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1页
大连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2页
大连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3页
大连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4页
大连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连海餐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见表 1.1。 表 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连海餐馆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连海餐馆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 联系电话82042259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市沙河口区*街 179 号 立项 审批部门 *市工商局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社会服务业 k75-84 占地面积 ( 平方米) 103.27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7.23 总投资 (万元) 2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0.3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05 年 7 月 1.2 建设位置 *连海餐馆建于*市沙河口区*街 179 号,该项目处于居民住宅楼 一层。其东侧隔*路与*鹏辉广场、欣潮花园相望;西侧为下屯小区住宅 楼;南临水产学院;北侧分布着*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商新玛特商场、辰 熙商场和*酒楼等。本项目周围没有污染严重的企事业单位分布。项目具体 建设位置、周边企事业分布及现状如图 1.11.7 所示。 图 1.1 项目建设位置(比例尺 1:3750) 图 1.2 敏感目标分布示意图 图 1.3 连海餐馆烧烤间 图 1.4 项目西侧(*街小区居民楼) 图 1.5 项目北侧(*街小区居民楼及广场) 图 1.6 项目东侧(*路和居民楼) 图 1.7 项目东侧(老年人活动中心) 1.3 项目规模及内容 1.3.1 项目规模 本项目共投资 2 万元,占地 67.23m2,总建筑面积为 103.27m2,租用居民 比例:1:35000 楼一层,建设成为烧烤店,员工 5 人。项目建成营运后其主体服务是烧烤及其 它普通料理。项目的具体规模概况如表 1.2 所示。 表 1.2 建设项目主体规模 项目项目规模规模备注备注 投资金额2 万元 烧烤包间1 间 烧烤桌 6 张 普通包间1 间 餐桌 1 张 1.3.2 主体楼层平面布置 该项目所处平面布置如图 1.8 所示。 图 1.8 平面布置示意图 2.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 2.1.1 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市沙河口区*街 179 号。东经 121.36,北 纬 38.55。建设位置东侧隔*路与*鹏辉广场、欣潮花园相望,北临大 商新玛特商场、辰熙商场和*酒楼,周边多为服务设施及住宅楼。 2.1.2 地质地貌 *市区属沿海丘陵区,依山傍海,植被完好。地质基础主要为太古界 鞍山群片麻岩类;上元古界震旦茶石英岩、板岩、石灰岩;古生界石灰岩、砂 页岩、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安山岩和泥灰岩以及第四系坡残积黏土和泥氏等。本 项目所在地区,地势较平缓,地面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2.1.3 气象气候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北纬 38左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 气候。由于三面环海,因此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四季分明,据 多年(30 年)累计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而得具体气象特征如下: 气温气温 年平均气温 10.4 月平均气温(8 月份) 24.0 月平均气温(1 月份) -4.8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5.3 极端最低气温为 -21.1 降水降水 *市降水月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6-8 月份,占全年降水 量的 64;冬季(12、1、2 月)最少,占全年 4。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降水量 658.7mm 年最大降水量 970mm(1951 年) 最大日降水量 171mm(1955 年 7 月 11 日) 年平均降水日数 78 天 冬季最大积雪厚度 370.0mm 湿度湿度 本地区受海风影响,湿度较大。月变化规律十分明显,根据多年气象资料 统计: 年平均相对湿度 66 月最大降水量(7 月) 8586 逐渐降低 月最小降水量(1 月) 5558 逐渐升高 气压气压 大气压随季节变化振幅相对较大,日变化振幅相对较小。按 30 年累年统 计: 月平均最高气压值(1 月、2 月) 101.42kpa 月平均最低气压值(7 月) 99.35kpa 全年平均值 100.53kpa 风况风况 该地区风场:冬季由于蒙古高压势力较强,多北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南和东南风。春秋两季气旋过境频繁,风向多变。全年 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4.8m/s。建设项目所在地各季、年风向频率 及平均风速统计如表 2.1 所示,各季风向玫瑰图如图 2.1 所示。 