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番茄红色素的研究.pdf_第1页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番茄红色素的研究.pdf_第2页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番茄红色素的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添 加 剂 食品研究与开发 2 0 0 6 v o l2 7 N O 6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番茄红色素的研究 麻明友 , 麻成金 , 吴竹青 , 肖桌柄 ( 湖南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 吉首4 1 6 0 0 0 ) 摘要 : 研究了D一 1 0 1 、 DA 一 2 0 1 和 DM一 3 0 1三种大孔树脂对番茄红色素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 番茄红色素在可见 光区 = 4 0 0n m处有吸收峰 , D A一 2 0 1大孔树脂对番茄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用9 5 乙醇作解析溶剂, 解析效 果较好, 适用对番茄红色素的吸附分离。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大孔树脂; 吸附; 分离 S T UDY ON ADS OR f I ON AND S E P ARAT I ON OF T HE RED P I GME NT OF T OMA TO WI TH MACROPOROUS RES I N MA Mi n g - y o u , MA C h e n g - j i n , WU Z h u - q i n g , X I A O Z h o u b i n g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s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s h o u 4 1 6 0 0 0 , H u n a n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t e x t s t u d i e d t h e D一1 0 1 , DA一 2 01 , DM一 3 01 thr e e k i n d s o f ma c r o p o r o u s r e s i n s a d s o r b c h a r a c - t e ris t i c p l a i n l y t o the t o ma t o r e d , the r e s u l t e x p r e s s e s , t h e r e f o r e r e d v e g e t a b l e i n t o ma t o i s l i g h t a r e a = 4 0 0 n m the D A一 2 0 1 g r e a t e s t b o r e s r e s i n h a s t o t h a t d y e t h a n a d s o r b the f u n c t i o n g o o d l y , ma k e w i th 9 5 e tha n o l r e s o l u t i o n , an aly z e t h e r e s u l t b e t t e r , a p p l y t o the t o ma t o the r e d a d s o r b s the s e p a r a t i o n p l a i n l y Ke y wo r d s : r e d p i g me n t o f t o ma t o ; ma c r o p o r o u s r e s i n ; a d s o r p t i o n ; s e p ara t i o n 番茄又称西红柿, 从鲜果中提取的番茄红色素安全无 毒 , 它含有 2 1 种属类胡萝 卜 素色素成分l l 】 , 具有抗氧化作 用、 辅助抑制肿瘤细胞、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 L D L ) 氧化作用、 抗辐射作用。由此可见 , 番茄红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 理作用 , 在食品、 医药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 发前景2 - 3 。 大孔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 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 高分子聚合物, 应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天然食用色素 的历史 尚不久远, 目前对它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因此本文 主要研究和探讨了大孔树脂法提取番茄红色素的影响因 素, 树脂种类、 解吸溶剂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 , 以期为大孔 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番茄红色素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 1主要实验仪器 U V 7 5 7 C R T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精密仪器 厂 ) , 7 2 2 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仪器厂 ) , D S 一 1 型高速组 织捣碎机, S H B I U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 郑州长城工贸 有限公司 ) , J P T 2 c型架盘天平, J A 2 0 0 3型 电子分析天平 ( 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8 0 0型离心机( 江苏大地 自 动化仪器厂 ) 。 