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企业秘密上 海 宝 钢 集 团 公 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总纲上海宝钢工程技术公司二四四年七十二三月第 205 页 共 48 页205205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 目 录总 纲前 言i一、国内外钢铁发展态势和宝钢的战略选择31、经济全球化对钢铁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2、我国钢铁工业已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5二、关键钢材品种市场分析101、总体市场分析102、关键品种市场分析10三、宝钢钢铁发展的基本现状181、宝钢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182、对标的基本差距243、现有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26四、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271、规划的指导思想272、规划的基本原则273、规划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9五、规划发展思路311、推行精品战略,实现品种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12、发掘各地块产钢潜能,实现规划3000万吨钢规模目标393、搬迁浦钢、二钢,优化生产布局40六、规划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安排421、宝钢股份地块422、梅山地块433、南通宝日地块434、一钢地块435、五钢地块446、罗泾地块447、扩建马迹山中转港458、其他459、规划重点项目45七、规划形成的基本框架461、规模和布局462、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463、规划形成的产品结构464、形成一批分工合理的专业化生产线475、规划后各地块金属平衡516、其他有关指标51八、规划资源支撑条件和公辅配套条件521、资源支撑条件522、公辅配套条件55九、循环经济581、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582、对产业布局和工艺结构进行调整和治理583、采用先进技术,进一步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59十、投资和收入测算611、规划投资612、收入测算61十一、社会影响评价63十二、规划预期和其他说明问题671、规划预期672、其他问题67附录69附件一:“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项目表69附件二:分年度产品结构表:71附件三、规划后金属平衡图72附件四:规划后供坯结构图78附件五:规划钢铁产品销售收入预测79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 前 言前 言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自1998年底组建以来,根据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编制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五”钢铁发展规划,规划突出体现“十五”期间通过通过淘汰落后、建设专业化精品生产线、调整生产布局、提升产品结构,发挥优势、释放潜力和淘汰落后,调整宝钢钢铁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布局,解决长期制约上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集中发展对市场影响大、替代进口和具有战略性投资价值的若干钢铁精品,形成由集约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生产线构成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生产系统。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效果。通过淘汰落后、调整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建设专业化精品生产线,实现了“老企业扭亏解困、原宝钢巩固提高”,联合重组的优势已经显现。宝钢2003年产钢198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4亿元,已提前进入世界500强,2003年财富杂志排名第372位。近几年全球钢铁业发展态势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钢铁企业纷纷联合重组和兼并收购,国内钢铁企业在市场驱动下争相扩大生产规模。国家已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控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投资,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增强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应中国新一轮大发展的要求。宝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在我国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和替代进口钢材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有差距。在全球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宝钢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集团之一,是宝钢集团面临的新挑战。为此,宝钢明确了新一轮战略发展目标,即成为一个跻身世界500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到2010年,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要进入世界前三名。为了推进和实现新一轮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宝钢的现状和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在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国内外钢铁发展态势和宝钢的战略选择一、国内外钢铁发展态势和宝钢的战略选择 一、宝钢钢铁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分析1、宝钢钢铁发展现状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针对联合重组后,宝钢现状,以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产品品种结构调整、生产布局调整为切入点,通过统筹规划、发挥优势、释放潜力、淘汰落后、改造建设,致力于形成若干集约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生产线。