表 2.1 各季、年风向频率及平均风速统计(单位:风频%,风速 m/s) 春春夏夏秋秋冬冬年年 风频风频 风风 速速 方方 位位 风风 频频 风风 速速 风风 频频 风风 速速 风风 频频 风风 速速 风风 频频 风风 速速 风风 频频 风风 速速 n8.436.195.394.3814.045.5019.986.1312.075.59 nne1.014.510.753.012.824.362.263.781.713.91 ne0.923.361.490.912.681.133.12 ene0.772.961.833.300.692.180.602.310.982.74 e6.973.369.373.121.912.521.472.554.982.93 ese4.573.433.643.090.852.120.752.422.472.80 se5.573.236.532.961.182.400.872.673.592.78 sse2.943.454.062.970.851.910.351.872.082.83 s12.214.2516.733.196.582.992.643.169.653.39 ssw2.534.952.073.512.353.271.273.232.073.72 sw4.504.882.893.214.513.413.043.643.743.78 wsw2.474.411.652.743.382.143.43 w4.893.763.653.095.493.295.793.344.903.37 www3.664.551.493.132.563.544.314.023.003.80 nw6.604.964.933.866.414.017.734.416.404.31 nnw7.186.774.064.707.894.8312.005.547.755.49 c24.7629.5738.5933.5631.35 图 2.1 建设区域风向玫瑰图 2.2 社会环境简况 沙河口区是*市中心区之一,位于市区西部,土地面积 49 平方公里(其 中山林面积 6.4 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 8 公里。沙河口区建区五十多年来,经 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初始的城乡结合 部发展至*市的主城区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三年来,财政收入始终保 持 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初步形成了以商贸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构筑了以西安路为中心的商业圈、 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物流圈、以星海湾为中心的金融圈,南部沿海旅游带、西 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三圈两带”产业布局。 *位于沙河口区南部,东临星海公园,西有*海事大学,南与*水 产学校接壤,北同东北财经大学相连。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市沙河口区* 街 179 号,其东面是老年人活动中心,西面、南面及北面均为居民小区。该项 目正地处人口密集地带,加之交通便利,周围商场、学校众多,因此客流量较 大。由此可见,项目建设位置周边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比较完善,适合于 餐饮服务业的建设。*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对餐饮服务业的需求 比较大。因此,本项目的投资营运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是一致的。 3. 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3.1 评价适用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性质及所在区域的经济功能分布状况,最终确定本次 分析所采用的各环境要素评价标准如表 3.1 所示。 表 3.1 评价标准一览表 项目序号标准号标 准 名 称级别 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环境 空气 2gwpb5-200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小型 3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水环境 4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声环境5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 类 *空气、声环境的功能区划图见图 3.1 和图 3.2 图图 3.1*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 图图 3.2*市噪声区域划分图市噪声区域划分图 各主要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 3.2表 3.4。 表 3.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建设位置 建设位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污染物 日平均(mg/m3)小时平均(mg/m3)标准来源 so20.150.50 no20.120.24 tsp0.30 gb3095-1996 表 3.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小型 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表 3.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一览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限值 gb309693 类别昼间夜间 15545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运营后对区域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厨房排放的饮食油烟气、餐饮废 水、厨房和包间通风管道排气设备噪音以及食品垃圾和一般生活垃圾等。针对 此特点,并且考虑其周围相应功能区分布情况,具体的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 标见表 3.5。 表 3.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 对该项目营运期中厨房油烟进行严格控制,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 标准(gwpb52000)对小型炉灶的要求; 使项目周围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 水环境 对项目营运期厨房含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有效控制各部分生活 污水,混合排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 准 声环境 有效控制各设备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使该地区的区域环境 噪声应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中的 1 类标准。 