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学综合2009年考研试题,2009年考研试题答案_第1页
(高等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学综合2009年考研试题,2009年考研试题答案_第2页
(高等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学综合2009年考研试题,2009年考研试题答案_第3页
(高等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学综合2009年考研试题,2009年考研试题答案_第4页
(高等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学综合2009年考研试题,2009年考研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考试科目:881行政学综合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自然垄断(5分)2科斯定理(5分)3投票循环(5分)4政策制定过程(5分)5边界分析(5分)6行政复议(5分)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l0分,共60分)1请简要说明纠正外部性的公共对策(10分)。2请作图说明“单位税的经济归宿与它是对消费者课征还是对生产者课征无关。”(10分)3简述政策德尔菲法的主要步骤(10分)。4简要说明政策论证的模式(10分)。5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10分)。6简述行政赔偿的范围(10分)。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目前,以城市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强制力和权威、采用自上而下方式的城市管理,开始转变为“由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互动协作”的城市治理。城市治理实质就是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共同认识、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公私互动合作。城市政府不再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和权力中心,它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组织等第三部门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协商合作组织,让市民参与城市政治的决策过程,共同承担公共管理职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回答问题:如何评价非政府部门从公共政策的执行对象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参与者?(20分)2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论述利益集闭的作用与弊端(20分)四、专业英语(共2题,每题l0分,共20分)1将下列英文翻译成中文(10分)China is counting on lar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railway in particularto propel its slowing economy and boost employment to fend off the eff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In the wake of shrinking steel demand,major steel mills will continue to cut their output in December,while experts say they will report losses in the forth quarterChinas dairy industry remained weak from the fallout of the melamine-tainted milk scandalwhich involved nearly all the courtrys milk producers2将下列中文翻译成英文(10分)在考虑许可制度时,一个必须牢记的原则的是:不仅仅要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许可,还要考虑在颁发许可证以前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因为很明显各领域内所必须满足的条件都不相同。同时,还必须牢记许可制度的一般性特征。参考答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考试科目:881行政学综合参考书目:政治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三版)杨光斌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六版)哈维S罗森 行政法原论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第二版)周佑勇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自然垄断(5分)答:自然垄断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对于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 第一,该行业现成的市场结构为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换句话讲,就是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形成上述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 第三,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包括明示和默示的肯定。2科斯定理(5分)答: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科斯定理认为:第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第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第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3投票循环(5分)答:投票循环指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就提出的著名 “投票悖论”,也称做是“孔多塞悖论”: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图的偏好排序。由于甲乙都认为B好于C,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社会也应认为B好于C;同样乙丙都认为C好于A,社会也应认为C好于A。所以社会认为B好于A。但是,甲丙都认为A好于B,所以出现矛盾。投票悖论反映了直观上良好的民主机制潜在的不协调。投票循环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4政策制定过程(5分)答:政策制定过程(Policy Making Process):一个政治过程,它包括政策制定中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政策制定过程可能表现为时间顺序的、非线性的周期性活动。政策分析的过程由一系列知识行为组成,它的执行是一个包含基本政治行为的过程。这些政治行为可以被用来描述政策制定过程,因为从时间角度看,它们构成一系列独立的阶段:议程建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政策执行、政策评估。5边界分析(5分)答:所谓边界条件,是相对应输入情形输出等价类直接在其边缘上,稍高于其边界和低于其边界的这些状态条件。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通常输入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值,选取刚好等于、稍小于、稍大于等价类边界值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决策方法,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边界分析法与等价类法有两方面区别: (1)边界分析不是从某个等价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选出一个或几个元素,使得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对象。