五年来的规划改造建设,宝钢钢铁精品基地已基本形成,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钢产量1999年为1699万吨,2003年为1987万吨,钢产量增加不多,但集团公司合并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68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4亿元,实现利润从1999年的15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131.7亿元,其中钢铁主业的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471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843亿元,利润总额从1999年的6.6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111亿元,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宝钢盈利水平在世界同行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针对国家产业政策和上海市城市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宝钢调整了生产布局,即在宝山地区优化聚集钢铁工业,逐步形成由宝钢股份碳钢板管基地、一钢地块不锈钢基地、五钢地块特殊钢基地和罗泾发展基地等四大集约化基地所组成的、能辐射国内外的上海北部钢铁精品基地格局,加上梅山公司铁钢材自成体系的长流程薄板生产线、宁波宝新不锈钢冷轧薄板生产线、南通宝日的建筑长材生产线等,形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钢铁精品生产基地的总体布局。浦东地区重点建设好sks不锈钢冷轧生产线,二钢公司退出中心城区发展。这一规划格局已经形成,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碳钢继续做精做强宝钢股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3年产钢1154.7万吨,铁1023.9万吨,商品坯材1106.8万吨,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为748t/人.年,实现销售收入444.6亿元,吨钢销售收入为464美元,利润总额99.29亿元,比2002年增长67.49%。2003年宝钢高炉喷煤、高炉利用系数、超低硅低硫冶炼等6大工艺技术指标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吨钢综合能耗降到675千克标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轿车用钢、管线钢、电工钢、家电用板、油管和钻杆等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0.7、47.6、21.7、46.6、48.91和65,确立了宝钢股份在汽车、石油、家电等行业钢材供应上的强势地位。,“十五”期间,一批重大项目如新建热镀锌板生产线、新建热轧酸洗涂油板产品及其精整配套项目、石油管生产线综合改造、增建2彩涂机组、增建3彩涂机组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还有一批重大项目如2高炉易地大修工程、宽厚板轧机及配套连铸工程、1800冷轧带钢工程等正在建设之中。届时宝钢股份的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并将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中表现出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姿态。但是,由于受到铁水条件的限制,制约了炼钢产能的进一步发挥。此外,宝钢股份在高端产品生产、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销售利润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中表现出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姿态梅山公司是一个拥有矿山的铁钢材自成体系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在完成热轧薄板技术改造、新建2#高效板坯连铸工程等项目后,已形成300万吨钢的综合配套能力,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全面提升。2003年产钢205万吨、铁198万吨、热轧板卷21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1.77亿元,利润总额5.5亿元。;梅山公司完成热轧薄板技术改造、新建2#高效板坯连铸工程等项目后,以初步形成300万吨钢的综合配套能力,产品质量和档次全面提升;但就目前的生产规模而言,难以与周边钢铁企业抗衡;在品种结构上,缺乏冷轧及深加工产品,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益昌公司(现已成为宝钢股份冷轧薄板厂)“十五”期间围绕冷轧薄规格家电用板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冷轧产量83万吨,是改造前的2.76倍,企业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但是,由于酸洗机组和后道热处理线能力不足,限制了轧机产能的进一步发挥,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浦钢公司通过淘汰落后设备,调整产品结构,精心组织生产,挖掘潜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步好转,由联合初期的亏损8.67亿元,到2000年开始扭亏为赢,2003年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销售收入达到83.5亿元,利润总额0.58亿元。但是,随着世博会的进程,浦钢将面临搬迁。南通宝日通过少量的投入,充分挖掘潜力,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利用低成本优势,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2003年利润总额达到2.08亿元。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南通宝日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成为新的增长点联合重组后,一钢公司进行了力度较大的调整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先后淘汰了小高炉炼铁、化铁炼钢、小转炉炼钢、平炉炼钢和落后的轧钢设备,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2500m3高炉工程、氧氮氩管道工程、不锈钢及碳钢热轧板卷改造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2003年产钢222万吨、产铁276万吨、商品坯材250万吨,销售收入71.49亿元,利润总额2.07亿元。