3.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建设项目东侧是*路。*路上人流量、车流量均不大(如图 1.6 所 示)。此外,该地区目前属于居民住宅区,因此,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 现状较好。 4. 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 4.1 室内装修污染分析 本项目仅对室内进行小范围的装修,因此装修过程所产生的有机废气较 少,在营运期不会对顾客产生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要求。 4.2 营运期能耗及用水统计 4.2.1 能源消耗统计 (1)液化气燃料:本项目设有三个液化气灶,液化气燃料的月使用量约为 100kg,由此可估算,本项目液化气燃料的年消耗量为 1.2t。 (2)木炭燃料:本项目木炭燃料的月使用量约为 300kg,由此可估算,本 项目木炭的年消耗量为 3.6t。 4.2.2 用水量统计 本项目的用水环节主要包括餐饮用水和员工生活用水。餐饮和员工生活 用水月使用量约为 16.7t,由此可算出年用水量约为 200t。 4.3 营运期废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3.1 废气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营业期间,冬季采暖为集中供热,由市区供暖系统解决。因此本 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来自于厨房烹饪物料分解及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油烟。在 烹饪过程中,食用油和食品在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产生油热 解污染物,主要成分为烃类、醛、酮、酸等;此外,液化气炉灶燃料燃烧排放 的主要污染物有 so2、no2、co 和烃类。另外,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大量 一氧化碳也是重要的污染物。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由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查知,液化气灶燃烧每 千克燃料的污染物排放系数如下: 氮氧化物 (nox): 0.14 g 二氧化硫 (so2): 0.18 g 一氧化碳 (co): 0.34 g 总 烃: 0.02g 该项目投入营运后,液化气炉灶年耗燃气量为 1.2t。 由环境统计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查知,每吨木炭产一氧化 碳 (co)的量为 0.052t 该项目投入营运后,木炭年耗约为 3.6t 由此,对本项目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各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浓度进行统 计。本店按照每天运营大约 8 小时,全年 365 天运营计算,结果见表 4.1。 表 4.1 油烟及木炭气源强计算结果 污染物 项目 so2no2co总烃 kg/h 0.0710-30.0610-36.410-20.00810-3 排放量 kg/a0.2160.168187.6080.024 4.3.2 污染源评价 对本项目排放的主要气态污染物 so2、no2及 co,采用“等标污染负荷“ 方法求出各项污染物稀释到等于环境标准时所需的空气量,按相同量纲进行比 较。 评价模式评价模式 : %100 总 总 p p r pp c q p i i i oi i i 式中:pi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3/h) qi 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kg/h) coi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p总污染物总等标污染负荷(m3/h) ri污染物单项污染负荷比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按上述模式计算统计结果见表 4.2。 表 4.2 等标污染负荷统计结果 污染物名称no2so2co总计总计 qi(kg/h) 0.0610-30.0710-36.410-2 - coi(mg/m3)0.240.5010.00- pi(106m3/h)2.510-41.410-46.410-36.7910-3 ri(%)3.72.094.3100 顺位顺位231- 由表 4.2 可看出,本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废气中,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除 co 都较小。而 co 较大,占总等标污染负荷的 94.3,其次是 no2和 so2,分别占总等标污染负荷的 3.7%和 2,以各污染物的污染负荷进行排序 的次序为:co no2 so2。 根据类比调查,餐饮业排放的油烟废气中,油烟的浓度大约为 3.8mg/m3。选用适当的饮食油烟净化装置,可使排放浓度低于 2.0mg/m3的标 准要求。 4.4 营运期废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4.1 餐饮废水 本项目的餐饮用水为烹饪和清洗。根据类比调查资料,这部分餐饮废水 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洗涤剂和蛋白质等,cod 约 3003500mg/l,动植 物油约 3001000mg/l。建设单位需对这部分餐饮废水采取隔油处理,这部分 废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其它生活废水混合,一同排放至地下排水管网。 4.4.2 员工生活废水 这部分废水主要是漱洗及冲厕等生活污水。这部分污水水质较为简单, 与餐饮废水混合处理后,可直接排放至地下排水管网。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按占用水量 85%计算,本项目年排污水 170t, 日排放量为 0.47t。通过类比分析资料表明,各类水混合稀释、经化粪池处理 后,排水中的 ss 一般未超过 150mg/l,动植物油 20mg/l 以下,cod 为 200mg/l。除 cod 略有超标外,其它各项均不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 三级标准。能够满足排放的要求。