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王攘夷,葵丘会盟,城濮之战,阖闾,三家分晋,桂陵之战,长平之战,华夏,匈奴,铁器,牛耕,芍陂,都江堰,郑国渠,铸铁柔化处理,金银错,夹纻,孙叔敖,考工记,商业,热点 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兴修 1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即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都江堰也安然无恙。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2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考点链接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农业的命脉,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在农业、生态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说明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发掘旅游资源的角度,看都江堰的现实意义。,【样题】 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中至今还发挥着经济效益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 A芍陂 B郑国渠 C都江堰 D桔槔 【解析】 解题关键是明确水利工程的发展概况。秦国蜀守李冰在今四川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巧妙地改造和利用了自然条件,不破坏自然资源,造福人民。改革开放后,都江堰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答案】 C,变式预测 (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黄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于蜀,蜀守冰(李冰)凿离碓(地名),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郑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史记河渠书,(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战国时期兴修水利工程的概况、特点。 材料二,图一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2)结合图一、图二说明都江堰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答案】 (1)概况:各国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设有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官职。特点:当时的水利工程以灌溉、航运两用的水渠为多。 (2)历史意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实意义: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作用,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旅游景观,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例2】 (2009北京西城4月)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 ) A中原市场繁荣 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B项中的驰道最早出现于秦始皇时期;C项中所述为“夜市”的出现,最早在唐朝后期出现;D项中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春秋战国,牛耕,井田制,国有制,封建,相地而衰征,初税亩,【例1】 (2009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较大。考生容易误选B,要注意周王室势力衰微只是表象,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趋于崩溃。 【答案】 C,土地私有,封建,【例3】 (2009江苏南通4月)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的背景下出现的。吴起和商鞅顺应历史趋势,掀起变法运动,但由于变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才出现题干中所述现象,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取得更多土地和人民、掠夺财富、争夺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原因:,(1)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3)各诸侯国重视发展经济。,(4)水利工程的兴修、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3、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有何异同?,(1)趋势:从分裂到统一。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前者为争霸而战,后者为统一而战。在战争中,诸侯国的数目由多变少,其规模由小变大,最后由秦国统一全国。 各民族相互融合。在战争环境中,华夏族同其他各民族接触频繁,缩小了各民族间的差异和隔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和动荡形势下,贯穿着新旧两种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亮化拍摄方案设计
- 单轨吊司机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沈阳建筑桩基检测方案设计
- 2025版司法局《民事起诉状(姓名权、肖像权纠纷)》民事类法律文书(空白模板)
- 面食餐厅人才发展策略分析
- 银矿开采效率提升策略报告
- 成套的管理咨询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时间进度
- 联合教堂建筑分析方案设计
- 班组开年趣味活动方案策划
- 试运行专项方案模板
- 高考日语应用文写作失物招领寻物启事课件
- 3d打印实训小结
- 产值计算方案
- 心内科科室运营分析报告
-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 冬季抢工措施方案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 第7章 假设检验(Python-1)
- 回力品牌广告史
- 运用PDCA循环降低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 淄博英文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