随着不锈钢工程的全线投产,在经历了调整和改造后,一钢公司将成为我国不锈钢冶炼热轧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宁波宝新通过一、二、三期的建设,已形成30万吨的冷轧能力。2003年不锈钢产量2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目前宝新正在实施四期工程,在2005年以前,冷轧不锈钢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和自我滚动的快速发展,有望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成为冷轧单厂规模全国最大。到“十五”规划末期,宝钢不锈钢产能将达到150万吨的规模,涵盖不锈钢冷、热轧板材等多个领域,实现宝钢不锈钢生产的历史性突破。对宝钢来说,由于不锈钢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加速冶炼扩建工程、冷轧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已投产项目,应尽快实现达产达效,并着手解决一钢公司铁前系统的环保问题。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五钢公司通过调整、改造以及与二钢公司、钢研所等企业整合,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先后完成了合金模块、特钢银亮钢材、不锈钢长型材、高性能钢丝绳、油回火弹簧钢丝、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金属功能材料改造等项目。目前正按“十五”钢铁发展规划全面步入精品基地建设的发展轨道。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钢公司通过调整、改造以及与二钢公司、钢研所等企业整合,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联合近5年来,五钢公司已经完成了合金模块、特钢银亮钢材和特冶一期等工程,不锈钢长型材项目2003年年底也已投入生产。按照“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目前五钢公司正在实施锻造改造项目。五钢公司吨钢销售收入已从99年的2838元/吨提高到2003年的3035元/吨,合金比例提高到2003年的61%,高合金比提高到6.7%。但五钢的产品无成本优势,与大同、爱知相比差距较大,必须继续调整产品结构,产品朝着高档次方向发展。经过改造建设,二钢公司金属制品已高起点形成了高性能钢丝绳、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油回火弹簧钢丝等三条主要生产线。在保持高线生产稳定的同时,二钢公司金属制品突破了原有的限制,形成了油回火弹簧钢丝、pc钢丝钢绞线、高性能钢丝绳、镀锌铝钢丝等核心产品为主的钢丝制品生产系统。2003年,金属制品产量达到近15万吨。经过调整改造,钢研所提升了特种精密冷带的生产能力,产品实现了以管丝为主转变到以精密冷带为主,为金属功能材料的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二钢和钢研所,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搬迁及整合到五钢地块,应确保工程建设与生产经营两不误,实现平稳过渡和衔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尚未实现工业化,从历史发展来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我们面临新的重大课题。宝钢在“十五”期间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推进两个基地建设的同时,抓紧制定“十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推进了各子公司erp的建设和集团公司数据中心建设。集团公司数据中心以全面整合下属各子公司erp信息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流信息为目标,形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综合信息服务三大模块,建成后将成为全面支撑公司经营决策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并使集团公司在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信息化方面登上一个新台阶。宝钢股份围绕“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启动了“企业系统创新工程”,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系统有效性为目标,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以管理透明化为制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造一个对外充分适应、快速响应,对内高效沟通、快速决策的企业信息系统。一钢公司erp建设以不锈钢工程为载体,与不锈钢工程同步建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同步,支持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控制管理。同时完成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建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实施公司oa和组织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五钢公司和梅山公司erp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对公司现行生产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按订单和按批量结合组织生产,在周密计划下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库存管理,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打造强势战略供应链,增强对上下游产品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加强对上下游产品的控制力,确保资源的稳定、安全,宝钢与矿石业、煤炭业、贵金属资源业等结成战略联盟,打造强势战略供应链,先后从资源安全的角度考虑,宝钢在澳大利亚、巴西投资办矿,每年锁定矿石资源量1600万吨;参股永煤集团、平煤集团,锁定煤炭资源每年340万吨;与金川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锁定镍资源每年3万吨;与下游用户形成战略供应链同时,在广州、重庆、沈阳、天津、青岛、杭州等地投资建设了15个板材剪切配送中心;所有这些,为宝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与巴西/澳大利亚合资办矿,10050板材剪切配送中心;,分布广州重庆沈阳天津青岛杭州等地,金川公司镍2万吨,与煤炭业、贵金属资源业等结成战略联盟。