经统计计算,可以得出其中所含的各项污染 物的排放量分别为 cod:0.034t/a;ss:0.0255t/a;油类:0.0034t/a。 4.5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评价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所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厨房及餐饮产生的 食品垃圾 (蔬菜、肉类等有机物)、一般生活垃圾及烧烤所产生的炭灰 。 4.5.1 食品垃圾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 ,共设餐位数30 座左右,按客流量在旺季50 人/天,淡季 30 人/天、平均40 人/天,每个餐位平均每天直接或间接产生 食品垃圾0.4kg 计算, 该项目每天产生的食品垃圾量为16kg,年产生垃圾5.84t。餐饮过程产生的食品垃 圾主要成份为蔬菜、肉类等有机 物。此外,在对垃圾的收集储运过程中应注意 密封,以免滋生蚊蝇、散发异味。而所有垃圾将运输到*小区的垃圾统一回 收点,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单位 及时清运回收。 4.5.2 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每员工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0.8kg 进行统计 计算,五个员工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 4kg,年产生量为 1.46t。 4.5.3 炭灰垃圾 木炭燃烧可产生炭灰, 每一吨木炭可产炭灰0.9t,年产炭灰3.24t。 综上,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 10.54t/a。 4.6 噪声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运营后冬季集中供热,夏季采用 普通风扇进行室内通风降温。因此, 其主要噪声源为厨房和烧烤通风管道的风机。 本餐馆采用的排气风机型号为t7-3.5a,配套电机为1.5 千瓦/小时,转速为 1400 转/分。而排气风机的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性噪声, 根据类比调查, 风机的噪 声级在 80db(a)左右。排气风机安装在餐馆后面,风机后 20 米处为一居民楼, 左侧 3 米处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活动室。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风机被 安装在小型水泥隔音室内,而风机管道用泡沫衬垫减振, 因此噪声得到了一定的 衰减。如图4.1 所示 图图4.1 风风机机的的隔隔音音措措施施 经过上述一系列噪音控制措施后, 声源的噪声传播到隔音室外时,噪声的 影响可降低到大约 50db(a)。 4.7 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 综合以上对本项目所涉及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确 定,将各项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统计汇总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表 污染物种类排放量(t/a) no2 2.1610-4 so2 1.6810-4 co 1.8710-2 大气 污染物 总烃 2.4010-5 cod0.034 ss0.0255 废水 污染物 动植物油0.0034 食品垃圾5.84 生活垃圾1.46固体废弃物 炭灰垃圾3.24 5. 建设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分析 由项目概况可知,本建设项目冬季采暖采用集中供热,年供热负荷为 77.328gj;夏季采用普通落地风扇进行通风降温,噪音小。因此,本项目的运 营,不会因为采暖、供热等对区域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影响。对本项目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简要分析如下: 5.1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油烟浓度最高可达 3.8mg/m3,其中包含的主要污染物 为 so2、no2、co 和烃类。各污染物的小时排放量为 so2:0.0710- 3kg/h,no2: 0.0610-3kg/h,co:6.410-2kg/h,烃类:0.00810-3kg/h。 由污染源评价可知,本项目运营后排放的废气中,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除 co 都较小。co 为最大,占总等标污染负荷的 94.3,其次是 no2和 so2,分别占总等标污染负荷的 3.7%和 2,以各污染物的污染负荷进行排序 的次序为:co no2 so2。 该项目目前设有两个排气筒,如图 5.1 所示,分别接厨房和餐厅。厨房产 生油烟气与餐厅产生的一氧化碳经过集气罩收集,经两个排气筒在顶楼排放。 由于烧烤产生的油烟气量较大,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尤其会对顶楼的居民的生活产生不便。经过该餐馆的油烟净化装置的吸附、清 洗处理后外排,可使油烟的浓度降至 2mg/m3以下,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试行)(gwpb5-2000)中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成营业基本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能维持在原有水平上。 图图 5.1 排气筒所在位置排气筒所在位置 5.2 营运期废水外排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两 部分。一部分是厨房和包间产生的含有一定量动植物油的餐饮废水;一部分是 员工的生活污水。餐饮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动植物油,约 3001000mg/m3,在进入城市下水管网之前,经过隔油处理,去除部分动植 物油。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直接与餐饮废水混合处理后进入城市下水管网。 餐饮废水与员工的生活污水混合稀释,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水中的 ss 小 于 150mg/l,动植物油小于 20 mg/l,cod 大约在 200 mg/l。