0 2 一 0 9 一 2 8发布 2 0 0 3 一 0 6 一 01实施 中 华 少 味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经 济 贸 易 委 员 会 发布 备案号 : 1 0 9 7 5 -2 0 0 2 hg/ t 3 7 0 3 -2 0 0 2 前言 本标准是新制订的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 杭州华洋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董仲生、 陆巍娜、 容建明、 竹百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 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负责解释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化工行业标 准 hg/ t 3 7 0 3 -2 0 0 2 荧光增 白剂 o b - 1 f l u o r e s c e n t wh i t e n i n g a g e n t 01 1 -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荧光增白剂 0 13 - 1 ( c . i . 荧光增白剂3 9 3 ) 的要求、 采样、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 、 标签 、 包装、 运输和贮存 。 该产品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 聚醋切片及聚醋纤维的增白。 结构式 : 俞 飞 几 , 勺 夕n吧 es es es 夕 h 一 h 4c = c 4 丫产、 只、 尹 分子式: c 2 8 h , a n 2 0 2 相对分子质量 : 4 1 4 . 4 5 ( 按 1 9 9 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 t 1 2 5 0 -1 9 8 9 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 b / 丁2 3 8 6 -1 9 8 。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方法 g b / t 6 6 7 8 -1 9 8 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 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 e q i s o 3 6 9 6, 1 9 8 7 ) g b / t 7 5 3 1 -1 9 8 7 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 3要求 荧光增白剂 o b - i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 1 荧光增白剂o b - 1的质量要求 指标名称 指标 1 . 外 观 黄色至绿黄色均匀粉末 2 . 荧光强度( 为标准品的) , 分 1 0 0 士3 3 . 增白强度( 为标准品的) , 分 1 0 0 4 . 色光( 与标准品) 近 似 一 微 5 .含量, %) 9 8. 0 6 . 挥发分含量, %g 0 . 3 7 . 灰分, 写( 0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 委员会 2 00 2- 0 9 - 28批准 20 03 一 0 6一 01实施 hg/ t 3 70 3 一 20 0 2 4采样 采样以批为单位, 生产厂以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桶数应符合 g b / t 6 6 7 8 -1 9 8 6 中6 . 6的规定。所取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 取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 用探管从桶上、 中、 下三部 分取样, 所取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 0 0 g 。将所取样品充分混匀后, 分装于两个清洁、 干燥、 避光、 密封良好 的容器中, 其上粘贴标签, 注明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厂名称、 取样 日期、 地点。一个供检验, 一个保存 备查 。 5试验方法 除另有说明, 本标准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试剂, 水应符合 gb / t 6 6 8 2中三级水规格。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 / t 1 2 5 0 -1 9 8 9中5 . 2 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 . 1 外观的评定 采用目视评定。 5 . 2 荧光强度的测定 5 . 2 . 1 仪器及试剂 a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b ) 分析天平: 感量 。 . 0 0 0 1 g . c ) 棕色容量瓶: 1 0 0 m l, 2 5 ml . d )比色池: 石英池, 1 0 mm. e )三氯甲烷 f ) n, n- 二甲基甲酞胺( d mf ) . 