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通用技术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通用技术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通用技术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通用技术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知识点:对 技术的性质的理解(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2、某市铸管厂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信誉,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这种试验方法属于以下试验中的哪一种? ( A ) A性能试验 B预测试验 C优化试验 D信息试验 知识点:技术试验:优选试验法、模拟 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 验法、移植试验法,3、对安全帽进行超载试验是一种( C )试验。 A预测 B信息 C性能 D农业 知识点:技术试验: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4、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作模型或原型 制定设计方案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C ) A. B. C. D. 知识点:设计的一般过程,5、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C ) A美观 B重心低 C保护 D支撑 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重心的位置、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6、陈晨同学动手制作了一个小板凳,他通过试验来检验小板凳承重力和稳定性,他的试验方法是(B ) 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7、在装修学生宿舍时,工人师傅在宿舍阳台上安装了金属护栏这是考虑了人机关系的(D )目标 A 、高效 B、健康 C、舒适 D、安全 知识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8、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设的“水立方”,综合应用了建筑学、物理学、美学、结构学等方面的知识,这说明技术具有(C) A整体性 B专利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9、下图中标有VT字样的电子元器件属 于(C) A电容 B电阻 C三极管 D二极管,10、单车的传动系统由链轮、飞轮、脚蹬及(D) A鞍座 B车架 C手把 D链条 知识点:系统中的子系统,11、下列不属于流程的是(D) A课程安排表 B零件加工工序 C会议议程 D三视图 知识点:流程的表达方法: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12、汽车碰撞试验属于(D) A强化试验法 B虚拟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模拟试验法 知识点:技术试验: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13、设计、建造一座桥梁必须具有力学、地质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说明了技术具有:(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14、邹立同学家的灯泡不亮,于是他对线路及设备进行检修,由于检修前没有切断电源,导致触电。在这一案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切断电源与检修电路是该流程中的两个环节 B切断电源与检修电路这两个环节是不可逆的 C省去切断电源环节,优化了流程 D检修电路的正确流程是先切断电源,再检修电路,15、“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主要反映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A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目的性 知识点: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 性、相关性、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16、典型结构的欣赏可以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下列不是从文化角度欣赏的是(C) A当地的文化 B民俗 C结构的连接方式 D结构的形状,17、材质相同而粗细不同的两根杆件,受到相同的外力时破坏的程度不同,细杆件首先被破坏,原因是(C) A细杆件受到的外力大 B粗杆件受到的拉力大 C细杆件因截面小,所以受到的应力大 D粗杆件因截面大,所以受到的应力大 知识点:应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力,18、知识产权保护了技术的创新者并赋予创新者一定的权益。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是(A) A经营权 B占有权 C使用权 D收益权 知识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发明者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及其它技术成果权,19、手锯是用来切割的一种工具,可以用来切割金属材料、木材和硬塑料等。对手锯锯条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安装锯条时,锯条的锯齿朝前 B、安装锯条时,锯齿的锯条朝后 C、锯齿的朝向没有要求 D、向前切割时不用下压力,回拉时加压力,20、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闭环控制的是(C ) A、台灯的亮度控制 B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程序控制 C、空调器的温度控制 D、电风扇的风速控制 知识点:闭环控制:控制系统中有没有反馈环节,21、“燕尾槽”连接属于(A) A、刚连接中的榫连接 B、刚连接中的胶连接 C、铰连接中的榫连接 D、铰连接中的胶连接,22、王刚同学看到下雨时的教室里没地方放雨伞,想为班级设计一个雨伞架。他在设计雨伞架时,不会考虑的是(C) A、雨伞的使用者 B、雨伞的长度 C、雨伞的价格 D、教室的空间,23、在盘山公路的急拐弯处或小区旁的道路急弯处,我们经常会看到安装有凸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这些地方安装凸面镜实现了人机关系的(D) A 、高效目标 B、健康目标 C、舒适目标 D、安全目标,24、在电梯门上加装红外线感应装置,这体现人机关系中的什么要求( A ) A 安全 B 高效 C 舒适 D 健康,25、一些包装袋的侧边设有便于撕开的缺口,这个设计体现了设计的(A) A、实用原则 B、美观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经济原则 知识点:设计的一般原则:科学、实用、创新、美观、安全、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26、小明发现学校路灯有时由于没有及时关闭而浪费用电,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控制方案,能够在天亮时关闭,天暗后打开。该控制系统应该属于(B) A、自动控制的闭环控制系统 B、自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 C、手动控制的闭环控制系统 D、手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27、小强发明的摩托车自动报警防盗锁在杂志上作了介绍,某锁厂根据此资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根据以上介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强因为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 有防盗锁的专利权 B小强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 C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 D防盗锁技术不能申请专利权,28、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例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A ) A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 技术与设计无关 C 设计的丰富内涵 D 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29、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直接采用铝合金片,而用长方形截面的铝合金构件,这说明了影响着结构强度的是(B) A材料 B构件的形状 C重心的高低 D连接方式 知识点:结构的强度与材料、形状及连接方式等三个因素有关,30、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说明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的( A )关系中 A 技术与人 B 技术与社会 C 技术与自然 D 技术与科学,31、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语言形式,下列(C)种技术语言是工程施工和产品加工制作的直接依据。 A.图表 B.口头语言 C.技术图样 D.模型,32、下列技术图样中,属于机械加工图样的是(C),33、在下列对砖头进行的测试中,(A)种是抗压性能测试。,34、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D )。 A列车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 C产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视图,35、下列活动是技术活动的成果的是(D ) A、干细胞 B、牛顿第一定律 C、热能转化为动能 D、克隆,36、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C)基本特性。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莫尔斯是在1832年从法国返回美国的旅途中萌生了发明电报的愿望的。当时莫尔斯已经41岁了,在法国学了3年绘画后坐轮船返回祖国。轮船在大西洋中航行,为了打破长途旅行的沉闷气氛,美国医生杰克逊向旅客们展示了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并讲述电磁铁原理。杰克逊滔滔不绝地介绍电磁学的一些知识,旅客中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杰克逊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莫尔斯的脑海里。杰克逊说:“实验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这句话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进行远距离传递信息呢?,莫尔斯为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从这以后,他毅然改行投身于电学研究领域。莫尔斯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由于莫尔斯物理知识贫乏,要学会和掌握电磁学的知识谈何容易!回到美国后,他只得向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盖尔请教,盖尔教授悉心教他组装电池和制造电磁铁的方法,加之莫尔斯的刻苦学习,1835年底,他终于用旧材料制成第一台电报机。,阅读案例材料 (1)谈谈莫尔斯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2)除了这种发现问题的途径外,还有哪些常用的发现问题方法?,分析下图中的人机关系,并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人机关系:手与杯盖;杯口与嘴;杯身与手 设计的一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技术规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阅读下列案例后回答问题 过去,美国桥梁设计界一直采用可靠的豪威木制桁架结构。1863年,克里夫兰的铁路巨头Amasa.B斯托恩骄傲地宣称,他们在桥梁设计技术上取得了一项重大进步,即桥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铁制材料。然而,斯托恩对这种较新的材料过于信任,未经技术试验就投入了使用。事实上,全部使用铁制材料建造桥梁存在实质性的缺陷:这种铁制桥梁是靠压力将各部分装配在一起的,如果有一个接合处发生移动,则整个结构都会随之移动。,果然,在1876年12月29日,当一列旅客列车经过全部用铁制材料建成的阿什比拉河桥时,一个内部隐藏着气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