除 cod 略有超标 外,其它各项均不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5.3 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 由工程污染分析可知,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噪声源为厨房 和烧烤间通风管 道的风机。此风机经过水泥隔音室的隔音,风机的管道经过泡沫衬垫的减振等一 系列衰减过程后, 隔音室外的噪声源强在 50db(a)左右。通过对噪声的衰减分 析,噪声传播到隔音室外 20 米处时,噪声衰减约 20db(a)。因此距风机较近 的居民楼处与餐馆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敏感目标的噪声可降低到大约 30db(a)- 40db(a),小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限值 。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 风机昼间运行所 产生的噪声基本上对周围环境无影响,而夜间运行则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 影响。因此,应减少排气风机在夜间使用的频率。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成营运,不会对区域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区域 声环境基本能够维持在原有水平上。 5.4 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污染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营业期间产生的垃圾主要来自三方 面。一部分是餐饮过程产生的蔬菜、肉类等食品垃圾,每年约 5.84t;一部分 为员工的生活垃圾,每年约 1.46t;另一部分为木炭燃烧产生的炭灰,每年约 3.24t。 对于食品垃圾、生活垃圾、炭灰垃圾需对其进行定期处理,及时送至区 域或街道的垃圾转运站,并由专门的回收部门负责及时清运。其中在食品垃圾 的储存上,需防止其腐殖变坏、滋生蚊蝇、散发异味等造成的二次污染,外运 途中也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或覆盖措施,进一步避免二次污染;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过上述的及时清运措施后,不会对区 域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6.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6.1 饮食油烟污染防治措施及比较分析 由工程污染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的废气污染是厨房 和烧烤间排放的饮食油烟气。建设单位现已在厨房炉灶上配备排油烟罩,建 议在排油烟罩内安装油烟分离器以分离油烟。 图图 6.1 现有除油烟设施现有除油烟设施 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b5-2000)关于小型炉灶 的规定,本项目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率应该为 60。建议选用适当的饮 食油烟净化装置,使其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饮食业有烟排放标准(试行) 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3。 6.2 水资源节约及污染防治措施 6.2.1 水资源节约 *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城市,餐饮行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较 大,因此建议建设单位积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节水不仅可以为建设单位 节约经营成本,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废水的产生。建设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开展节水工作: 制度建设制度建设 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培养员工的节水意识 建立用水制度 主要用水地点张贴节水告示,倡导顾客参与到节水工作中来。 控制流量控制流量 吸收龙头的口径不宜过大 在客用设备和其他的一些设备上,水压不宜过大 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洗衣废水可用作清地板等用水 6.2.2 废水污染防治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两 部分。一部分是厨房和烧烤间产生的含有一定量动植物油的餐饮废水;一部 分是员工的生活污水。对于本项目排放的餐饮废水必须进行有效的隔油处理, 将废水中的漂浮油脂去除。此外,隔油池表面的漂浮油脂应该定期清理,并 由东达环境废油脂处置有限公司进行统一收集、处置。 餐饮废水与生活污水充分稀释混合,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 入市政下水管网,不会对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造成负荷冲击。 6.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风机噪声首先是从噪声源上加以控制的,其控制措施是将风机 安装在消声室中,同时在风机管道上采取泡沫衬垫的减振措施。经过这一系 列噪音控制措施后,当该声源的噪声传播到隔音室外时,噪声的影响可降低 到大约 50db(a),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6.4 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营业期间,产生的垃圾主要来自三方面。 分别是厨房和包间餐饮过程产生的蔬菜、肉类等食品垃圾;员工的生活垃圾; 木炭燃烧所产生的炭灰。其总量分别为 5.84t/a、1.46t/a、3.24t/a。 对于食品垃圾,应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并由专门的回收部门及时清运、 回收。此外,餐厅应该倡导客人对剩余食品进行打包,从而从源头上控制食 品垃圾的产生量。 对于其它生活垃圾和炭灰垃圾,应该进行统一收集,及时送至区域或街 道的垃圾转运站。 