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上下游产品的控制力,为宝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资源安全考虑,战略供应链,前 言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自1998年底组建以来,根据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编制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突出体现“十五”期间通过发挥优势、释放潜力和淘汰落后,调整宝钢钢铁生产的结构和布局,解决长期制约上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集中发展对市场影响大、替代进口和具有战略性投资的若干钢铁精品,形成由集约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生产线构成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生产系统。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效果。通过淘汰落后、调整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建设专业化精品生产线,实现了“老企业扭亏解困、原宝钢巩固提高”,联合重组的优势已经显现。宝钢2003年产钢198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51亿元,提前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近几年市场驱动全球钢铁业发展态势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钢铁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兼并收购和国内钢铁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已成为主旋律,符合钢铁规模经济的竞争规律。国家正在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控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投资,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适应中国新一轮大发展的要求。宝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在我国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和替代进口钢材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有差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宝钢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集团之一,是集团面临的新挑战。为此,宝钢明确了新一轮战略发展目标,即成为一个跻身世界500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到2010年,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要进入世界前三名。为了推进和实现新一轮战略目标,科技发展部在组织较深入的竞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宝钢的条件,编制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本纲要时间跨度包括“十五”后两年,以利与“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实施无缝衔接。结合世界钢铁业发展趋势,市场走向和国家新的产业政策, 一、宝钢钢铁主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本部分在钢铁行业发展态势、钢铁及关键品种市场分析和预测基础上,结合宝钢钢铁主业现状,对照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经营指标,提出宝钢钢铁主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利明确十一五钢铁规划的方向。(一) 宝钢钢铁主业现状分析联合重组五年多来,宝钢创造性地实施“六个统一”,加速“六大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基地的建设,已基本实现了“老企业扭亏解困、原宝钢巩固提高”的目标。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即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集团公司合并销售收入从99年的68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777亿元,实现利润从99年的15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70亿元。2002年,宝钢粗钢产量排名世界第五,全年产铁1475万吨(2003年1508万吨),产钢1948万吨(2003年1987万吨),商品钢材1808万吨(2003年1945万吨),商品钢材产销率达到100.68,出口钢材(坯)136.94万吨,出口焦炭47.02万吨。钢铁主业实现合并销售收入634亿元,合并利润总额66亿元。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宝钢盈利水平在世界同行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一、“十五钢铁发展规划”正在有序实施宝钢“十五”钢铁规划,针对联合后集团公司的现状,以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产品品种结构调整、生产布局调整为切入点,通过统筹规划、发挥优势、释放潜力、淘汰落后、改造建设,致力于形成若干集约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生产线。1 淘汰落后,削减排污总量,置换发展空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上海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十五”规划确定了一批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到目前为止,。