1 2实验材料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 目( 0 5 C 1 4 0 ) 作者简介 : 麻明友( 1 9 6 5 一 ) , 男, 副教授 , 主要从事食品和材料科学研 究工作。 番茄鲜果 : 购于吉首大学菜市场 , 成熟度好 , 鲜红 , 无 病虫害和腐烂 , 置于 0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化学试剂 : 无水乙醇( i9 9 7, 安徽特酒 总厂 ) 、 甲 醇、 丙酮、 乙酸乙酯等均为分析纯。 大孔树脂 : 本实验选用 D 一 1 0 1 、 D A 一 2 0 1 和 D M一 3 0 1 三 种大孔树脂 , 均为净品型, 天津海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 _3实验方法 1 3 1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4 1 大孔树脂一般含有未聚合 的单体、 致孔剂 、 引发剂及 其分解物 、 分散剂和防腐剂等脂溶性杂质, 使用前应先预 处理。本实验所用的三种大孔树脂 , 使用前先分别用无水 乙醇浸泡 2 4 h , 充分溶胀, 用无水乙醇淋洗至洗出液加适量 水无白色浑浊现象止, 再用蒸馏水洗至无醇, 进行过滤, 并在 室温下晾干备用。 1 3 2番茄红色素提取液的制备5 - 6 1 将番茄鲜果用清水洗净滤干,用 D S 一 1 型捣碎机打成 浆液, 番茄酱打的越细越好, 这样才能将番茄红色素从 番 茄肉中剥离 出来 , 从而有利于树脂对番茄红素的吸附。然 后用 1 6 0目滤布挤压过滤, 再进行离心分离 , 取上层番茄红 色素清液, 贮存于 0 4 冰箱中备用。 1 3 3番茄红色素紫外吸收光谱测定和在可见光区吸收峰 的确定 在波长 2 1 05 6 0 n m范围内, 用 U V 7 5 7 C R T型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番茄红色素液吸光度值 , 找出可见光区 维普资讯 。 = = =1 9 0 2 o o 6 V o L 2 7 N O 6 食品研究与开发 添 加 剂 最大吸收波长。 1 3 4番茄红色素吸附树脂的选择7 - 9 将大孔树脂 D 1 0 1 、 D A 一 2 0 1 和 D M一 3 0 1分别进行活 化 , 然后对番茄红色素液进行吸附实验 , 测定不同时间色 素液吸光度的变化值 ,从而比较不同树脂的吸附效果 , 选 择适合吸附番茄红色素的树脂。 1 3 5番茄红色素在大孔树脂上解析溶剂的选择 本实验分别用相同浓度的乙醇、 甲醇、 丙酮 、 乙酸乙酯 等对吸附了红色素的大孔树脂在常温下静止洗脱 , 测定解 吸溶剂在 4 0 0 n m处的吸光度 , 比较解析效果 , 选择适宜的 解析溶剂。 1 3 6番茄红色素在大孔树脂上解析的溶剂浓度选择 进行不同浓度解析溶剂对番茄红色素的解析实验 , 分 别测定不同浓度解析液的吸光度值 , 从而确定适宜的解析 液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 1番茄红色素液吸收光谱的测定 在波长 2 1 05 6 0 n m范围内, 用 U V 7 5 7 C R T型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番茄红色素液吸光度值 , 找出不同波长 范围的色素吸收峰, 测定结果见图 1 所示。 0 4 0 0 01 O- 3 2 o o 盘O 2 4 0 0 O 1 6 o o OO 8 o o OO O o 0 2 l O o 2 6 0 o 3 l O o 3 6 0 0 4 1 o o 4 6 0o 5 l O o n m 图 1番茄液在 2 1 05 6 0 n m 间的吸 附波谱 由图 1 可以看出,番茄红色素分别在 2 0 7 n m 、 2 6 1 n m 和 4 0 0 n m左右有吸收峰,即在紫外光区有 2个吸收峰, 在 可见光区只有 1 个吸收峰。 2 2番茄红色素在可见光区吸收峰的确定 由图 1 可知 , 在可见光区 4 0 0n m左右有吸收峰。在吸 收峰附近 3 9 04 1 0 n m之间几个波长范围内, 用 7 2 2 分光光 度计测定色素液的吸光度, 所测得吸光度值的结果见表 1 。 表 1番茄红色素液在波长 3 9 0 4 1 0 n m之间的吸光度值( A) 表 1结果进 一 步证 实 ,番茄 红色 素在 可见 光 区 入- 4 0 0 n m处有吸收峰。 2 3不同树脂对番茄红色素的吸附效果实验 分别称取 1 0 0 g D 一 1 0 1 、 D A 一 2 0 1 、 D M一 3 0 1的活化树 脂 , 于 3个 1 0 0 mL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 3 0 m L同一浓度的 番茄色素液 ,在室温下静置吸附 , 在可见光区 入 : 4 0 0 n m 处, 定时测定其上层清液的吸光度 A, 结果见图 2所示。 时间( rai n ) 图 2 吸光度变化 曲线 图 由图 2 的吸光度变化情况可知, 所采用的三种树脂吸 附 番 茄 红 色 素 上 层 清 液 的 吸 光 度 大 小 顺 序 为 : D 一 1 0 1 D M一 3 0 1 D A 一 2 0 1 , 由此可见 D A 一 2 0 1大孔树脂的吸 附效果在三者中最好 , 因此 , 本实验选择 D A 一 2 0 1 大孔树脂 作为吸附分离番茄红色素的树脂。 2 4番茄红色素在 D A一 2 0 1 大孔树脂上的解析实验 2 4 1番茄红色素解析溶剂的选择 分别用相同浓度的乙醇、 甲醇、 丙酮 、 乙酸乙酯等溶剂 对吸附了红色素的 D A 一 2 0 1 大孔树脂在常温下静止洗脱 , 测定解析溶剂解析后色素液在4 0 0 n m处的吸光度值( A) , 结果见表 2 。 表2红色素在不同解析溶剂下的吸光度( A) 由表 2 可知, 乙醇作为解析洗脱液的吸光值最大, 洗脱 效果最好,因此选择乙醇作为 D A 一 2 0 1 大孔树脂吸附番茄 红色素的解析溶剂。 