5 . 2 . 2 分析步骤 称取荧光增白剂 o b - 1 标样与试样各。 . 0 1 0 - 0 . 0 1 1 g ( 精确至 。 . 0 0 0 1 g ) , 置于 5 0 ml烧杯中, 加 入三氯甲烷溶解, 再转移至 1 0 0 m工 _ 棕色容量瓶中, 然后用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 于超声波发生器中使 之充分溶解, 放置至室温。再用移液管吸取该溶液 1 mi置于 2 5 mi _ 棕色容量瓶中, 用 d mf稀释至刻 度, 摇匀。以d mf为空白溶液, 用 1 0 m m石英比色池立即在 3 7 3 n m处测定消光值。 注 : 1 . 在测定过程中, 从称样、 溶解、 稀释到测定消光值, 必须连续操作, 不应放置时间过长, 以避免试样受光照而影响 测 定 结 果 。 2 . 在称样及配制、 测定时, 房间应适当避光, 避免阳光照射。 5 . 2 . 3 分析结果的表述 荧光增白剂 o b - 1 的荧光强度 f按式( 1 ) 计算: _e m 。 h =; 一 一 一 一 x 10 0二 , , , ( 1) 乙 刀 1 式中: e , 试样的消光值; e 标样的消光值; m, 试样的质量, 9 ; 。 标样的质量, 9 。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 2 %。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 . 3增 白强度和色光 的测定 5 . 3 . 1 试剂和材料 a )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b )匀染剂 。 溶液: 1 0 g / l 9 2 hg/ t 3 70 3 一 20 0 2 c ) 分散剂mf 溶液: 1 0 g / l , d ) 硫酸: 9 8 %0 e ) 氢氧 化钠溶液: 1 0 0 g / i 。 f )净洗剂 j u: 2 g / 1- 5 . 3 . 2织物前处理 织物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处理。 2 g / i净洗剂j u, 浴比为1 , 1 0 0 , 于7 0 - 8 0 处理1 0 m i n , 取出, 用水洗净, 挤出过多水分, 备用。 5 . 3 . 3 染浴的配制 称取荧光增白剂 o b - 1 标样和试样各 。 . 0 2 g ( 精确至。0 0 0 1 g ) , 置于小烧杯中, 分别加人 3 ml硫 酸使其溶解。将此溶液慢慢加人到快速搅拌下含有5 m l分散剂 mf溶液, 5 m l匀染剂 o溶液的大烧 杯的水中( 总体积不超过 4 0 0 ml ) 使之成为均匀分散液。用水冲洗小烧杯, 使荧光增白剂 o b - 1 溶液全 部转移至大烧 杯中,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 h -7 。 再将该分散液移人 1 0 0 0 m l的棕色容量瓶中, 用水稀 释至刻度, 摇匀。吸取该分散液 5 0 mi , 移人 5 0 0 m l的棕色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备用。 按表2配制染浴, 染色深度为 。 . 0 0 5 0 o ( o w f ) , 染色用 2g纯涤纶布, 浴比1, 1 0 0 , 表 2 染浴的配制 染缸编号 1234 5 0 . 0 0 1 g / 5 0 0 m l 标样染液 4 7 . 55 0 . 05 2 . 5 0 . 0 0 1 g / 5 0 0 m 1试样染液 4 7 . 55 0. 0 1 0 g / l匀染剂 o溶液 1 51 51 5 1 51 5 用水配至总体积 2 0 02 0 0 2 0 02 0 02 0 0 5 . 3 . 4染色操作 染浴配好后, 用乙酸和乙酸钠溶液调节 p h值至 5 . 5 - - 6 。将其移人高温高压染色机中, 加热至 5 0 v, 然后将织物编号, 顺序浸人染浴中, 在 4 0 mi n内加热升温至1 3 0 0 c, 保温染色 5 0 mi n 。降温, 按人 染顺序取出染样, 用水洗净, 晾干。 5 . 3 . 5 增白强度和色光的评定 按gb / t 2 3 7 4 -1 9 9 4 第 6 章的规定进行。 5 . 4 含f的测定 5 . 4 . 1 方法提要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 , 用外标法进行定量以求得荧光增白剂 o b - 1的含量。 5 . 4 . 2 仪器装置和固定相 a ) 液相色谱仪: 应满足操作要求。 输液泵: 流量范围0 . 1 -5 m工 _ / mi n ; 在此范围内其流量稳定性为士1 %0 检测器: 可变波长分光光度检测器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分光光度检测器。 色谱柱: 内径 4 . 6 mm, 长 1 5 0 m m, 不锈钢柱。 b )固定相: 5 ja m o d s c , 。 固定相 c ) 数据处理机: 满量程 1 一5 m v记录器或通用色谱数据处理机。 d ) 微量注射器: 2 5 p 1平头微量注射器。 e ) 超声波发生器。 f ) 分析天平: 感量。0 0 0 0 1 g 5 . 4 . 3 试 剂和材料 hg/ t 37 03 一 2 00 2 a )甲醇 。 b ) 三氯甲烷。 c ) 荧光增白剂 o b - 1 纯品( 在 5 . 4 . 4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无杂质峰) 。 5 . 4 . 4 色谱分离条件 a )流动相 : 甲醇。 b ) 波长: 3 7 3 n m, c ) 流量: 0 . 