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光荣与梦想 探索与借鉴,本课小结:,三个重点,即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条线索,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一个结论,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俄国,苏俄,苏联,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99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反动势力乘机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目的:,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内容,政策,(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之比较,军事、行政干预,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俄共(布)“十大”召开时的抗议,抗议者认为: 新经济政策是恢复资本主义。,1921年列宁也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 请思考:列宁要退到什么地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4) 列宁实行 “退”, 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列宁在1918,1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苏俄,支持俄国境内叛军,内战爆发 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 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A. B. C. D.,D,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列宁在1918,1 1,坚冰,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死亡威胁,采用了什么措施打破“坚冰” ?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 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 B. C. D.,D,3 、到1920年底,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这时,苏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D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C,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思考: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历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个人因素 A B C D,A,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思考: 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 。,重工业,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思考: 针对苏联当时的国情,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经济政策: 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制订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行动 : 实施三个五年计划。,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 斯大林,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有哪些?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 苏联: 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欧美: 1929-1933年当时欧美正在发生经济危机。,该图反映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中苏农业改造比较,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D,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评论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那有这样的道理。”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情况和毛泽东的评论,谈谈“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利: 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胜利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且培养大批专家。 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思考】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三者相同和不同点。 同: (1)都是为了解决 弊端; (2)都在 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 (1)赫氏改革侧 ,勃氏改革侧重 ,戈氏侧重 和 入手; (2)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 ,最终导致 ; (3)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 ,对其只是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 方向。,斯大林模式,农业、工业,苏联实际,重农业,重工业,所有制,商品经济,政治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史实,思考: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邓小平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良的资本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削弱、放弃党领导,成就辉煌,失败、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比较,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 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 会主义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5.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电影海报,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流程示范
-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及设计方案
- 绘画艺术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 小学英语PEP课程知识点整合
- 园艺绿化工程验收流程操作规程
- 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管控措施实务
- 电力智能锁具管理办法
- 纺织企业考核管理办法
- 河南农村规划管理办法
- 法院清真食堂管理办法
- 泵与风机课堂版
- GB/T 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校本课程讲座课件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