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荔枝果实保鲜效果和氧代谢的影响.pdf_第1页
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荔枝果实保鲜效果和氧代谢的影响.pdf_第2页
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荔枝果实保鲜效果和氧代谢的影响.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2 0 1 1年第 1 5期 食品科学 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荔枝果实保鲜效果和氧代谢的影响 刘 海陈爽爽 ( 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教学部生物基础实验教学 中心 , 广东湛 江 5 2 4 0 8 8 ) 摘要以采后荔枝果实为试材 研究 了天然抗褐变剂半胱氨酸和异抗坏血酸处理对果皮褐 变、 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 对 照相 比 , 0 1 半胱 氨 酸 ( AC) 和 1 异抗 坏 血 酸 ( ! A A) 的 处理 明 显抑 制 了贮藏 期 间荔 枝果 皮 褐 变 、 病 茵 感 染和 果 皮组 织 膜透 性 增 加 , 降 低 了H 2 0 : 含量和超氧 阴离子 ( 0 2 - ) 产生速率, 表现 出较低 的膜脂过氧化水平 ; 该处理还诱 导了 S O D 、 A P X和 C A T活性升 高, 有利于清除果 皮 中的 H2 0 2 和 02 - , 减缓 膜 脂过 氧化 。 该 结 果说 明 0 t AC + I I A A 处理 诱 导荔 枝果 皮抗 氧 化酶 活性 增 高 , 减 轻 了膜 脂 过氧 化 和保 持 了细胞 膜 的 完整性 。 从而 延 缓 了荔 枝 果 实在 常温 贮藏期 间果 皮的褐 变。 关 键词荔 枝 果 实 ; 半胱 氨 酸 ; 异 抗 坏血 酸 ; 保 鲜 效果 ; 氧代 谢 ; 影 响 中图分 类 号T S 5 5 3 文献 标识 码A 文 章编 号1 0 0 7 5 7 3 9( 2 0 1 1 ) 1 5 0 3 6 5 0 3 荔枝 ( L i t c h i c h i n e n s i s S o n n ) 采后 果皮褐变是果 皮中红 色素降解和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 ( P P 0) 作用下氧化的 结果 。 据报道 , 细胞膜脂 过氧化会降低 膜的流动性和 增 加膜渗透性【 3 】 。 因此 。 抑制荔枝果皮膜脂过氧化可能是减轻 果皮褐变和延长荔枝贮藏寿命的主要方法。 采后处理如硫 烟熏和酸 处理 能有效保 持荔枝果 皮褐 变 , 此外杀 虫剂应用如噻苯咪唑和扑克拉能有效控制腐败 病原 菌 , 但是对人体造成 危害4 1 , 特别是在食品安全 日益受 关注 的今天 , 其被美 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 F D A) 禁止应用于 水果和蔬菜保鲜 中, 因此亟需寻求没有毒性的天然抗褐变 剂用于荔枝果实保藏 。 近来的研究发现 , 一些天然产物可有 效减 少许多鲜切果蔬的褐变和腐烂嘲 。 这些抗褐变剂和它们 的衍生物如己基 间苯二酚 、 乙酰半胱氨酸和 异抗坏 血酸以 不同浓度单独或混合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 , 能有效 延缓不 同果蔬褐变和腐烂【句 。 因此 , 本研究 目的主要是研究半胱氨 酸和 异抗坏血酸 的结合处理对荔枝果实中与细胞膜完整性 有关 的活性氧含量 、 膜脂过氧化和抗 氧化酶 活性 的影响。 1材料 与 方法 1 1 试验 材 料 供试材料为荔枝果实, 品种为淮枝。 荔枝果实在果园采 后立即运回实验室 , 选取无病虫害 、 无机械伤 、 成熟度约 8 成 ( 果皮大部分红色, 内果皮 白色或微红 ) 的健康果备用。 1 2试验 设计 试验设 2个处理 , 分别为: 0 1 半胱氨酸( A C) + 1 异抗 坏血酸 ( I A A) 混合液 ( A) ; 以蒸馏水 为对照 ( C K) 。 各处理果 实均 浸泡 4 mi n , 室温晾干后 , 用 0 0 3 mm聚 乙烯薄膜 袋包 装 , 在温度 2 8、 湿度 9 0 9 5 条件下放置 6 d , 并取样测 定 。 采用随机设计 , 每处理 4 0个果 。 每组重复 3次。 1 3测定 内容与 方 法 1 3 1 果皮褐变指数和果实商 品率。 果 皮褐变程度评估参 照 J i a n g等 的方法【 7 】 , 以不少于 3 0个荔枝果 实计 算褐变指 数 。 