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才可有薄发深挖方能活文化.ppt_第1页
厚积才可有薄发深挖方能活文化.ppt_第2页
厚积才可有薄发深挖方能活文化.ppt_第3页
厚积才可有薄发深挖方能活文化.ppt_第4页
厚积才可有薄发深挖方能活文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厚积才可有薄发 深挖方能活文化,2009高考语基题 语言运用题散谈,陕西省西安中学刘九诗,第一部分 08年高考回顾,一.考试大纲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板块的变化:,一是在06年的基础上,07年字音、字形两个考点,分别增加了“常用字”和“常用”的限定,到08年又去掉了这些限制; 二是在06年、07年的基础上,08年将修辞由第点改为第点并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08年的命题。,二.近三年“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命题考点分布情况,三.命题特点,1.考查全面,突出重点: 考纲中所列考点,从全国及各省命题的整体角度看,每年都有涉及,但具体到一套试卷,则是从中选取几个点来考的。 从我省的情况看,这两年字形字音交换着考,词语题(实虚词)已经两年没考,09年应当有换一种形式来考的可能;成语熟语使用、病句、语言连贯这三点三年连考,相对固定,应当也是重点;标点符号几年来都没有考查。这样看来08年没考字形、选词、标点,只考了音、成语熟语、病句、连贯(排序),那么今年就有可能换点,或者音形共题,或者把连贯换成标点、选词。修辞、压缩、句式也是两年连考的点,值得注意。,2.稳中求变,突出创新。 这已经是高考命题的原则,09年也会继续遵循这一原则。全国卷一,如前所述,连续三年考了成语病句连贯;06与07年考了字字与修辞,08年却未考;07年与08年考了得体, 06年却未考;08年考了字音,06年与07年却未考。基本上两年一变,一变两年。这条原则也适合于每一考点的命题,07年08年考的“得体”,07年考便条的修改,08年考求职信的修改。,3.兼顾语基,突出语用 语基作为选择题,现在已经减到4道,而语用题量则在扩大。而语用题在全国卷一中近几年重点表现为“简明连贯得体”,还涉及到句式、修辞、压缩等。题目灵活而贴近生活,突出了语言运用技能的考查。“准确鲜明生动”是08年考纲的新增点,我省却未考及,今年如何?须得重视,4.语料新鲜,贴近生活 通览各套卷中语用题,可发现所选材料大多是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的最新材料,语用题的设计,具有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应用性文化特征鲜明等特点。如全国一套第20题,“20.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表达我们对奥运会的祝福与期望。,5综合性强,形式多样。 自主命题省份不断增加,题型异彩纷呈,试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扩展”“仿用选用变换句式”“修辞”结合起来考查,当然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如08年安徽卷第20题:“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不少于80字。”,08四川卷“20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5分)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答: ”,江西卷的20题,“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法(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续)(4分)山上有了小层,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答:,6.区域文化,地方色彩。 很多省份的语用题,呈现出了一定的地方色彩。显得越来越灵活。而卷一的地方色彩淡一点,规范性强一些。,第二部分:复习策略,语基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归笼, 语用在应用文化方面要深挖。,一基础题复习思路:,1.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结构 针对目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零散而残缺的情况,必须从字音到病句,每个章节每个章节地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的重建。复习不只是讲题,应当是以知识为先导,以练习题为印证为强化的手段。重点在于知识树的形成与繁茂这项工作上,而不在于题海苦渡。,2.重视方法引导,增强复习效果。 各类语言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掌握都是有法可循的,并不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这一点从大的指导原则上讲,着重表现在复习课的精巧设计、学生复习中对“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等关系的科学处理、各类语基知识广博化深厚化过程等几个方面。,3.重视量变,促使质变。积累不是放过,而是要勤苦。配合每天的作业量,加强检查力度,促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学力,影响其成绩的变化。如查字典的习惯,读书看文勤动脑勤动手勤收集勤摹仿的习惯。日积月累,量的变化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4.引导学生摸索规律,明确重点,兼顾其余。因为各地所用试题每年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常考的知识点应是复习重点。如“病句”“成语”“连贯”等就是重点。但语文能力却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个点的后面是语文整体素质的支持,所以,在强化重点复习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其余考点的复习。,5.