(2)边界分析不仅根据输入条件,还要根据输出的情况(按输出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6行政复议(5分)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行政复议有以下四个特点: (1)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2)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没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复议的任务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 (3)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4)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5)行政复议的主体是作出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单位;行政复议的客体是认为被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单位。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l0分,共60分)1请简要说明纠正外部性的公共对策(10分)。答:外部性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让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1)征税与补贴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2)企业合并所有的问题都能够从体制上找到原因,经济外部性问题也不例外。早就有论者指出,以前的干部考核机制、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有问题,过分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等经济外部性问题,应该改而采用“绿色GDP”等类似的考核办法。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关注经济的外部性,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是政府重要的职责所在。一句话,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得到最终落实。 2请作图说明“单位税的经济归宿与它是对消费者课征还是对生产者课征无关。”(10分)答:3简述政策德尔菲法的主要步骤(10分)。答: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政策德菲尔法主要有以下步骤:1、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一份初始调查表,收集参与者对于某一话题的观点;(注:德尔菲法中的调查表与通常的调查表有所不同,通常的调查表只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而德尔菲法的调查表不仅提出问题,还兼有向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责任,它是团队成员交流思想的工具。) 2、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二份调查表(列有其他人意见),要求其根据几个具体标准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估;3、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三份调查表(列有第二份调查表提供的评价结果、平均评价、所有共识),要求其修改自己原先的观点或评价; 4、总结出第四份调查表(包括所有评价、共识和遗留问题),由组织者对其综合处理。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团队沟通可以避免群体决策的一些可能缺点,声音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人没有机会控制群体意志,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会被收集,另外,管理者可以保证在征集意见以便作出决策时,没有忽视重要观点。4简要说明政策论证的模式(10分)。答:政策论证的模式是把政策相关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的工具。至少有八种把信息转变成政策主张的不同方式:权威模式、统计模式、分类模式、直觉模式、分析中心模式、解释模式、实用模式和价值评价模式。依照把信息转变为主张的论证的不同类型,这八个模式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对照。1权威模式。在权威模式中,政策主张基于来自权力的论证。信息被转化为主张的根据是:假设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已获得信息或被认同。2统计模式。信息转换成主张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的,即对于样本成员真实的东西,对于样本外的成员也同样真实。3分类模式。在分类模式中,政策主张以来自于成员身份的论证为基础。信息被转换成主张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对于在信息中包含着的由个人或群体组成的种群真实的,对属于根据中所描述的种类的成员的个人或群体也同样真实。4直觉模式。在直觉模式中,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个人洞察力的论证为基础的。信息转换成主张是基于对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的心理因素的假定。5分析中心模式。在分析中心模式中,政策主张基于来自于方法规则的论证,信息被转化成主张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或规则是合理性的。6解释模式。在解释模式中,主张是以来自于原因的论证为基础的,信息被转化成主张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关于特定的原生性力量(即“原因”)出现及其结果(即影响)的出现的假设。例如,政策主张也可以根据包含在有关组织行为或政治政策制定理论中的普遍定理和规律而确立。7实用模式。在实用模式中,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动机、类似案例或者类似的论证为基础的。信息被转化成主张是根据这些假设:对目标、价值和意图的激励力量所做的假设;关于两个或者更多政策案例中的相似性的假设;或者两个或更多政策环境的相似性的假设。8价值评价模式。在价值评价模式中,主张是以道德方面的论证为基础的。信息转化成主张是根据对政策及其结果的对与错、好与坏的假设。5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10分)。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存在,是发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先决条件。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能由当事人双方相互协商约定。当事人既不能自由选择权利、义务,也不能随意放弃权利、转让义务,只能依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首先,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地位不平等。行政主体一方当事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职权的行使。其次,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不以双方主体意见一致为必要条件,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地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总是交叉重叠的,权利与义务很难分开,从这方面看是其职权或权利,从那方面看则是其职责或义务。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体先行裁决制度。行政程序不同于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6简述行政赔偿的范围(10分)。答:所谓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二是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损害范围。前者指国家对哪些行为予以赔偿,哪些行为可以免予赔偿或不赔。后者则指国家对哪类损害予以赔偿,对间接损害、精神损害是否赔偿。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两类。其中对人身权的侵犯仅限于公民,侵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行为目前不承担赔偿责任。1、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及赔偿方式。