2 4 2番茄红色素解析溶剂的浓度选择 在室温下,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吸附了色素 的 D A 一 2 0 1 大孔树脂进行解析 ,测定洗脱液在 入: 4 0 0 n m 处的吸光度 , 每一个样品的吸光度值重复测定 3次, 取平 均值 , 实验结果见图 3 。 浓度 ( ) 图 3不 同浓度乙醇解析 液吸光度变化 由图 3可知:当用不同浓度乙醇作为解析剂时 。 9 5 乙醇较好 , 其解析液吸光度值最大, 即解析效果最好 , 因此 本实验选择 9 5的乙醇作为解析液。 “ :。B = 兮 O O O O O O O O O O O 维普资讯 添 加 剂 食品研究与开发 2 o 0 6 V 0 t2 7 N O 6 2 5影响番茄红色素吸附与解析的因素分析 影响番茄红色素吸附和解吸的因素众多, 除上述实验 讨论的树脂种类 、 解吸溶剂种类和解析溶剂 的浓度等影响 因素外 , 还与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番茄红色素液的浓度、 解 析溶剂的流速 、 吸附和解析的温度等诸因素有关。对番茄 红色素的吸附分离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3 结论 3 1番茄红色素分别在 2 0 7 1 1 13 1 、 2 6 1 n m和 4 0 013 m处各有 1 个吸收峰, 即在紫外光区有 2个吸收峰 , 在可见光区只有 1 个吸收峰。 3 2采用 D A 一 2 0 1 大孔树脂可较好的吸附分离番茄红色 素。 从上面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经过同样时间吸附后所测 得的吸光度, D A 一 2 0 1 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 3 - 3解析溶剂选用乙醇 ,采用 9 5 乙醇溶液可取得较好解 析效果。 3 4 D A 一 2 0 1大孔树脂对番茄红色素的最大吸附时间、 吸附 效率、 解析溶剂的流速等参数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1 杨志娟 我国天然色素的现状与发展方针【 J 1 _食品研究与开发 2 0 0 3 , 2 4 ( 2 ) : 3 5 f 2 凌关庭 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 ) 一番茄色素及其生理功能【 J l _ 1 9 1= = 粮食与油脂, 2 0 0 3 , ( 1 ) : 4 75 0 何伟, 李伟 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J J _ 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 2 0 0 3 , 2 1 ( 2 ) : 1 3 41 3 6 彭永芳, 马银海 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蒙花黄色素【 J 1 _离子交换 与吸附, 1 9 9 8 , 1 4 ) :4 9 3 4 9 7 刘学铭 , 肖更生 , 侩玉娟 D 一 1 0 1 A大孔树脂 吸附和 分离桑椹 红 色素的研究 J 1 _ 食品与发酵工业,2 0 0 2 , 2 8 ( 1 ) : 1 9 2 2 陈炳华, 林文群,刘剑秋 木莓果实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 性f J 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 0 0 1 , 1 0 ( 4 ) : 5 l 0 麻秀萍 蒋朝辉, 杨玉琴 大孔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的吸附研究【 J J 中国中药杂志, 2 0 0 0 ,2 3 ( 3 ) :5 5 5 6 傅冬和, 刘爱玲 D lV l 一 3 0 1 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及提纯应用 研究研究f 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 0 0 1 , 1 4 ( 1 ) : 6 06 4 张晴, 陈勇A B 一 8 大孔树脂对紫苏色素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J , 食 品与发酵工业, 1 9 9 8 , 2 8 ) : 1 02 5 彭永芳, 马银海, 阎孝金A B 一 8 树脂吸附和分离红花素【 J 1 食品 科学, 2 0 0 1 , 2 2 ( 5 ) : 3 9 41 马银海涨 永丽, 彭永芳A B 一 8 树脂吸附和分离黑糯米黑色素 f J 1 食 品科学 ,2 0 0 0 , 2 1 ( 1 2 ) :9 39 4 杜江 大孔树脂法在黄撮毛忍冬皂苷提取中的研究 J 1 中国中 药杂志, 2 0 0 1 , 2 6 ( 1 o ) : 6 8 56 8 6 收稿 日期 : 2 0 0 6 0 5 1 1 ( 上接第 1 7 8页 ) 现象必须予以打击。另一方面做好有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工 作, 提高生产者对兽药残 留危害性和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意 义的认识 , 提高生产者科学使用兽药的水平。 6 结束语 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不 仅威胁着人们 的生命安全,而且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出口。 动物性食 品中兽药残 留已成为全社会共 同关注的公共卫 生问题。要搞好这项工作 , 必须由畜牧 、 兽医、 饲料 、 兽药以 及屠宰场、 产品销售商、 加工厂等部门共同努力 , 还需要有 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