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_第1页
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_第2页
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_第3页
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_第4页
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 与 教育,清末民初的,京师大学堂,废科举,申报,商务印书馆,1、创办: 1898年创建, 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旧址,北京大学西门,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学堂章程,办学原则: 以传统学科为主体, 引进西方学科。 中西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契合,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名家的摇篮,学子的天堂,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设计,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地位,3、影响,你知道一塔湖图是怎么回事吗?,梦想成就未来, 希望你早日走进燕园!,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友情链接,二、废科举,开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 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 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比比看,说说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猜 猜 看 不会说话不吵闹 国家大事全知道 人情冷暖它最晓 工作休闲少不了 (打一媒体形式),三、申报的创办,创办 -,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 1907年产权转归中国人。,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特色 -,影响 -,材料阅读,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根据材料,想一想,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创办和发展 出版特色 ,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 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创始人之一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原址,早期印刷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全国有87个分馆,而且在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你知道哪些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京师大学堂,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废科举兴学堂,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文化,申报,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商务印书馆,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申报 B.光明日报 C.热血日报 D.中外新报 4、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