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结构抗震验算,本章是全课的重点!,3.1 概述,基本概念:,地震作用与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作用:是指地面震动在结构上产生动力荷载,俗称为地震荷载。,注意:是间接作用,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作用产生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动力特性,结构的自振周期、阻尼、振型等。,是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应属于结构动力学的范畴),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构的 位移、速度、加速度 及内力和变形 。,地震作用的分类 按方向分为: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纵向水平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作用 按大小分为: 多遇地震作用 基本地震作用 罕遇地震作用 罕遇地震作用是多遇地震作用的4 6倍, 用于第二阶段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一、结构的计算简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自由度简化,3.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二、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作用于质量m上的水平方向的力: 弹性恢复力 阻尼力,“-”表示与x方向相反,1、运动方程建立,质量m的绝对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单质点的地震作用,只要求解出 ,就求出了质点的 地震作用。,式中,相当于由地震产生的作用于结构上的强迫力。,整理后,这是一个二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其解为齐次方程的通解与非齐次方程通解之和。非齐次微分方程的解为齐次方程的通解与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之和。,3、齐次方程的通解(有阻尼自由振动),当 很小时,解为,为有阻尼的圆频率,注意其解与结构的初位移和初速度有关。,非齐次微分方程的解为齐次方程的通解与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之和。,非齐次方程的特解与齐次方程的通解相加构成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一般情况下,初位移和初速度均为零,故其解为杜哈米积分。,齐次方程的通解,非齐次方程的特解,4、非其次方程的特解,求出位移反应的解后,微分后还可求出速度反应。,同理可写出加速度反应,进一步求出,得到结构的地震作用,三、关于反应谱的计算,由于地震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关 心地震反应的最大值比随时间的反应更有意义。 可写出最大反应:简化时取,加速度最大值,速度 最大值,位移 最大值,当地面运动 及结构的阻尼 确定后,可以看出结构的反应仅与结构的自振周期 有关。绘出的曲线称为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位移反应谱。,3.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一、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2)利用它 的最大值来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把动力问题转化为静力问题计算.,将惯性力看为反映地震对结构影响的等效力,取最大值。,G为重力,质点的重力荷载,单位KN(力),(二)、影响水平地震作用的因素,1、G,结构的重量(或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 G越大,地震作用越大。,2、K,称为地震系数。表示地面震动的大小。 K与烈度有关。规范根据烈度所对应的地面加速度峰值进行调整后得到。,3、,称为动力系数。 与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外激励有关。,与地震作用频率组成(场地)有关;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与结构的阻尼有关。,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我国地震规范取最大的动力系数max为2.25。,4、为计算简便令=k。是一个无量纲的系数,称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二、抗震设计反应谱(标准反应谱) 地震是随机的,每一次地震的加速度时程曲 线都不相同,则加速度反应谱也不相同。 抗震设计时,我们无法预计将发生地震的时 程曲线。用于设计的反应谱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具 有共性的可以表达的一个谱线。,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考虑了场地的类型、地震分组、结构阻尼等影响。 1、抗震设计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2、各系数意义 (1)、反应谱是-T关系谱, 实质是加速度谱。,(2)、为一无量纲系数, T的量纲为秒。,(3)、Tg为特征周期值,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4)衰减指数。与阻尼比有关。,注意: 计算一下阻尼比分别为0.05、0.1、0.2时的值和2值。=0.9、0.85、0.8 2=1、0.78、0.625,(5)1 斜率调整系数。,(6)2 阻尼调整系数。,3、抗震设计反应谱( 谱)的特点,5)、特征周期Tg ,坚硬场地Tg 小,软 弱的场地Tg 大。,1)、T的区间,0 6 s。一般建筑T 都小于6.0s。,2)、存在最大值,T=0.1Tg 之间, = max。,3)、TTg后, 随T而减小。,4)、T=0,=0.45 max。T 0.1S 之间,按直线增大。,6)、的大小与地震烈度 ( max)、结构的自振 周期T、特征周期Tg 及结构的阻尼等有关。,三、用于设计的max 值(多遇烈度,罕遇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1/2.82) 罕遇烈度=基本烈度+1度左右(相当于2.13倍、1.88倍和1.56倍),四、计算地震作用时结构重量G的计算,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的建筑结构的重量称 为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 = 结构自重标准值 + Ei 可变荷载标准值,Ei为组合系数,考虑地震与可变荷载同时出现的可能性。 