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呼唤》PPT课件.ppt_第1页
《农村的呼唤》PPT课件.ppt_第2页
《农村的呼唤》PPT课件.ppt_第3页
《农村的呼唤》PPT课件.ppt_第4页
《农村的呼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 农 村 的 呼 唤,通过广角镜看中国农业,史伯鸿,2006-3-18,1.农业是第一产业。 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要以农业为基础,只有吃饱了饭以后,人们才能去干农业以外的事情。所以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2.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可看作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人类的早期文化,如文字的诞生、数学、天文、土地测量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导源或归功于农业。,3.农村保存有很多原生态文化。 纯朴的民风民俗,剪纸、窗花、比帕瓦罗蒂高八度的阿宝。 赵本山,粘豆包、二人转、四大炖:小鸡炖蘑菇、白菜炖豆腐、白肉酸菜粉、猪肉炖粉条。农村保存有很多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在20世纪,发达国家的农业已实现了产业化,农业生产有了专业分工,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政府则在农业科研,农民教育,和保障农民收益上倾注全力。,5.1980年,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每个农民所生产的产品可供养78人,而到1999年更降到1%,每个农民可供养200人。由于大量过去由农民做的事,转移到其他部门,整个食物产业链所占的劳动力在20%左右。现代农业在我国也有长足的发展。黑龙江垦区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养56.25人,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二道河农场,每个劳力可供养427.5人。,6.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部门。 为了增加总产量不是往农业投入更多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而是从外部投入更多的物质能量(如化肥,农药,机械等)以及科技成果,农业已经成为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农业生产部门还节省出大量人力资源支援国民经济其它部门。,7.一切最先进的科技成就都在农业中发挥作用。使现代农业不但迅速发展而且面目一新。 例如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最大受益户正是农业,航天育种。GPS在海湾战争后第二年就用在农业上。信息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转基因动植物。农业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又和现代科学息息相关。,8.现代农业不仅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 医药农业:由转基因动物生产出可提取药物的原料,或提供可供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 能源农业:农业又是可再生能源重要来源:薪碳、植物油、酒精、氢。,9.21世纪农业是可持续农业。 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2013年将达到70亿,2028年80亿,2054年90亿。 人类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还要求吃得有营养,健康,增加了对绿色食品的需求。粮食产量的增长不能单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面临工业的竞争,水将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农业将如何应对以及由谁来承担环境保护的成本等,这些都是对21世纪农业的新挑战。,10.中国农业的成就。 经过几十年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许多主要农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给充足,告别了全面短缺的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中国创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的世界奇迹。,11.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迅速增加到1993年的45000万吨,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1998年达5.1亿吨。 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00公斤左右,粮食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粮食储备量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成功地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国家自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快速增长,供给充足。 目前,我国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棉花、油料、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03年我国还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当今是中国人有史以来吃得最好的时期。,13.中国农业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的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园产品。 而不是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14.中国的农业存在的困难: 2000年中国农村人口八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 200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一半,这相当于美国、法国、德国在1870年的比重。就是说就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而言,中国要落后130年。实现现代化,使农民富起来,就要把大量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里。这些基本国情在短期内很难改变。,15.在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城市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30%达到70%,是靠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实现的,用了200多年时间;美国城市人口从30%达到70%是靠农村土地的兼并,用了100年时间。据估计,现今我国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37%至40%,要达到70%,既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又要在转移劳动力过程中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任务非常艰巨。,16.农民们正常的求富心里曾被看成是自发地走资本主义道路。 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指导思想,农民的权利和利益被严重忽视。其结果人民公社制度阻碍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学者研究的结论是,如果将1952年农村生产率定为100,1978年仅为71。就是说,经过20多年合作化、公社化、学大寨,中国农村生产率反而大为降低。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前苏联,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结果,使苏联的粮食产量直到1948年才恢复到十月革命前的水平。,17.中国农民不但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也是改革的元勋。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宏昌等20户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血红契约,由此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炮。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改革以来农业有了迅猛的发展。,18.人民公社制度早已结束,由于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还在,农民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处于劣势,城乡差别在扩大。 长期以来农民只被要求尽对城市居民供应生活必需品的义务,而自身国民待遇的权利被严重忽视。,19.中国农民负担过重。 农村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工业化长期以来靠农业来积累资金。我国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所需的资金以及抗美援朝的军费开支,主要靠农业来积累。,20.又有统计表明,在1979年-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的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 农民平均每年的总负担高达811亿元,是改革前155亿元的5.2倍。