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ppt_第1页
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ppt_第2页
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ppt_第3页
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ppt_第4页
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长城未解之谜,在北京怀柔境内,长城全长65公里,慕田峪长城等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向西有一座海拔958米的高大山峰,因箭扣、擦石口、西大墙三路长城在峰顶交汇被称为“北京结”。这里,存在着错长城等诸多未解之谜。,千年不倒的长城,长城简介 公元前七到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筑起长城以自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调动军民上百万人,命大将蒙恬督筑长城,西起洮河沿黄河向东,再按原秦、赵、燕长城走向一直到辽东,绵亘万余里,成为我国最早的万里长城。 西汉除修缮秦长城外,西面更增筑河西、玉门关、居延泽等长城。北出雁门,五原阴山,东循燕秦长城,从辽东到最西的玉门关,长达两万余里。,东汉初北防鲜卑、西防羌戎,又在西汉长城以内,大兴障塞堠坞,总长也达万里以上。两汉时期一北一南所筑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的。 明朝建立后,为防范元朝复辟及达旦、瓦剌、女真、吐蕃等族骚扰,在北方不断修筑长城。明长城从鸭绿江边的九连城到甘肃的嘉峪关,全长一万五千余里,其中山海关到北京周围的长城最为壮观。 “北京结”向西,长城顺山势急转直下,进入擦石口长城段。,擦石口长城,自明代万历年间建成以来,就是著名的险关要塞。在明代,这段长城隶属昌平镇管辖,除抵御外侵,还同时起到拱卫帝陵的作用,因此修得特别高大坚固。 400余年来,这条自东向西绵延的长城线路上,留下了诸多争议:“错长城”是错的吗?最大的敌楼竟为放置记功碑?这里是秦长城遗址吗?,耷拉边长城仅千米,走在擦石口长城上,远远的就可以望见一段“半截子长城”,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因为走向自高而低,就像耷拉在山脊之上,因此当地人俗称“耷拉边”。 让人感到费解的是,这段长城向东南方向仅延伸了1000米的距离,就戛然而止了。从地势上看,耷拉边兀自向长城防线之内延伸,也就是关内,似乎与抵御外侵的功能并不存在任何的关联。人们不禁疑问:,耷拉边长城尽头的独眼楼,长城已经沿外围构筑了一条完整的防线,还有必要甩出这么一段多余的部分吗?因此,这段长城又被冠以“错长城”、“修错边”的称谓。 1000米长的耷拉边长城上的敌楼,从建筑结构和设施上看,均是功能完善、地位重要的敌楼。其中有两座规模大小基本相同,但用材与绝大部分长城敌楼不同:楼基、拱门、箭窗、台阶都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因此当地人把第一座地势更高的敌楼形象地称之为“玉石楼”。,在建筑形式上,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石楼和二号楼非常精巧:拱门最上方的3块石条雕刻着云纹,其余的二横二竖4块石条雕刻着水纹。敌楼的上下层之间,均各自设置了二扇圆形通风窗,与众不同的是,通风窗造型为镂空雕饰,这在其他长城的敌楼上绝无仅有。不仅如此,玉石楼的城墙还分设上下两部分。下面与券门相通的为供骡马运输的甬道;上面与敌楼相通的为供兵将行走的步道。 耷拉边长城上的另一奇观,就是分布在箭孔、城墙上的文字砖。进入耷拉边的前三百米范围内,两边城墙上随处遍布着文字砖。,经过四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大部分戳印着“左部”、“中部验讫”等名号,清晰可辨。 这些,都说明耷拉边长城是施工严谨的一段长城。 那么,耷拉边长城真是修错了的长城吗? 争论历来有之。当地人传说,万历年间修建这段长城的时候,因为地形勘察有误,没修多远发现方向不对就停止了。山下沙峪村的村民相传,这段长城当年本来打算修往“北京结”所在的小火焰山上,但是修到这里,因为山高地险,发现无法再往上修,因此不得不改变线路。,也有学者分析,耷拉边看上去十分完整,明显不像修错的长城,一旦外长城失守,这里作为内长城关键部分,将起到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作用。 但是,这些观点都因为无从考证,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耷拉边也就成为一个长城不解之谜。