目前,已淘汰了一钢255m3高炉2座,炼铁能力33万吨/年,一钢化铁炉6座,二次化铁能力155万吨/年;一钢、浦钢平炉各42座,炼钢能力78万吨/年,浦钢、五钢等小电炉12座, 炼钢能力42万吨/年,一钢15吨小转炉3座,炼钢能力75万吨;普通开坯轧机三套,轧机能力180万吨/年,复二重线材轧机2套,线材生产能力40万吨/年,横列式小型轧机7套,型钢生产能力75万吨/年,一钢自动轧管机组1套,轧机能力10万吨。共淘汰落后炼铁(含二次化铁)能力188万吨,落后炼钢能力195万吨,落后轧钢能力305万吨。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二氧化硫由19989年的37964万吨削减到2003年的28785万吨,粉尘、烟尘由1998年的33328吨削减到2003年的17462吨,。厂区及周边环境有了质的发生显著变化,环境质量大大提高,。为新一轮钢铁发展置换了空间。按原计划,2002年将全部淘汰化铁炼钢工艺,但由于新老项目衔接等原因,五钢的化铁炼钢工艺将在2005年前淘汰,炼钢能力110万吨,浦钢的化铁炼钢工艺将在2006年前淘汰,炼钢能力130万吨,在过渡期间将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其它落后装备,如一钢的半连轧钢板轧机、浦钢的劳特式轧机、五钢的热轧窄带轧机等,将在“十五”期间全部淘汰。至2002年底,宝钢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情况详见表1。 综上所述,结论: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实施至今,通过统筹规划,淘汰落后工艺装备,调整生产布局,高起点改造和建设一批专业化精品钢材生产线,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板管比从1999年的76.79提高到2003年的80.63,2005年预计达到82.89;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线用钢等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优势,汽车板占了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宝钢的获利能力持续增强,整体盈利水平在世界同行中继续保持领先。宝钢的如,确立了宝钢在汽车、石油、造船、家电等行业钢材供应上的强势地位。;表1 宝钢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一览表炼铁设施炼钢设施轧钢设施一钢2000年关停2座255m3高炉,炼铁能力33万吨;关停二次化铁炉6座,化铁能力155万吨。1999年关停2座90吨平炉,炼钢能力32万吨;2000年关停铸造车间2座小电炉,炼钢能力5万吨;2002年关停3座15吨转炉,炼钢能力75万吨。2000年关停f650开坯轧机,轧机能力80万吨;关停f100自动轧管机组1套,轧机能力10万吨;关停f420横列式轧机1套(新沪),轧机能力6万吨。f360横列式轧机1套(原八厂),轧机能力6万吨。二钢1999年关停f650开坯轧机,轧机能力20万吨;关停复二重线材轧机1套,轧机能力20万吨。浦钢1999年关停2座100吨平炉,炼钢能力46万吨;2000年关停3座5吨小电炉,炼钢能力12万吨。2001年关停f630开坯轧机,轧机能力80万吨;19992002年关停2套横列式轧机,轧机能力43万吨。五钢2001年关停5座5吨小电炉,炼钢能力20万吨。2000年关停横列式轧机1套,轧机能力8万吨。其它2000年常钢小电炉1座,炼钢能力2万吨;2002年钢研所小电炉1座,炼钢能力3万吨。1999年关停南轧复二重线材轧机1套,轧机能力20万吨。其它子公司关停横列式轧机2套,轧机能力12万吨。合计188万吨195万吨305万吨积极扩大钢材的生产和销售,大力提高优势产品的,保持并加强了对中国大陆汽车、石油、家电等行业钢材供应上的强势地位。2 调整结构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淘汰落后工艺装备,高起点改造和建设一批专业化精品钢材生产线,使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实施已初步取得成效,规划实施的初期、中期及末期(预计)的产品结构详见表2。表2 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产品结构调整情况品 种1999年钢材产量(万吨)2002年钢材产量(万吨)2005年钢材产量(万吨)1、热轧板卷614.5630.6812.5 其中:热轧酸洗卷055.4622、宽厚板80106.31403、冷轧薄板卷236.5309.1321.54、涂镀板卷57.5155.5200.5 其中:镀锌板卷32.577.990.5 彩涂板卷027.853 镀锡板卷2549.852 镀铬板卷0055、电工钢044.552.56、不锈钢板卷(含宽厚板)515.4108.5 其中:热轧板卷52.568.5 冷轧板卷012.9407、窄带钢262208、无缝钢管79108.41009、型线材及其它384415.6393 其中:线材79.2105.6143 型材259.4301.6232 其它45.48.41810、商品坯172112168 合 计1654.519202296.5 板管比()76.7978.3582.89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规划实施初期到规划末期,板管比逐年提高(2003年板管比为79.97);薄板增加量较大,尤其是涂镀板卷、不锈钢板卷;无缝钢管和型线材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且增加了不锈钢、轴承钢等合金钢型线材品种。3 调整布局针对联合重组后宝钢的现状,“十五”钢铁发展规划以调整生产布局为切入点,通过统筹规划,致力于解决长期制约上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致力于形成若干集约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生产线。这一规划格局目前已基本奠定,即在宝山地区优化聚集钢铁工业,逐步形成由宝钢股份碳钢板管基地、一钢地块不锈钢基地、五钢地块特殊钢基地和罗泾发展基地等四大集约化基地所组成的、能辐射国内外的上海北部钢铁精品基地格局,加上梅山公司铁钢材自成体系的长流程薄板生产线、宁波宝新不锈钢冷轧薄板生产线、南通宝日的建筑长材生产线等,形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钢铁精品生产基地的总体布局。浦东地区重点建设好sks不锈钢冷轧生产线,二钢公司退出中心城区发展。二、十五钢铁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已初步显现(一) 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2002年,宝钢紧紧围绕建设钢铁精品基地目标,高起点实施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的生产和销售,大力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并加强了对中国大陆汽车、石油、家电等行业钢材供应上的强势地位。2002年宝钢主要品种的产量及国内生产总量、表观消费量、表观占有率等数据详见表3。 