其中褐变级数分为 5 级 : 1 级为无褐变 ; 2 级为轻微褐变; 3级为果 皮表面 积有 2 5 发生 褐变 ; 4级 为果皮表面积 有 2 5 5 0 发生褐变 ; 5级为果皮表面积有 5 0 以上发 生褐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收稿 日期 广 东海洋大学人才引进项 目( E 0 7 1 0 8 ) ; 湛江市科技 攻关项 目。 刘海( 1 9 7 1 一 ) , 男 , 广 东湛江人 。 博士 , 讲 师。 研 究方 向: 农 产 品贮藏 与加 工。 2 Ol 1 - , 变 。 计算公式如下: 褐变指数- X ( 褐变级数 果数 ) 总果数 1 3 2 感病指数 。 根据果 实表面病斑大小 , 将 病害严 重程 度 分为 5级 : 0级 为无 ; 1 级 为轻微 ; 2级为 1 4 ; 3级为 1 , 4 1 2 : 4级为 1 1 2 。 然后按调查果实的数 目及相对应的病症级 别 , 依据 J i a n g 等的方法计算感病指数f 7 】 。 计算公式如下 : 感 病 指 数 = 至 譬 薰 o o 1 3 3 果皮细 胞膜透性 。 按 J i a n g等的方法进行c 7 l 。 取 1 5个 荔枝果实 , 用直径 1 0m m的打孔器打 l 5个 果皮圆片 , 蒸馏 水清洗 3次后 用滤纸吸干 , 然后放入 5 0 mL三角瓶 中, 加 入 0 3 mo L L甘露醇 2 0 mL, 摇匀 。 mi n后用 D D S l 1 A型电 导仪测定 电导率 ; 然后煮沸 1 5 mi n , 冷却至室温 , 补足蒸馏 水 , 再次测定电导率。 以前后 2次电导率之比所得 的相对 电 导率表示细胞膜渗透性 。 1 3 4 MD A含量 。 参照 He a l t h等的方法【 8 1 。 称取 荔枝果 皮 5 g , 先用液氮 磨碎 , 再加入 1 0 三氯 乙酸 2 5 m L匀浆 , 在 5 0 0 0 g下离心 1 0mi n , 吸取 1 m L上清液 , 加入 0 5 硫代巴 比妥酸( 用 1 0 三氯乙酸配制 ) 3 mL, 沸水浴 2 0 mi n, 冷却定 容至 4 mL , 分别测定 5 3 2 n m和 6 0 0 n m处的吸光值 。 为了消 除荔枝果皮红色色素干扰 。 以 t 0 三氯乙酸代替硫代巴比 妥酸作 为每个样品的对照。 按下述公式计算 : MD A含量( 1 mo Ug F W) = ( O D 5 3 D 6 0 0 ) x V d ( V , x mx 1 5 5 ) 其 中 : F W 表示鲜重 , OD 5 3 2 、 O D 6 0 D 分别 为样 品液在波 长 5 3 2 、 6 0 0 n m处的吸光值, m表示所取荔枝果皮的重量, 为 提取液 总体积 , y 为反应液 总体积 , y 。 为反应液中提取液体 积 , 1 5 5为 MD A T B A的消光系数。 1 3 5 0 2 - 的提取和测定。 参照王爱国等的方法【9 】 。 取荔枝果 皮 4 g , 先用液氮磨碎 , 然后加入 5倍( w v ) 量的 o o 6 5 mo UL 磷酸缓冲液( p H值 7 8 ) 及 P V P0 4 g匀浆 。 经 4层纱布过滤 , 滤液在 5 0 0 0 g下离心 1 0 mi n 。 取 上清液 1 m L, 接着加入磷 酸缓冲液 0 9 m L和 1 0 m mo L L盐酸羟胺 0 1 m L。 常温放 置 3 0mi n 。 取放置液 1 mL依次加入 1 mL的 0 0 1 7 m o L L对 氨 基苯磺酸和 l m L 7m m o L L的 0 【 一 萘胺 , 显色 2 0 m i n , 然后用 同体积 的正丁醇充分摇 匀, 在 5 0 0 0 g下离心 1 0 mi n , 吸取 正丁醇相 , 测定 5 3 0 r i m处 的吸光值 , 以磷酸缓冲液作空 白。 为了消除荔枝果皮红色素干扰 , 在匀浆液中以不加盐酸羟胺 作样品对照 。 以 N a N O: 与对氨基苯磺酸和 一 萘胺 反应的吸 食品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 0 1 1年第 l 5期 光值作标准曲线计算 0 2 - 的产生速率。 1 3 6 H2 0 2 含量。 参照 P a t t e r s o n的方法。 取荔枝果皮 5 g , 先用液氮磨碎 , 再加入冷丙酮 2 5 mL研磨提取 , 于 6 0 0 0 g 离心 1 5 mi n , 取上清液 1 m L, 加入 0 1 mL 2 0 T i C 1 4 和 0 2 m L 2 m o l J L浓氨水进行 反应 然后在 6 0 0 0 g下 离心 1 5 mi n , 收 集沉淀 部分 , 将 沉淀用 3 mL l mo L L H2 S 0 4 进行溶解 , 在 5 0 0 0 g下离心 2 0 mi n , 取上清液在 4 1 0 n m下测定吸光值 。 以 H2 0 : 标准曲线计算荔枝果皮组织中 H2 0 : 的含量。 1 3 7 S OD活性。 按 Gi a n n o p o t i t i s 等的方法进行 1 l 1 。 