,最大建筑竟用来陈列记功碑功劳簿上为何没有戚继光?,从耷拉边往西不远,过“三岔边”,当地人又称“钻过”,即进入旺泉峪长城段。 此段长城的一座敌楼里,有一块御史碑。保存完好,碑刻为楷书阴文。碑文记载了修建此楼和附近长城设施的主要官员和经办人员名录。从碑文落款“万历八年孟冬吉旦立”可知,万历八年即公元1580年,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吉旦即农历每月初一。由此推算,此碑立于1580年11月7日,迄今已有431年历史。,御史碑目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御史碑原来安放在旺泉峪长城段海拔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御史楼”里,现被挪到200米外的一座敌楼中。附近村民介绍,前几年兴建景区,旅游区老板曾想把石碑弄走,后经村民举报,在文物部门的干预下,石碑运到此座敌楼中就此作罢,一直摆放至今。 御史碑原来所在的位置“御史楼”海拔752米,为本段长城最高,建筑规模也最大。原楼二层,上层有一栋坐北朝南的瓦房和一个小院,现已垮塌,遗留的院墙和房墙基本完整。 一座最高大的建筑竟用来陈列记功碑,人们不禁要问:这本功劳簿该有多长?,御史楼,实际上,记功碑上仅有286字,涉及人员共23人,其中官员15人。官职最大的叫梁梦龙,身兼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职务。蓟辽总督下辖3个巡抚:顺天巡抚、保定巡抚、辽东巡抚。应当说,梁梦龙之前的三位蓟辽总督谭纶、刘应节、杨兆,面对北部军事威胁均主张守的战略,“而守之所最先者,一为修台,一为修墙”。在多年的持续努力下,到万历九年梁梦龙回到朝廷任职兵部尚书时,共修成蓟镇边墙5363丈(约合18千米左右),敌台101座,铲削偏坡587丈(约合2千米左右)。梁梦龙评价说,“二千里间处处设险,工力之钜,殆汉、唐以来未有。,者”。梁梦龙因修筑长城有功被加封太子少保,荫子至锦衣卫百户世袭。崇祯末年,梁梦龙又被追谥“贞敏”。 在当地村民的历史记忆中,不断出现名将戚继光的各种长城故事。实际上,在此前一两年竣工的密云司马台长城的碑文上,都出现了戚继光的名字。那么,这块碑文为何没有戚继光?罗哲文先生的认定结论是,通过御史碑碑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的官员名叫张梦鲤,是戚继光的儿女亲家。,千年不倒之谜,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如今已成为亚洲人饮食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是使中国古代一种砂浆性能超强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砂浆仍然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 砂浆是一种用于填充砖块、石块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缝隙的糊状物。中国科学家张冰剑(音译)和同事研究发现,距今大约1500年前,古代中国的建筑工人通过将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发明了超强度的“糯米砂浆”。标准的砂浆成分是熟石灰,即经过煅烧或加热至高温,然后放入水中的石灰岩。 糯米砂浆或许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有机和无机原料制成的复合砂浆。糯米砂浆比纯石灰砂浆强度更大,更具耐水性,张冰剑还认为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建筑工人利用糯米砂浆去修建墓穴、宝塔、城墙,其中一些建筑存在至今。有些古建筑物非常坚固,甚至现代推土机都难以推倒,还能承受强度很大的地震。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支链淀粉的“秘密原料”,似乎是赋予糯米砂浆传奇性强度的主要原因。支链淀粉是发现于稻米和其他含淀粉食,物中的一种多糖物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张冰剑说:“分析研究表明,古代砌筑砂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与无机合成材料。无机成分是碳酸钙,有机成分则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来自于添加至砂浆中的糯米汤。此外,我们发现,砂浆中的支链淀粉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钙晶体的增长,另一方面生成紧密的微观结构,而后者应该是令这种有机与无机砂浆强度如此之大的原因。”为确定糯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