6 ml , / m i n d)柱温 : 室温 e ) 进样量: 1 0 k l , 可根据装置、 气候条件不同, 选择最佳分离条件, 流动相应经超声波发生器脱气。 5 . 4 . 5 溶液的制备 5 . 4 . 5 . 1 外标溶液的制备 称取荧光增白剂o b - 1纯品 1 0 - 1 1 mg ( 精确至。 . 0 0 0 0 2 g ) 置于 5 0 m l烧杯中, 加人三氯甲烷溶 解, 再转移至 1 0 0 m工 _ 棕色容量瓶中, 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于超声波发生器中充分溶解, 此为 外标溶液。该溶液应避光保存。 5 . 4 . 5 . 2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荧光增白剂 o b - 1 试样 1 0 - 1 1 m g ( 精确至 。 . 0 0 0 0 2 g ) 置于 5 0 ml 一 烧杯中, 加人三氯甲烷溶 解, 再转移至 1 0 0 mi棕色容量瓶中, 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于超声波发生器中充分溶解, 此为 试样溶液。该溶液应避光保存。 5 . 4 . 6 分析步骤 开机预热 4 0 mi n , 待仪器运行稳定后, 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外标溶液和试样溶液 1 0可 注人进 样阀中进样 , 并用数据处理机进行结果处理。 5 . 4 .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 %) 表示的荧光增白剂 o b - 1的含量 二. 按式( 2 ) 计算: 一 2 之1= a, m, w a, m 式中: z q1 5 纯品中荧光增白剂 o b - 1的质量分数, %; a, 试样溶液中荧光增白剂 o b - 1的响应值; a一一 外标溶液中荧光增白剂 o b - 1的响应值; m一 一 试样的质量, 9 ; i n一一纯品的质量, 9 .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 1 . 5 %。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 . 4 . 8 色谱图 荧光增白剂 o b - 1 液相色谱图示例见图1 e hg/ t 3 7 03 一 20 0 2 1 溶剂; 2 一未知物; 3一荧光增白剂ob 1 ; 4 一未知物 图 1 荧光增白剂ob - 1 液相色谱图示例 5 . 5 挥发分含f的测定 按 gb/ t 2 3 8 6烘干法进行 。烘干温度为 ( 2 0 0 士5 ) 0ce 5 . 6灰分 的测定 按 g b / t 7 5 3 1 的规定进行。灼烧温度为( 6 5 0 士2 5 ) c, 6检验规 则 6 . 1 检验分类 本标准表 1中1 , 2 , 6 , 7 项为出厂检验项 目, 3 , 4 , 5 项为定期检验项目, 在连续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 一 次。 6 . 2 出厂检验 荧光增白剂 o b - 1 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 厂的荧光增白剂 o b - 1 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 . 3 复验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重新 检验的结果, 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7 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 7 . 1 标志、 标签 荧光增白剂 o b - 1 的每个包装桶上都应涂上牢固、 清晰的标志, 注明产品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生初级面试技巧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利行业高级职位面试必-备灌区管理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餐饮企业审计部门笔试模拟题集
- 胆囊癌护理查房
- 甲状腺癌病例讨论课件
-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
- 使用课件的教学方法
- 新解读《GB-T 36806-2018甘蔗杆状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 做教学课件反思与总结
- Module9 Unit2 Wishing You Happiness Every Da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
- 采油工培训教学计划
- 设计概论讲课课件(第三版杨晓琪)
- 小学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带答案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行政管理内控制度模版(3篇)
- GB/T 3324-20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 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药学探究》12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