取荔枝果 皮 2 g , 液氮磨碎 , 加入 5倍 ( w v ) 量 0 0 5 mo UL的磷酸缓冲 液( p H值 7 0 ) 及 P V P 0 4 g进行匀浆, 接着在 4下 2 0 0 0 0 g 离心 1 5 mi n 。 取 上清液 0 0 5 mL , 然后加入 3 mL含 有 3 9 1 5 p mo L甲硫氨酸( Me t ) 、 E D T A 0 3 I m o L 、 氮蓝四唑 ( N B T ) 0 2 2 5 m 0 L 、 核黄素 0 0 0 6 p , m o L ( 以上试剂均 用 p H值 7 8的 0 0 5 mo L L磷酸缓冲液配制 ) 反应液 , 在 40 0 0I x的光下反应 l 0 m i n , 然后测定 5 6 0n m处吸光值 , 以缓冲液代替酶液作空 白 对照 , 以抑制光还原氮蓝四唑 5 0 为 1 个酶活力单位。 1 3 8 C A T活性。 按 C h a n g e等的方法进行 12 1 。 称取荔枝果皮 2 g , 先用液氮磨碎 , 然后加入 5倍( w v ) 量 0 0 5 m o UL的磷 酸 缓冲液 ( p H值 7 0 ) 进行匀浆 , 于 4 o C下 2 0 0 0 0 g离心 l 5 rai n , 收集上清液用于酶活性测定 。 含有 4 4 2 5 m o L H 2 0 反 应液 3 mL ( 以 p H值 7 8的 0 0 5 mo L L磷酸缓冲液配制) 和 粗酶液 0 0 5 mL , 在 2 4 0 n m处测定吸光值变化。 酶活力单位 定义为 1 mi n引起光吸收值变化 0 0 0 1 所需的酶量 。 1 3 9 AP X活性。 按 N a k a n o等的方法进行【 】3 1 。 称取荔枝果皮 2 g 。 先用液氮磨碎 , 然后加入 5倍( w v ) 量 0 0 5 m o U L的磷酸 缓冲液 ( p H值 7 0 ) 进行匀浆 , 于 4下 2 00 0 0g离心 1 5 mi n , 收 集上清 液用于酶 活性 测定 。 反应 液 3 mL包括 As A 1 5 0 2 4 6 贮藏时问 d a 褐 变指 数 m0 L 、 E D T A Na z 0 3 o L、 H2 0 2 0 3 m o L( 以 上 试 剂 均 用 p H值 7 0的 0 0 5 mo L L磷酸缓冲 液配制 ) 和酶液 0 1 mL 。 以加 入 H2 0 2 开始 , 记录在 1 mi n内 2 9 0 n m处吸 光值 的变 化。 As A氧化量按消光 系数 2 8 m mo L c m 计算 ,酶活力 单位定义为 1 m i n氧化 1 mo L A s A所需的酶量 。 1 4数据 处理 对于试验测定结果 , 使用 E x c e l 2 0 0 0和 S i g ma P l o t 8 0软 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 与分 析 2 1 果皮褐变和感病情况 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 荔 枝果实褐变指数迅速增高 。 与 C K相 比 0 1 A C + I I AA处理明显减缓 了果皮褐变指数 的增高( P 0 0 5 ) ; 贮藏 6 d 后 , C K果 实褐变指数 为 4 0 , 而 处理 A果实褐变指数为 2 _ 3 ( 图 1 a ) 。 贮藏前期 , 荔枝果实没 有病菌感染 。 4 d后 , C K果实感病指数迅速增加 , 6 d感病指 数达到 5 3 7 ; 而处理 A果实是 1 8 6 ( 图 1 b ) 。 2 2 果皮细胞膜渗透性和膜脂过氧化 丙二醛 ( MD A) 是植物细胞膜 脂过氧化作用 的最终 产 物 , 而膜脂过氧化 可影响到质膜的透性和功能 。 C K果皮中 的 MD A含量在贮藏前 4 d迅速增加 。 之后稍微下降 ; 而处 理 A的 MD A含量在贮藏期间增加缓慢 , 在整个贮藏期间明 显低 于 C K( P 0 ,0 5 ) ( 图 2 a ) 。 细胞膜渗透性常用相对电导 率表示 , 是细胞膜完整性的重要指标 , 荔枝果皮细胞 的相对 电导率在贮藏期间变化表现 出与 MD A相似的趋势。 在贮藏 后期 , C K的相对电导率迅速增高 , 6 d后达到 4 9 9 ; 而处理 A的相对电导率是 2 6 4 , 在整个贮藏期间都明显低于 C K ( 图 l c ) 。 由此可见 , 抗氧化剂的处理明显抑制了荔枝果实膜 脂过氧化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 贮藏时间 d b 感病指数 6 0 5 0 4 0 赳 3 0 婚 霞2 0 l O 0 图 1 各处理荔枝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 、 感病指数和相对渗透率 2 3 H 含量和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 与 C K相 比 。 经过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