表3 2002年宝钢主要品种的产量及表观消费占有率品 种产量(万吨)国内总产量(万吨)所占比例()表观消费量(万吨)表观占有率()热轧薄板326.78116328.10147322.18冷轧薄板311.5588235.32156119.96镀锌板卷77.8626029.9558313.36镀锡板卷49.7811543.2914135.30彩涂板卷27.7812023.1522912.13不锈钢板卷12.945823.312435.33冷轧硅钢44.4918524.0526916.54在上述品种中,宝钢的轿车用钢、造船板、管线钢、电工钢、家电用板等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0.7、30、47.6、21.7和46.6;另外,油管和钻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8.91和65。(二)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宝钢“十五”钢铁发展规划实施至今,通过统筹规划、淘汰落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重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三大产品制造中心的架构也已初步搭建。碳钢做高做强宝钢股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产品结构更趋合理,销售利润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中表现出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姿态;梅山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后,产品质量和档次全面提升;益昌公司(现已成为宝钢股份冷轧薄板厂)和南通宝日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不锈钢成为新的增长点一钢公司在经历了调整和改造后,将成为我国不锈钢冶炼热轧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宁波宝新通过自我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冷轧单厂规模全国最大。到“十五”规划末期,宝钢不锈钢产能将达到160万吨的规模,涵盖不锈钢冷、热轧板材和型线材等多个领域,实现宝钢不锈钢生产的历史性突破。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五钢公司通过调整、改造以及与二钢公司、钢研所等企业整合,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正按“十五”钢铁发展规划全面步入精品基地建设的发展轨道。对上下游产品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宝钢通过在海外合资办矿、建设板材剪切配送中心以及与煤炭业、贵金属资源业等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了对上下游产品的控制力,为宝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二) 宝钢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的差距尽管宝钢目前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但与与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等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宝钢生产规模全球排名第6位,与排名第5的浦项集团钢产量相差近1000万吨,与排名第7的克鲁斯集团钢产量仅相差100万吨;宝钢的产品结构与阿塞勒、浦项基本一致,但个别战略产品的全球份额和区域市场占有率仍偏低;。宝钢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围绕宝钢的战略目标,按“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要求,宝钢“十一五”钢铁发展规划的重点应充分挖掘潜力,合理扩大在生产规模,、提高战略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并择机向国内外拓展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与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等企业的对标,从中找差距,提出赶超目标。这四家公司主业都是钢铁,产能超过2000万吨,产品结构丰富且追求品种高级化,2002年进入财富500强,属公众化公司。 1 生产规模2003年钢产量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钢铁公司见表4。 表4 钢产量全球前十位钢铁企业排名(单位:万吨)公司名称国 家2003年2002年同比增减()排 名产 量排 名产 量阿塞勒集团卢森84新日铁集团日本23176230862.92lmn集团荷兰331134275013.2jfe集团日本42978未组建未组建未组建浦项集团韩国52971328862.95宝钢集团中国61987519482克鲁斯集团英国718877168412.05美钢联美国8179210144524.01蒂森克虏伯集团德国91702617030.06里瓦集团意大利101566915203.032003年,宝钢钢产量1987万吨,全球排名第6位,比2002年全球排名下降1位。新日铁、lmn、jfe、浦项的规模在3000万吨左右,与排名的第一的阿塞勒(4000万吨级)同属第一个层次,宝钢、克鲁斯、美钢联等同属第二个层次,规模在2000万吨左右。宝钢与排名第5的浦项集团钢产量相差近1000万吨,与排名第7的克鲁斯集团钢产量仅相差100万吨。2003年,排名第7的克鲁斯集团钢产量增加了12.05,排名第8的美钢联钢产量增加了24.01,而宝钢钢产量仅增加了2。按此趋势,宝钢的排名仍有可能下滑。2002年,阿塞勒、新日铁、jfe和浦项的钢产量分别占到区域(欧盟、日本和韩国)产量的30、27、24和50,而宝钢仅占区域产量的10.73。因此,宝钢在规模、区域市场占有率上,与阿塞勒、新日铁、jfe和浦项差距非常明显。宝钢如不突破现有规模,将难有大作为。2 产品结构2002年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和宝钢的产品结构见表5。 表5 2002年主要钢铁企业的品种结构(单位:万吨)品种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宝钢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产量比例中厚板18252638358123101042023热轧板8462116405114775111503833919冷轧板59315790257092410093331217涂镀板110227414132801020011不锈板17442312611405131板小计289772313098285098260986128471管材0080341001086长型材1135287023114301441623总计4032100%3208100%2915100%3039100%1808100%从产品结构来看,主要钢铁企业在品种结构上坚持板材为主、长材为辅、逐步退出和萎缩热轧管材的策略。新日铁和jfe的板材比达到98,浦项的板材比为86,阿塞勒为72,宝钢为71。2002年,主要钢铁企业在汽车板、电工钢、不锈钢板等战略产品的产量和全球市场份额见表6。