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衣食住行》PPT课件.ppt_第1页
《专题四衣食住行》PPT课件.ppt_第2页
《专题四衣食住行》PPT课件.ppt_第3页
《专题四衣食住行》PPT课件.ppt_第4页
《专题四衣食住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清代官服,等级森严,礼治规范,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2、近代服饰的变化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 3、新中国的服饰的变化 4、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商周服装,春秋服装,秦代女装,汉代服装,唐代女装。左边上衣衣领带有民族融合的特点;右边则体现大唐王朝开放的风格。,唐代服装,左图为苏东坡画像,由此看出 宋代男子服装特点 右图为宋代女子服装一般款式。,元是我国蒙古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服饰带有典型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融合的风格。,明代男女服装,清朝,长袍马褂,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图为清末的一张人物合影,照片中的服饰几乎包揽了当时男服的所有款式。,请思考: 两幅图有何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探究学习,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共和的理念,满族妇女衣着,旗袍的演变,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比较上面两组图,你能说出清朝旗袍 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吗?,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1、总趋势(总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2、近代:,(1)男子服饰:,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出现时间?,-流行整个近代,-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基础、时间、设计者),(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原因:,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 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新中国服饰的变化,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苏式服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70年代末的时尚碎花衣裳,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建立。 主要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具体表现:西装、中山装、旗袍同时流行。,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特征:与政治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具体表现: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几次大变迁,1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 ( ) 拘谨、保守 美观、适体 呆板、等级森严 方便、平民化 A B C D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 长袍马褂 中山装 列宁装 旗袍 西装 A B C D ,绿军装,请判断下列服饰在国人中开始流行的时间,二、饮食变化,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山东 广州、潮州等 四川 扬州、南京、镇江等,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拔丝珍珠苹果,脱骨扒鸡,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器,兼有南北之长。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鱼香、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粤菜的特色: (1)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2)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3)清淡爽口。 (4)烹饪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广东菜的烹调方法许多源于北方或西洋 。,东江盐焗鸡,烤乳猪,淮扬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鲸夏有 鳃,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联潮上 空,这些富饶的物产为淮扬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 的物质条件。,清炖狮子头,西餐文化的流入,1、时间:,2、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后,(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2)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动脑筋,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有哪些?,西餐的传入(中西餐的不同?),三、居室建筑的变化,北京西站,四合院,传统建筑(北方),中西合璧,别墅,新式住宅,福建土楼(南方),江苏无锡,陕西延安,拉萨,西双版纳,山西祁县,四、习俗风尚的变化,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迷信活动,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迷信,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 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 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裹足,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20年代的婚礼,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30年代,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新郎穿黑色大礼服,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90年代现在的化装技术可真没得说,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现在流行个性婚纱照,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2、表现:,(1)婚姻风俗变化:,古代:父母命之,媒妁之约 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自主 删繁就简 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2)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反对迷信、公历使用、 点头鞠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2)丧葬礼俗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中国的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众多的变化,请以服饰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我的思考,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环境、形势)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 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外来文化的涌入,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我的观点,第一次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变化:1912年辛亥革命,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第四次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思考 ?,1、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 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2)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 发现了自己的落后,也积极主动的学习外国先进的生 产生活方式;,(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买办穿起西装,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断发易服,中山装、洋衣洋袜流行,样式颜色单一,款式多样化 时装流行,西餐、面包、咖啡、西式糖果、饮料,菜篮子工程,西式楼房、电灯、自来水,安居工程,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婚姻自由 社交礼仪 历法变化,取缔社会丑恶现象,1950制定婚姻法,双休日,生活新风尚逐渐形成,1、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2、维新派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地突破清朝禁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突破的禁忌主要有( )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住洋楼吃西餐 改用阳历 A、 B、 C、 D、,A,B,练习,3、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下列对这一时期农村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广大农村仍然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 农民依旧过着贫穷的生活 传统的风俗习惯更是坚如磐石 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为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新的因素 A、 B、 C、 D、 4、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A,B,5、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变革的标志是( ) A、取缔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B、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 C、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D、制定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投机商哄抬物价引起的粮食购销的尖锐矛盾,国家实行的粮食政策是( ) A、发放邮票 B、粮食直补 C、统购统销 D、顺价销售,B,C,1、18、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这些西方国家疯狂地越洋抢滩,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岳麓版,2、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阅读下面材料:,3、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鸦片战争认识中国的落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风尚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 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如宽阔的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在一些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民版,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 2、受政治运动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发现自己落后,积极主动地吸收一些外国先进的生活方式。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出现。,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风尚产生变化的原因:,(09江苏)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高考体验,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 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