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发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1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发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1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2 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2.1 自然界的分化 天然自然:第一自然。是人类尚未认识到的自然。 人化自然:包括人类观测并能感知其信息的自然和人工自然两部分。 人工自然:第二自然。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的,打上人类意志印记的那部分自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2.2 人工自然的扩大 新技术革命所提供的智能工具系统使人类变更自然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和深化,不断以人工自然取代天然自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人工控制的自然,中国的三峡水利工程,人工培育的自然,方形西瓜,人工饲养的熊猫,人造自然,克隆羊多利,转基因食品,人造自然,肯德基养鸡场的鸡,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2.3 人工自然的扩大的积极意义 人工自然创造了灿烂的社会文明,促使人的新进化。,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自然界的全面人化人工自然的扩大 2.4 人工自然的扩大的消极意义 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自然界的全面人化人工自然的扩大 2.4 人工自然的扩大的消极意义 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2.4.1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的生存之路 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人类是依靠破坏其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而生活的惟一有机体。寄生虫也有同一趋向,但是它们的破坏由于缺乏智力而受限制。人类用其智力来存在环境。从地理学或历史学来看,人类学会稳定或恢复环境的时候绝少,人类越进步,其对环境的破坏性可能越大。 福格特,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自然界的全面人化人工自然的扩大 2.4 人工自然的扩大的消极意义 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2.4.2 生态危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生态危机及表现,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表现: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3.1 观点之一:科学技术悲观论及反科学主义运动,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3.1 观点之一:科学技术悲观论及反科学主义运动 3.2 观点之二:科学技术的不当利用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 四、走出生态危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1.1 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和思考,1962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和寂静的春天 罗马俱乐部和增长的极限,发生于美国的“地球日”游行活动,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1.1 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4.1.2 广泛的群众性运动,世界环境日的诞生 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环境宣言,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1.1 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4.1.2 广泛的群众性运动 4.1.3 斯德哥尔摩会议,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sustanable development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1.1 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4.1.2 广泛的群众性运动 4.1.3 斯德哥尔摩会议 4.1.4 跨国的绿色呼吁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广泛讨论和认可,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1.1 学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4.1.2 广泛的群众性运动 4.1.3 斯德哥尔摩会议 4.1.4 跨国的绿色呼吁我们共同的未来 4.1.5 全球绿色行动纲领21世纪行动议程,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公平性内涵;持续性内涵;共同性内涵。,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 四、走出生态危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本代人的公平 代际间的公平,4.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4.2.1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4.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4.2.1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 4.2.2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4.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4.2.1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 4.2.2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 4.2.3 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内涵,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 四、走出生态危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4.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4.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实质,4.3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人与自然界共同进化思想 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 效率与公平兼容的思想,科学技术是关键 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全面人化 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探讨 四、走出生态危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融化图,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南极科考: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南极冰下大湖东方湖的发现与研究等。南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环境化学实验室,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水处理微生物实验室,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环境监测实验室,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潜在资源的发现过程,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发现新油田,5.2 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探明并开发利用自然界所蕴藏的潜在资源,潜在资源的发现过程,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 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而太阳能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汇聚的太阳光,把水烧至沸腾变为水蒸气,然后用来发电。,5.2 只有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探明并开发利用自然界所蕴藏的潜在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科学技术是关键 5.3 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新的替代材料,一位叫格莱特的德国物理学家经过四年的实验,终于在1984年得到了只有几个纳米大的超细粉末,而且他发现任何金属和无机或有机材料都可以制成纳米大小的超细粉末。更有趣的是,一旦变成纳米大小的粉末,无论是金属还是陶瓷,性能都发生变化.,纳米材料的发明,科学技术是关键 5.1 科学技术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 5.2 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新的替代材料 5.3 利用科学技术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治理和恢复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第一讲 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燃烧脱硫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科学技术是关键 5.3 利用科学技术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治理和恢复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科学技术是关键 5.3 利用科学技术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治理和恢复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污水处理技术 利用科学技术治理东湖水:治污投入过10亿,首先适度清淤,利用微生物修复污染水体,采用经过人为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以及商品化的适宜微生物菌剂,也可通过向水体投加营养物质、无毒表面活性剂等,激活湖水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土著微生物,使东湖自身消毒。 向底层水体充气、添加氧化剂等,通过这类人工富氧技术,限制湖泊底层水体和沉积物表面磷,向上层水体扩散。 大力修复水生植被,恢复黄丝草、小茨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7课《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说课稿)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五四制)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My week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吉林省长春九年级历史上册 活动科三:我看拿破仑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古董典当质押借款合同模板
- 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补偿及心理咨询服务协议
- 食堂员工权益保障与劳动纠纷处理协议
-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及环保保密合同
- 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合同终止及学员权益保障协议
- 土地承包经营权延期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补充协议
- 2025年FIDIC合同条件体系的发展
- 2025年甘肃省公职人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花岗岩铺设方案
- 2025年护理疼痛试题及答案
- 桥梁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年产5万吨氧化铁新材料(磁性材料及锂电材料)项目报告书
- 服装辅料基础知识培训
- 江苏南京2020-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53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2025年电梯安全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涂装工·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