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ppt_第1页
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ppt_第2页
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ppt_第3页
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ppt_第4页
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ZVS三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楼俊山 陈敏 徐德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3年11月1日,2,主要内容,背景介绍 ZVS三电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ZVS三电平变换器的理论分析 实验结果 ZVS三电平变换器的拓展 结论,3,背景,电压应力600V,分布式电源系统,高功率场合,4,背景,电压应力600V Bus,IGBT,开关频率,功率密度,高频变压器尺寸,5,背景,电压应力600V Bus,MOSFET,开关频率,功率密度,6,ZVS 三电平 DC/DC 变换器,直通的危险,实现 ZVS,7,原边有耦合电感的三电平 DC/DC 变换器,外加磁芯,实现ZVS,8,三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实现 ZVS,9,三电平双正激DC/DC变换器,集成到一个磁芯,10,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已工作到稳态。 MOSFETs 是由理想开关和体内二极管组成。 输出滤波电感 Lf 假设为恒流源。 副边电感 Ls 是由变压器漏感和附加串联电感组成。,分析变换器工作原理时的假设:,11,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案,S2 and S4 以0.5的占空比互补导通。 S1 and S3以相同工作占空比交替导通。 通过改变S1 and S3 的工作占空比来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12,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案,S2 and S4 以0.5的占空比互补导通。 S1 and S3以相同工作占空比交替导通。 通过改变S1 and S3 的工作占空比来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13,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案,S2 and S4 以0.5的占空比互补导通。 S1 and S3以相同工作占空比交替导通。 通过改变S1 and S3 的工作占空比来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14,工作阶段 1,持续时间:,S1 , S2,导通,D5 , D6 , D7 , D8,导通,ip1=0,ip1=Io/n,15,工作阶段 2,持续时间,S1 , S2,导通,D5 , D8,导通,ip1=Io/n,恒定,D6 , D7,关断,16,工作阶段 3,持续时间,S2,导通,D5 , D8,导通,ip1=2Io/3n,恒定,S1,ZVS 关断,Us3=Us4=Vi,Us3=Us4=Vi/2,17,工作阶段 4,持续时间,S2,导通,D5 , D8,导通,ip1=Io/n,恒定,S1,关断,Us3=Us4=Vi/2,恒定,18,工作阶段 5,持续时间:,S2,ZVS 关断,D5, D6, D7, D8,导通,ip1,减小,Us3=Us4=Vi/2,零,19,工作阶段 6,持续时间,这个阶段实现主开关的ZVS 导通,S3, S4,ZVS 导通,D5, D6, D7, D8,导通,ip1,减小到零,Us3=Us4=zero,恒定,20,三电平变换器的理论分析,输出特性,占空比损失,21,变换器的软开关条件,软开关条件,容易实现 ZVS,容易实现 ZVS,22,输入电容的均压,在电路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对称会造成输入电容不均压。 若上电容电压V1小于下电容电压V2则当S1和S2导通时, D1和D2导通,ip1通过D1和D2给上电容充电。,23,实验结果,实验参数: 输入电压 2Vi=600Vdc 输出电压 Vo=220Vdc 额定功率 Po=3.2kW 变压器匝比 Np:Ns=12:13 开关频率 fs=100kHz,24,主要电路参数,Cs1-Cs4: 1nF/1kV2 (polypropylene capacitance) S1-S4: MOSFET IRFP4602 D5-D8: MUR1560 (ultra-fast diodes) D1-D4: MUR860 (ultra-fast diodes) D9: BYV26C C1: 1nF5 (polypropylene capacitance) R1: 39k5 (resistor paralleled) Lf: 300H C: 220F/400V(electrolytic capacitance), Ls: 10H,25,实验波形(一),输出功率 Po=3.2kW, 2Vi=600Vdc,(a)门极驱动波形Vgs1 and Vs1 of S1 (Vgs1:5V/div,Vs1:100V/div,Time:2us/div),(b) 门极驱动波形Gate drive Vgs2 and Vs2 of S2 (Vgs2:5V/div,Vs2:100V/div,Time:2us/div),S1, S2,ZVS 导通,26,实验波形(二),输出功率 Po=1.6kW, 2Vi=600Vdc,(a)门极驱动波形 Vgs1 and Vs1 of S1 (Vgs1:5V/div,Vs1:100V/div,Time:2us/div),(b) 门极驱动波形 Vgs2 and Vs2 of S2 (Vgs2:5V/div,Vs2:100V/div,Time:2us/div),S1, S2,ZVS 导通,27,同一输出功率下并联电容Cr与效率的关系,28,扩展拓扑一,(a) 副边倍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