,21.直到今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 中国是极少数征收农业税(每年500亿)的国家之一。城市职工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才开征个人所得税,农民不论收入多少平均要缴税率为15.5%的农业税。有学者曾经做过统计,发现这样一组让人备觉尴尬的数字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税赋37元;而中国农民人均税额146元。,22.从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到1986年第五个“一号文件”,堪称一个连续的冲破体制、解放农民的过程。 它们先后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离社不离土分田单干),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土不离乡乡村非农经营),从乡村社会解放出来(离土又离乡进城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在解放农民生产力的同时,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的过程。农民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23.80年代农民从公社或解放出来的好处,不久就被迅速膨胀的政府机构所吞噬。,1979年我国在编机关干部279万人,1989年扩大到543万人,1997年党政干部总数达到800多万人。2005年为1100万。 经济越欠发达的地区,民官比例越小,中西部地区财政供养比例达到18:1。陕西省黄龙县全县平均9个农民养一个财政供给人员。,24.从上世纪80年代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体制至今,乡镇政权已脱离农村生产实际,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由于人事权和财权分离,只能“以农养政”,实行各种税费提留、摊派,农民负担日重,乡镇财赤字日重。 中国乡镇级财政债务每年以200多亿元人民币的速度递增,估计当前的乡镇基层债务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农民减负的根本在于减官,而这恰恰是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直面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25.世界上200多个国家,8个仅设一级中央政府,25个仅设中央和地方2级政府,6-70个大国,如美、日、澳、加也仅设3级政府,而中国是5级政府。美国有3000多个县,中国2016个县。 温总理有一个设想,增加国家直辖市,省直辖县,这种弱化现在五级行政模式的方案,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点。,26.可耕地大量流失,从1987年到2001年按保守的统计,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00多万亩(相当于黑龙江耕地面积的24%)。 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的积极性受挫,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明显下降,由1997年的人均支出437元降至2000年的286.5元,累计下降了40%。,27.我国1999年以来,粮食连年减产。 2003年的粮食产量是近年来最低的,只有4.420亿吨,2004年粮食产量为4.695亿吨,2005年为4.84亿吨。 尚未恢复到1998年水平。,28.农村义务教育: 从建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国家办学,中央负责,财政单一供给的管理模式。1980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农村留用的税收较多,趁地方财政相对丰裕的变化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央财政重新占据了优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了。 85年后,国家取消了对农村中学生每人31.5元,小学生22.5元的补贴。,28.农村义务教育: 特别是在实行分税制以后,财力受到削弱最大的是乡镇和县,出现了财政逐级上收,事权层层下放的情况,越到基层,财权与事权失衡的情况就越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等需要大量投入的基础性项目归乡镇负责,逐渐显得捉襟见肘。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乱收费、乱摊派,一些地方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农村人口占60%而国家的教育投资只有23%用在农村。教育是平等的起点。“All people are born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29.农村医疗系统: 我国解放初至八十年代末期,乡村大多都有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没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有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 80年代中期以前,县以下农村至少有51万专职医生护士,乡以下有146万赤脚医生,还有62万接生员。,29.农村医疗系统: 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赤脚医生随着公社制度的取消而消失。此后农村没有医疗卫生体系。 此后农村没有医疗卫生体系。现在80%的农民生育和死亡都在家里。,30.农民为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没有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改革开放后又以土地的低价格积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资金”。 25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和城市工商业从农村集体土地低价格中转移和积累了9万多亿资产。,耕地流失农民丧失了生活来源。城乡差别扩大也违反了社会主义原则。成为不安定因素。 一个中国家庭抚养着3个儿子:老大叫农业,很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吃苦耐劳地工作以贴补家用;老二叫工业被当成光宗耀祖的希望,但现在他在人们眼里是饭量很大,干活不多,甚至点好吃懒做;三儿子还很小,叫服务业,最调皮捣蛋最不成器却被寄予了最高的期望。,31.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昭示了观念上的转变,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一个标本兼治的新的时期。 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文件里规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给种粮户以直接的现金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等。,32.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宣告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要着手全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恢复农民的国民待遇。举全国的力量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国家基础建设和公共财政投资都要向农村倾斜。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33.根据测算,不同支持方式对农业GDP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政府的农村公共投资中: 对科技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9.59元 对教育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3.71元 对道路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32.12元对通讯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31.91元,34.从农业积累工业化的资金,工业化初期出现城乡贫富两极分化,这在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都发生过的。 但是当人均GDP达到400美元时,(相当中国的1984年)各国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在中国由于对农业的认识上有一些误区,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以至一些根本性的,长期性的,不能立竿见影的措施被冷落,长期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和文盲也集中在农村。,35.农村落后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不在农民自身的过错而是国家对农民索取过多,给予太少。 迟迟没有认识到在实现工业化以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经由工业补偿农业的阶段,农业的发展必须以保障而不是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前提。长期以来观念上的陈旧,我国对农业的反哺和其他国家的发展过程相比,要大致晚了20年。以至使得今天三农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36.美国农业和农民。 美国没有农村,所以在美国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