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运输概论(课件).ppt_第1页
国际贸易运输概论(课件).ppt_第2页
国际贸易运输概论(课件).ppt_第3页
国际贸易运输概论(课件).ppt_第4页
国际贸易运输概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孙明亮 2010.9.1,第一章 国际贸易运输概论,第一节 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一、运输业的性质 (一)运输业的基本属性 就运输本身而言,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具有以下属性: 1、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运输者、运输对象、运输手段)。 2、运输的过程是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结合共同完成。 3、运输是一种劳务,是随运输生产的不断进行中完成的。 4、运输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现代运输与现代工业技术紧密不可分。,(二)运输业的性质 在早期人类的活动中,生产和运输是融为一体的,运输是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运输才逐渐的地从一般的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 运输,就其性质而言,是特殊的生产,是人和物的搬移和输运。,二、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是在产品的流通领域内进行的,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 2、运输不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和形态,不改变运输对象的使用价值。 3、运输产品不能储存,只能储存一定的运输能力 4、运输费用是一种劳务费用,其中没有原材料费用。 5、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相结合,不可分离。运输产品是无形的,随运输终止而消失。,第二节 国际贸易运输的基本特征,一、国际货物运输的含义 1. 国际货物运输,就是货物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 2. 国际货物运输可分为贸易物质运输和非贸易物资运输。,二、国际贸易运输的基本特征 1、外运路线长、环节多政策性强 2、涉及面广,情况复杂 3、时间性强 4、风险大 5、政策性强,三、国际贸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保障国际贸易的最终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促进本国航运的发展 ,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分支。 3、推动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高社会效益 4、促进与各贸易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5、培育航运市场,带动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四、国际贸易运输手段的四要素 1、运输工具,如五种运输方式使用的工具。 2、运输动力,推动运输工具的动力。 3、运输通道,运输工具借以运行的媒介。 4、信息设备,能够传递和储存运输信息、资料的设备。,第三节 国际贸易运输的任务和要求,一 国际贸易运输的任务 (一) 认真贯彻国家的外交政策 (二)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出口运输任务 按时,就是及时迅速完成运输任务。 按质,就是要安全、完整无损的完成运输任务。 按量,就是全部、无短少地完成运输任务。 (三) 节省运杂费用,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安全:就是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做到商品完 好和运输工具的安全,尽量避免发 生运输事故。 迅速:就是要求严格按照贸易合同的要求, 把进出口货物及时运进来、运出去。 准确:就是要求在发运、单证手续、计收费 用等各个环节中都做到不出差错。 节省: 就是要求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杂费 用。 方便: 就是要简化手续,减少层次,为货主 着想,提高服务质量。,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一、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国际组织概况 1、国际航空运输联盟(IATA) 2、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s-IMO) 3、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Tanker Owners -INTERTANKO),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4、国际航运协会(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Association-PINAC) 5、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y Cargo Shipowners -INTERCARGO),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6、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The Bal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 -BIMCO) 7、国际保险商协会(International Underwriters Association-IUA) 8、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二、实施外贸运输的单位 一般实施外贸运输的当事人按其作用分: 1、货方,签定贸易合同的主体。 2、承运人,提供运输服务的企业。 3、经纪人或代理人,接受委托代为办理揽货、托运业务的中介机构。,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原经贸部所属各专业总公司 1、 货主 : 地方外贸专业公司 (托运人、收货人) 自营进出口权的大型企业或集团 合资经营的外贸公司 民营的外贸公司,2、承运人,水上运输: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中国外运船务公司、地方轮船公司、长江航运公司、珠江航运公司 及中外合资、合营轮船公司 民营轮船公司 无船承运人,3、 货运代理人 货运代理人 :经贸部批准的货运代理公司,第四节 外贸运输的组织机构,三、实施外贸运输的方式及相应机构 运输的五种方式都可以从事外贸运输。 水上运输: 交通运输部、航运公司 铁路运输: 铁路管理总局和各地分局 公路运输: 公路局和运输公司 航空运输: 中国民航总局所属各航空公司 及地方民航公司 管道运输: 专门的管道运输管理公司,如 西气东输管道管理有限公司。,第五节、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外贸经营体制 外贸经营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外贸经营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 。 外贸体制改革的手段 逐步推行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第五节、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外贸改革的历史进程 1、 垄断经营期(1949-1978) 外贸部直属的进出口公司按不同的商品范围分工垄断了全部进出口业务。 各省市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只是其分支机构。 该时期为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模式。,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计划经济下的外贸体制的优点: 1、有利于使中国在国际收支中避免出现逆差。 2、有利于将中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 被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 ) 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隔离开来。 3、有利于控制中国进出口水平和构成,达到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 。,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 1、 独家经营,难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统得过死,阻碍了企业与买方、卖方的接触,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 3、 统包盈亏,不利于外贸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之路。 4、未能体现地方、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2、放权过渡时期 (1979 1987) 1984 年,经贸部实施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的三项改革为: (1)1984 年 1 月起,多数省份有权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 1985 年 1 月起,允许企业自己决定使用 50 的留成外汇;,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2)1984 年 1 月,明确28 种限制进口商品,允许一批机构无须经过经贸部就可进口非限制类商品,这些机构包括经贸部所属外贸公司和分公司,其他部门所属的外贸公司,省政府经营的外贸公司。,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3)1984 年 9 月,通过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3. 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8 1990) 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外贸事业的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国务院决定从1988 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承保经营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 (1)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 ( 工贸 ) 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 (2) 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3) 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 21 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 (4) 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4. 经营机制转变时期 (1991 1993) 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它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前一阶段简政放权道路的延续。,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有两项特别重要: (1) 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 (2) 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此后,中国外贸经营基本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5. 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1994 ) 1994 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 (1)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实现双重汇率并轨,为企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2) 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完善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 1994 年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 ,其他相关法规配套相继出台。 赋予具备条件的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科研单位外贸经营权。 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 外贸经营权将根据我国的对外承诺,最终由审批制转向依法登记制。,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3) 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董事会和设立监事会、内部职工持股等试点,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鼓励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跨行业、跨地区联合、兼并,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4 、保持对外贸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统一性,增加透明度。 按照国际规范及中国政府的承诺,只实施正式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五节、外贸运输的改革与发展,5、 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 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商会等中介机构的协调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外贸行业的律师、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及咨询服务机制; 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第五节、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