Ei见P75表3-11,地震动特性方面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 建筑场地类别 结构特性方面 结构自振周期(刚度) 建筑质量(重力荷载) 结构的阻尼比(材料),影响设计地震作用的因素分类,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 振型分解法,一、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建立 二、多自由度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求解(自振周期和振型) 三、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求解(振型分解法),一、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1、计算模型 一般n层结构有n个质点,n个自由度,2、运动微分方程(以两自由度为例) 1)作用于质点上的力 作用于1质点上的惯性力为,作用于1质点上的弹性恢复 力为,作用于1质点上的阻尼力为,2)质点1的动力平衡方程 I1 + D1 + S1 = 0 得:,同理可得到质点2的动力平衡方程,(1),(2),将(1)、(2)式用矩阵表示:,其中:,推广到多自由度体系:,微分方程组的求解较困难, 可先求出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利用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求周期和振型(小阻尼体系的自振周期与无阻尼相同)。,二、多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求解,令其解为,代回方程:,1、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将wi依次回代方程可得到相对的振幅Xi, 即为振型。 若为两个自由度,令n=2,则有,系数行列式,可求出n个(圆频率),解出,将求出的w1、w2分别代回方程,可求出x1 、x2的相 对值 对应于w1为第一振型,对应于w2为第二振型,可见对应于结构的某一自振频率,结构各质点振 动的位移比是一个定值,这就是振型。结构的振 型数与自振频率数相同。,例题3.1,两质点体系,m1=60t,m2=50t, k1=5104 kN/m,k2=3104 kN/m 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k11=k1+k2=8104 kN/m k12=k21=-k2=-3104 kN/m k22= k2 =3104 kN/m,注意:k1、k2及k11、k12、k22的意义。 k1、k2是层间刚度。 k11是1质点产生单位位移(其它点不动)所需的水平力。 k12是2质点发生单位位移时在1质点处产生的水平力。,注意:量纲的对应,质量t, 刚度kN/m,求出:1=17.5 rad/s ,2=40.32 rad/s,T1=2/1=0.358 s , T2=0.156 s,注意: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的范围.,将代回方程可求出振型。,将振型写成矩阵,1振型,2、振型的正交性分析,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振型关于刚度矩阵正交,Mj 称为广义质量,Kj 称为广义刚度,以两自由度例题为例:,当jk时,当j=k=1时,称为广义质量,当j=k=1时,称为广义刚度,利用振型正交性的原理可以使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大大的简化,以两质点为例: 第1质点的位移,1质点1振型,1质点2振型,第2质点的位移,2质点1振型,2质点2振型,写成一般形式:,振型矩阵,进一步有:,3、振型分解(叠加)原理,多自由度线性体系的振动位移x(t)可以表示为各振型下位移反应的叠加(线性组合)。,振型矩阵:,三、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求解(振型分解法) 在具有振型正交性的概念后,可用振型分解法来解多自由度体系振动微分方程。,引入坐标变换:,代回方程得,为了利用振型的正交性,在方程的两边左乘一个,根据振型的正交性有:,假定:,得到如下q的n个独立方程:,当 和 的角标不同时,方程的左边为0。,方程的两边除以,其中:,方程的形式为:,与单质点的方程形式相同,称为振型参与系数,q的解为(对应于j振型):,或写成:,j振型的反应,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振型的圆频率,j振型的阻尼比,分别求出1n个振型的反应,质点的地震反应位移为:,至此,求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令 则,第i质点的位移,3.5、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一、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微分方程的解为,多自由度体系的微分方程可写成:,加速度为,惯性力为,这样可计算出多质点体系的地震作用,我们注意到 是随时间变化的。与单质点体系一样, 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来说是复杂的。若只计算 的最大值则相对简单的多。,j振型地震作用计算: 对于一个按 振型的振动的多质点体系可视为阻尼为 频率为 的单质点体系,用反应谱理论求地震作用。,合理的组合:经研究,将各振型下i质点上的地 震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Sj平方和开方作为i质点上 总的地震效应,这样的组合 较合理:,单质点体系,与单质点的差别,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过程:,求多质点体系的自振频率、振型求各振 型下的地震反应效应总效应 例 用振型分解法求结构的 层间剪力。设防烈度为 8度第一组,类场地。,1、求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T1=0.467s, T2=0.208s, T3=0.134s 第一振型 x1=0.334 0.667 1.00 第二振型 x2=-0.667 -0.666 1.00 第三振型 x3=4.019 -3.035 1.00 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j amax=0.16, Tg=0.45s 当阻尼比=0.05时,=0.9 ,2=1 计算得 :a1=0.139 a2=0.16 a3=0.16,3、计算振型参与系数,由振型参与系数 计算得: g1=1.363, g2=-0.428 , g3=0.063 注意:验算g=1 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地震作用,第一振型地震作用,F11=167.4KN F12=334.4KN F13=334.2KN 第二振型地震作用 F21=120.9KN F22=120.7KN F23=-120.8KN 第三振型地震作用 F31=107.2KN F32=-80.9KN F33=17.8KN 5、计算各振型的层间剪力Vji(作用效应)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振型) V11=836KN V12=668.6KN V13=334.2KN (第2振型) V21=120.8KN V22=-0.1KN V23=-120.8KN (第3振型) V31=44.1KN V32=-63.1KN V33=17.8KN,6、计算地震效应-层间剪力组合,第一层的剪力V1 V1=845.8KN 同理得 V2=671.6KN V3=335.8KN 注意:组合的地震效应与第一振型的地震剪力分布相近. V11=836KN V12=668.6KN V13=334.2KN (第1振型),二、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比较复杂,能否采用简单近 似的方法?