6.5 环保管理体系及环保投资估算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营业期间,应设置人员负责日常节水和垃圾 清运工作,以及油烟净化机、隔油池等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在前期部分的污染防治装置(如厨房和包间排气设备噪声治理装置)已 经安装完毕。本项目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估算如下所示: (1) 饮食油烟净化装置改进饮食油烟净化装置改进 0.2 万元万元 (2) 食品垃圾密闭存储设施食品垃圾密闭存储设施 0.05 万元万元 (3) 餐饮废水隔油装置餐饮废水隔油装置 0.05 万元万元 总计总计 0.30.3 万元万元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 2 万元,以上各项环保总投资为 0.3 万元,占该工程 项目总投资的 15。 7.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与建议与建议 7.1 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本建设项目位于*街 179 号,*街上人流量、车流量均不大,此外, 该地区目前属于居民住宅区,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项目建设位置紧邻住宅楼,周边没有污染严重的企事业单位分布,银行、 医院等,服务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适合建设餐饮业项目。 7.2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占地 67.23m2,主要服务内容为餐饮。项目营业后,冬季采暖采 用集中供热,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额外污染问题,夏季采用风扇通风降 温,设备噪声低于 4050db(a)。因此,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营运期,烧烤和烹饪过程排放的饮食油烟 (2)营运期,含有一定量动植物油脂的餐饮废水 (3)营运期,厨房和烧烤间通风管道的风机噪音 (4)营运期,餐饮产生的食品垃圾和员工的生活垃圾 而其中运营期风机产生的噪声以及烧烤过程排放的油烟是本项目主要存 在的问题。 7.3 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结论 7.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建议 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废气污染是厨房和包间产生的饮食油烟气,其中 包含的主要污染物为 so2、no2、co 和烃类。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如表 7.1,其中 co 的等标污染负荷最大,占总等标污染负荷的 94.3。 表 7.1 气体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污染物 项目 so2no2co总烃 年排放量t/a1.6810-42.1610-41.8710-22.410-5 运营过程中烹调和烧烤所产生的油烟气需经过吸收和过滤,使排放的饮 食油烟降低至 2mg/m3以下,满足饮食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关于小 型炉灶的要求。经过油烟净化处理后的烟气,集中由风管统一排放,基本不 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但清洗下来的含油水必须进入隔油池进行隔 油处理。 7.3.2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的水环境影响要素是餐饮部排放的含有一定动植物 油的餐饮废水,需采用隔油措施对所产生的废油进行过滤。 此外,隔油池表面的漂浮油脂需定期清理,并且按照*市的有关规定 联系东达环境废油脂处置有限公司进行统一收集、处置。 经隔油处理后的餐饮废水和员工的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170t /a。这些废 水经过混合稀释,再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排水中的 ss 一般小于 150mg/l, 动植物油小于 20 mg/l,cod 约为 200 mg/l。除 cod 略有超标外,其它各项 均不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 7.3.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噪声源为厨房和包间通风管道的风机。风机噪音的 主要防治措施为: 风机进、出口安装消音器 风机安装位置采用泡沫衬垫减振 经过上述治理措施,风机噪音传播到室外时能降到 50db(a)左右,满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1 类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区域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3.4 固体废废弃物排放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建成营业期间,产生的垃圾主要来自三方面。即厨房和包间餐饮 过程产生的蔬菜、肉类等食品垃圾:5.84t/a;员工的生活垃圾:1.46t/a,木炭 燃烧所产生的炭灰:3.24t/a。 对于食品垃圾,应对其进行密封存储,并由专门的回收部门及时清运、 回收;外运途中,也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或覆盖措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对 于其它生活垃圾和炭灰垃圾,应该进行统一收集,及时送至区域或街道的垃 圾转运站处理。 7.4 综合结论 通过对*连海餐馆项目投入使用后,所形成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尤 其是废气和噪声等方面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的分析论证表明:本项目的 建成营运后,在保证相应防治措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项目不会对周边区域 环境造成明显污染及不良影响。从社会、环境、经济综合考虑,本建设项目 是可行的。 *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2005.32005.3 i 目目 录录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