表6 主要钢铁企业战略产品全球份额(单位:万吨)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宝钢汽车板9205204201871224700500020(23)11(16)9(14)4(6)3(7)电工钢1410075594470010002(0)14(3)11(3)8(2)6(2)不锈钢板1742326140131455250012(4)2(1)2(1)10(5)1(1)注:()内数据为战略产品占该企业钢材总量的百分比。 内数据为全球2010年的预测数。从表6中可以看出,阿塞勒、新日铁和jfe在汽车板的生产和供应上占绝对主导地位,新日铁在电工钢的生产和供应上占主导地位,阿塞勒和浦项在不锈钢生产和供应上占一定的地位。此外,宝钢(尤其在不锈钢板卷工程投达产后)和浦项的数据非常相似。就汽车板而言,宝钢与浦项相比还存在差距。浦项已实现向海外汽车行业的大用户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及欧洲的汽车厂供货。宝钢汽车板用户主要集中在国内,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总之,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宝钢的产品结构和档次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国内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板材最主要的供应商,宝钢要参与全球竞争,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3 综合竞争力1)劳动生产率指标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002年宝钢(注:数据口径是宝钢股份公司,下同)的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为738t/人.年,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分别为422、1814、1776和1465。吨钢销售收入:2002年宝钢吨钢销售收入为353美元,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分别为555、490、751和348。以上两项指标表明宝钢的劳动生产率不高。2)获利能力指标销售利润率:2002年宝钢的销售利润率为12.61,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分别为2.7、5.16、6.05、15.6。ebitda边际:2002年宝钢的ebitda边际为34.69,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分别为7.44、8.63、9.81、26.92。以上两项指标表明宝钢的获利能力较强。3)成本竞争力指标吨钢管理、销售费用:2002年宝钢的吨钢管理销售费用为23.66美元,阿塞勒、新日铁、jfe、浦项分别为134.9、43.89、98.5、23。表明宝钢的成本竞争力有一定的优势。以上数据均采用宝钢股份的数据,如采用整个集团公司的数据,上述指标还将会有所下降,说明宝钢的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内赶股份,外超浦项”任务十分艰巨。21、经济国内外(三) 钢铁业的发展态势全球化对钢铁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化风暴正在冲击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进入21世纪,资本流动、生产、市场乃至技术发展、资源利用越来越呈现全球化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钢铁工业的改造,技术创新步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合作正在加快和深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钢铁生产力的布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钢铁生产重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产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从1950年仅占2%发展到2000年的4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份额大大减少,同期从79下降到42左右。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对其产品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主动放弃某些盈利能力差的产品,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利用其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努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以期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必将会成为发达国家钢铁产业梯度转移的接受国。事实上,许多国际钢铁企业已纷纷采取通过与国内企业合资建厂的方式进入中国。就近期来看,在大连的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镀锌板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韩国浦项相继在中国内地建厂。当今世界经济加快复苏,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钢铁发展态势已表明:上海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申博成功给上海带来了新机遇。从长远看,中国钢铁工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呈现生产重心转移、大型化和集中化、竞争加剧、产品档次不断升级、资源和环保挑战日益严峻的态势。1) 世界钢铁生产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钢铁生产力的布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钢铁生产重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产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从1950年仅占2%发展到2000年的4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份额大大减少,同期从79下降到42左右。