前面的例题中发现,总的地震作用效应与第 一振型的地震剪力分布相近,用第一振型的地震剪力作 为结构的地震剪力的方法称为底部剪力法。 1、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和假定: 适用条件:建筑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 假定:位移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为一直线。,2、底部剪力计算,1 对应基本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Geq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c等效系数 单质点:c=1, 多质点:c=0.85,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3、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结构底部的地震剪力: 求出结构各层的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结构各层的地震作用与该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质量)及该层水平变形有关,前面假定,结构的变形为一直线,则与该层的高度 成正比。,Fi,i层的地震作用:,结构底部的总剪力:,求出:,并代回第1式,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注意:Hi是从地面到第i层的高度,4、对底部剪力法的修正,底部剪力法是一种近似计算,在一般情况下误差较小。 在有些情况下,误差较大,需进行修正。 1)对于层数较多,自振周期 的建筑,顶部需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Tg(s) T11.4Tg T1=0.55 0.08T1-0.02,不考虑,2)鞭梢作用:局部突出屋顶的小屋的地震作用效应按计算结果放大3倍,但增大的2倍不向下传递。,顶层:,Fn+13,例: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如图结构的层间地震剪力。8度第一组,多遇烈度,类场地。层高3.5米。 解: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Tg=0.45s 1)、计算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0.85Gi =5997.6KN (注意:G=M.g),2)、水平 地震影响系数1,amax=0.16 =0.139 3)、计算FEk FEk=a1Geq = 833.7KN 4)、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T1=0.467s1.4Tg=0.63s, n=0,F1=166.7KN F2=333.5KN F3=333.5KN 注意:H1=3.5m, H2=7.0m H3=10.5m,V1=845.8 V2=671.6KN V3=335.8KN,V1=F1+F2+F3=833.7KN V2=F2+F3=667.0KN V3=F3=333.5KN,振型分解法的结果:,5、抗震规范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规定,1)、高度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除上述规定的建筑外,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及高层建 筑宜采用时程分析法作补充验算。,3.6 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从抗震要求来讲,要求建筑的平面简单,规则和对 称,竖向体型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 收。当体型不规则时,需进行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计算。,一、房屋的质心、刚心,当房屋的质心、刚心不重合时,即有偏心距,在水平力作用下,结构产生扭转。,结构的振动为平移扭转耦联振动,x方向,y方 向和转动,角部的线位移最大,破坏严重。 对于n层房屋,有3n个自由度。,二、结构的振动形式,三、地震效应的求解,运动方程振型分解反应谱求反应作用效应组合,3.8 竖向地震作用,震害表明:在高烈度地区,竖向地震作用相当可观,为此,抗震规范规定:8度、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一般简化为三个方向: 两个水平方向和竖向。,3.10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抗震设计的过程:静力作用效应计算地震作用 效应计算截面的强度计算结构的变形验算 截面的强度验算,要计算荷载作用的效应和截面的 强度。 抗震验算时荷载作用效应:考虑结构在各种荷载 作用效应下的组合。, 分项系数 1.2 1.4 1.3 1.3(单独)0.5(同时) 荷载作用效应系数 组合系数 0.2,重力荷载,水平地震,竖向地震,风载,抗震规范规定,无论用哪种反应谱方法计 算等效地震力,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VEKi (i层剪力标准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Gj 第j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剪力系数, 不应小于表中规定的楼 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 应 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值 (详见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市房屋租赁合同变更协议书8篇
- 改造工程加固方案费用(3篇)
- 泛光照明工程方案(3篇)
- 东莞园林工程方案(3篇)
- 顶管工程照明方案(3篇)
- 球磨机检修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环境应急组织知识培训课件
- 猫眼美甲课件
- 堤防工程外观评定方案(3篇)
- 2024年安徽大学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练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年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并带答案
- GB/T 10257-2025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策略规划方案
- 2025年江苏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试题
-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知识试卷(环境工程知识)2025年试题集
- 2025年钟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