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交流:关于“马拉松”你了解多少?,是世界上长距离的田径比赛。 是奥运会比赛项目。 世界有十大著名的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比赛就是其中之一。 你知道马拉松比赛的来历吗?,疲( )距( )胜( ) 被( ) 据( )牲( ),赛( )斯( )渔( ) 塞( ) 期( )鱼( ),奥( )测( )讯( ) 澳( ) 侧( )迅( ),挠痒痒-环绕 测量-重量 严厉-经历 喜讯-迅速 欺负-斯文-日期 比赛-塞外 衣柜-距离-拒绝,资料链接: 波斯大军在雅典城东北六十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妄图一举消灭雅典,进而鲸吞整个希腊。雅典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几乎没有援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与波斯帝国进行对抗。希腊人面对的是一个近五十年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波斯帝国,无论在国力,军力上希腊和波斯都无法相比。当时波斯军队有十万人,装备精良,还有骑兵,而雅典军队只有一万人。,口头填空,战士菲利比斯不顾( )、( ) 和( ),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他( ),( ),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到达雅典的时候,他已经( ),他( ), 向迎接他的人们( ):“我们胜利啦!” 从所填的词语中你体会出什么?,讨论:想象菲利比斯是怎样跑到雅典的? 小提示:(菲利比斯跑的40千米是什么样的路?他是在白天跑还是在晚上跑的?那是夏天还是冬天?路上他的伤口有什么变化?他不想躺下睡一觉吗?他遇到土匪强盗了吗,还是一个人影也没有见到?他路过自己的家了吗?有什么想法?等等),参考句子:他跑啊,跑啊,虽然( ),虽然( ),虽然( ),但是为了( ), 为了( ),他( ),( )。,马拉松的来历? 意义? 长度? 表现了什么精神?,1、马拉松比赛的长度是?这个长度是怎么得来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 第(一 、二、三)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 2、为什么要把马拉松比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项目? 了解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世界上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跑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3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不是整数呢?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 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举行的那一天,天气格外闷热,运动员们吃力而顽强地奔跑着。跑在最前面的是身着19号运动衫的意大利运动员多兰多皮特里,他身材矮小,但步伐轻快。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当他第一个进入运动场后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了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然后又向前跑去。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并没能再爬起来。两位好心的医生,搀扶着他走到了终点。因借助了他人的力量,他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不过他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英国皇后赠与他一个金杯作为纪念。皮特里虽然是赛场上的失败者,但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奥林匹克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奥运五环: 五个圆环代表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代表着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聚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蓝 =欧洲 黄 =亚洲 黑 =非洲 绿 =大洋州 红 =美洲 奥运五环是国际奥委会的官方专用标志 奥运精神: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结绳记事-席慕蓉 有些心情,一如那远古的初民 绳结一个又一个的好好系起 这样 就可以 独自在暗夜的洞穴里 反复触摸 回溯 那些对我曾经非常重要的线索 落日之前,才忽然发现 我与初民之间的相同 清晨时为你打上的那一个结 到了此刻 仍然 温柔的横梗在 因为生活而逐渐粗糙了的心中,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记载信息。这样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信息的表达方式,看似简单,随着信息量的增加结绳记事的方式也开始复杂起来,除了打结的数量增加外,还改变了打结方式,增加了绳子的材质,如麻、棉、牛毛、羊毛等代表不同的等级,再后来通过颜色的变化再次丰富信息量,使得信息得到完整表达。但不管怎样,打结是一个很郑重的事,结一旦打好,就是不能改变的,于是结可以说就是一个结论。如果发生交易,结也是一个凭证,表示双方获得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经过打结而不再改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契约。在文字发明后,结继承了它的原始含义,延伸到了结盟、结婚等重大关系中,在这种结合当中,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约束,约束是新的组合健康发展的一个保证。 结的本意就有约束性,在说文解释是从丝从吉,原意是把兵器束缚起来,是一个吉祥的事件。所以结不但有着美好的愿望,还是社会国家生活的重大事件。,古代通讯:1、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以上两则“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古代传递信息-烽火台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淮北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医疗机构校园招聘(合肥站)3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第二批招聘工作实施方案(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4安全监察人员考试黑钻押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成都海关关于所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辽宁科技学院招聘26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4年9月衡阳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附带题目详解
- 2025年西林县妇女联合会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开发计划
- 焊工考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送货服务方案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肾切除护理课件
- DB42T 1342-2018 小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 网约车考试全国公共科目考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