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对其产品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主动放弃某些盈利能力差的产品,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利用其在技术上领先的优势,努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以期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2) 全球钢铁巨擎战略联盟已成主流为应对不利环境,增强竞争能力,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联盟合并成为国际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兼并重组、联盟合并范围从同一国家、地区内部逐渐延伸为跨国、跨区的举动,从而逐步形成一些在行业内具较强控制力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追随服务客户的钢铁巨头。其中欧洲钢铁工业重组购并力度最大,先后通过兼并重组形成的阿塞勒集团、lnm集团、蒂森克虏伯钢集团、克鲁斯集团及里瓦集团已占到欧洲粗钢产量的60%,其中尤以欧洲三大钢铁企业阿尔贝德、于齐诺尔和埃塞里亚联合重组成年产钢4600万吨的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阿塞勒最为注目。相比之下,亚洲钢铁业侧重于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区域小范围内联盟合作,广度、深度与步伐不及欧洲企业。近两年日本钢铁企业加快了重组整合的步伐,继nkk和川崎联合组成jfe钢铁集团后,日本其他三大钢铁公司新日铁、住友金属和神户制钢也结成相互等量持股的协作同盟,谋求以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合理的生产体制去争夺国际市场。北美钢铁业长期以来少有兼并重组的大动作,但由于经营形势每况愈下,美国钢铁公司也开始酝酿并采取较大规模的重组,2003年整合力度加大,钢产量排名上升至第8位。随着联合重组的深化,世界钢铁工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过去10年,集中度逐年上升。1993年到2003年,世界钢铁工业的cr4、cr5、cr8、cr10分别上升了36.4%、50%、41.2%、42.1%。获取钢铁资源,与重要客户结成联盟已成为各大钢铁公司的战略举措。国际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很重要一方面就是企业在钢铁资源获取能力上的竞争。铁矿石行业,排名前三位的矿山公司已占据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70%以上,今后有可能进一步达到80%以上,对钢铁企业的用矿安全和用矿成本构成了威胁。不锈钢的重要原料镍也被少数几家公司所控制。能否有效或的获得资源已成为决定钢铁企业能否立足于钢铁之林的重要因素。为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带动企业产品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实力的钢铁企业纷纷与重要客户建立最佳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战略利益”为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将大大提高企业抗风险力和市场竞争力。2、我国钢铁工业已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曲折跌宕中飞速发展,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成为全球钢铁业关注的中心,也预示中国钢铁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钢铁生产产品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钢铁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钢产量从八十年代5000万吨左右到2003年突破了2亿吨,与gdp的增长速度相似,不到20年的时间,增长了4倍有余。可以说,钢铁工业强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正在努力完成工业化进程,需要钢铁工业提供长期、可靠以及高水平的钢材供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能源、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钢铁为其支撑。钢铁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还有发展空间。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钢材需求,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终将达到合理的比例,钢材消费结构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反观我国钢铁生产,钢铁生产产品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档次的钢铁产品中表现尤其明显。200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2.71亿吨,板带比例为42%,而国内生产的板带材在表观消费量中占的比例为30%。2003年,我国进口了3717万吨,其中板材达到了3325万吨,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9.5%,同比增长了57%。特别是高档次的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板、特殊厚板、硅钢等国内生产能力更显不足。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是我国钢铁工业走向成熟、稳定的必经之路,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003年全球主要钢铁公司产量排名前10位中,兼并重组和联盟合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年底移动公司安全培训课件
- 年初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课件
- 云南考公2025真题
- 2025年庄河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年兽课件教学课件
- 农发行延安市志丹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平谷安全培训体验基地课件
- 平衡小人乐高课件
- 农发行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笔试考题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2025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合作下的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 2024年学校安全教育讲稿范文(2篇)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