侵犯人身权的行为有五种:(1)违法拘留或者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其赔偿方式为支付赔偿金。2、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及其赔偿方式。这类行为有四种:(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其赔偿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返还财产;第二,恢复原状;第三,支付赔偿金。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目前,以城市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强制力和权威、采用自上而下方式的城市管理,开始转变为“由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互动协作”的城市治理。城市治理实质就是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共同认识、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公私互动合作。城市政府不再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和权力中心,它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组织等第三部门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协商合作组织,让市民参与城市政治的决策过程,共同承担公共管理职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回答问题:如何评价非政府部门从公共政策的执行对象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参与者?(20分)答: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发展,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非政府部门与政府的互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追求特属于本集团的、其利益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是,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非政府组织所具备如下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其中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区分非政府组织与利益集团的最重要区别。首先,非政府部门在与政府的互动中,什么情况下愿意选择合作的方式,什么情况下可能采取对抗的方式,政府的态度起决定作用。原来,以城市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强制力和权威、采用自上而下方式的城市管理,开始转变为“由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互动协作”的城市治理。这说明,改革开放后,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的职能,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因此,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如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再次调整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非政府部门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作用本身说明当代中国政治的进步。其次,非政府部门在促进地方治理转型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间力量和政府要实现良性互动,需要社区代表与政府精英达成共识,利用精英建功立业的心态,建立一种良好互动关系。非政府组织成员一般有着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热心公益事业、良好的专业和道德素质,对非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与管理考验着当代中国政府的智慧。再次,1978年以后,中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机构的精简与职能的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在这种新的环境背景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又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目标的助推器。城市这种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协商合作组织,让市民参与城市政治的决策过程,共同承担公共管理职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的治理模式就顺应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值得积极推广。中国绝大多数民间组织是好的,它们在沟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方面,在缓解贫困、解决就业、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要积极培育并引导我国非政府组织的长足发展。2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论述利益集团的作用与弊端(20分)答:利益集团是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利益集团的作用多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途径来理解现实;其二在于利益集团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以及它对于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意义。第二种意义上,对利益集团给予了正面评价,它甚至进入政治变革的路径认识中:这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围绕公共政策博弈,并形成博弈规则,宪政民主也就产生了。利益集团集中各种利益,是集团成员利益的集中表达。他们可以成为政府的助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政治制约作用。政治学者对利益集团的研究大体持这样的观点:第一,利益集团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权利的源泉是派别活动;第二,政府的作用在于它的平衡机制,防止专制的产生和控制派别活动的有害方面,重点应在多重性的平衡、制约原则上;第三,只有当利益集团很活跃,而且各利益集团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时,利益集团参与决策过程本身才是民主的一种方式,否则利益集团的存在有悖于民主。利益集团可能带来以下弊端:一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利益团体在表达和促使自己的利益实现的时候,以利益集团的模式去行动,而且是用私下方式(即以个体为单位)直接影响甚至收买官吏的办法来达到实现利益的目的,致使行贿受贿之风愈演愈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二是社会和政治的环境还未能为利益集团表达利益提供比较通畅的途径。与此同时,作为一般的公民,他们在利益表达时往往也是以个体的行为为主。因为中国的法律对于公民的集体性的利益表达行为,使得利益集团的发展受到限制,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和引导,将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三是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多元的利益主体逐步成长并日益表现出政治参与的热情,但原有社会的自组织能力相当僝弱;另一方面,国家对社会的全能式控制日渐减弱,在国家与民众之间形成了系统的输入输出的真空地带。这就为一些形成势力的利益集团阻挠改革进程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不能够分化,必将导致改革开放事业的受阻甚至断送。四、专业英语(共2题,每题l0分,共20分)1将下列英文翻译成中文(10分)China is counting on lar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railway in particularto propel its slowing econom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