安排为两个循环。第一期,随着单项复习完成基础的强化深化过程,并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基础知识错题库;第二期针对性更强地解决各个单元中存在的易错点。第二期应当从年后开始,对回生的内容与易错点进行梳理和再强化纠正。,6.复习课以梳理型为主,以练习课为辅。要求备课组同志重点梳理知识,强化理解,为学生打好语基基础。不能以题带理,更不能盲目杂乱。 7.把握节奏,不慢不快。十二月底,年前一轮完毕最好。所以,课时安全不可以过少也不可以过多。这个一轮包括所有内容,那么语基的时间应当是一个半月为好。,8.精选练习。重视每次练考题的精粹性。题目的选择,主要是以高考题为主,要求教师讲清高考题的特点,要求学生注意归纳和类推。 9.精讲多练。加强备课组的协作,争取每个教案都能得到三人以上的交流与讨论。教师走在学生的前头,不能落后于学生的进度。有经验的教师也得重头备起。,二语用题复习思路:,1.明确语用题其实就是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找准切入点,理清复习思路。 无论是多么新颖的语用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而已,所以,从知识这个角度看,仍然有着其可以条理化的东西。所以,与语基复习一样,首先还是要梳理并强化各类语用知识。,2.关注生活,积累语言。根据语用题源于生活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一是要勤看报刊,主流媒体的大报大刊要常看,在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二是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敢说敢写多说多写。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备考的重要方法。,3.集中突破,重视练习。 语用题的灵活性,表现太强。所以,要对生活中常用到的各种语体和各种常见语象进行归纳整理。现在的高三学生给自己写不了鉴定,给老师也不了请假条,回老家对不了对联,与别人谈话不会呼称人,自主招生时写不了自我介绍,开班会作不了纪录,办手抄报黑板报拟不了标题,举办什么活动讲不了话,更不会串台,有时候开个主题班会只会开头不会收尾,写信不知道格式,在网上发贴写不了倡议,学期末了不会进行个人总结语文能力似乎直接关连着生活能力,语文考查也必然地关连着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一些常用的文体,尤其是实用性文体就更有复习掌握的必要了。,4.重视审题,灵活思维。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语用题的生活性时代性思想性文化性相揉合的特点太强。所以,必须训练面对题目时的判断力,提高学生分析已知,推断未知,综合信息的水平。,5.强调过程,重视结果。一般情况下,先分析,分析时最好有草稿,拟定答案之后,再检查修改,最后才誊抄上卷面。这个过程很重要,是思维一步一步精确优化的过程,教师在复习时要重点地把自己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全过程展露给学生,再引导学生完善其面对问题的思考解答过程。过程之后的结果,也要重视,要反复检验,方可上卷。这种慎思慎果的习惯是保持解题准确度高的必要能力。,6.灵活形式,强化效果。复习的形式也应当是灵活多样的。专题训练,有章有节。可以安排这样的训练专题,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把几个考点综合在一起训练。但不能没有训练。分散训练,保持连续。可以把语用题的练习题分配到语基题目的单项训练之中去,每次来一部分,保持下来,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形成。 我们采用综合专题的形式来训练。但知识的梳理与方法的归纳却是一定要进行的。,7.真题为本,探究规律。在训练题的选用方面,应当以高考真题为主,真题有其规范性,也有其严谨性。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能力提高就很快。,第三部分 高考基础知识复习,一、字音字形,1.高考对字音字形的考查,题型为选择,能力层级属A识记 . 2.考查范围:多音字和形声字. 3.考查的规律,命题特点. 4.记忆的规律,积累的方法.,高考试卷看,命题有如下特点:,1.单项选择,多只就字音设题,但2008年字音字形一起考查.应引起注意.多音字必须理解字义。 2.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音,古汉语涉及到的汉字音一般不考。 3、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4、考查重点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常用常错字。大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1.习惯性误读举例:(社会有病,高中生吃药)如:模样,熟悉(x),剽窃,心宽体胖、埋怨、呱呱()坠地, 创伤创(chung)可贴; 2.形近字误读会考查。例如:因“谄”与“陷、谄” 相近,将“谄”chn错读成xin;“掣”与“擎”相近,将“掣” ch错读成 qng。 3.容易产生错觉或容易混淆的常见多音字会考查。如“尽管”的“尽”读“jn”而不读“jn”,“刚劲(jng)有力”的“劲”字等.,4.形声字误读的会考查。形声字声旁的变化:有的读音与其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如“氛(fn)围”“蜚(fi)声”等;有的只是声调发生了变化,如“怃(w)然”“紊(wn)乱”等;有的只保留其声旁的韵母,如“吮(shn)吸”“轻佻(tio)”等;有的甚至与声旁读音完全无关.,例如:(1)声旁与本字的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矩(j)”不能误读为巨。(2)声旁与本字的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砰、抨、怦”不能读作“平”。(3)声旁与本字的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械”不能读为“戒”。(4)声旁与本字的声母韵母均不同。“瞠”不能误读为“堂”。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形声字的读音,是高考题检测的重点.,常用字的读音要牢固掌握高中教材每册书后的现代汉语词语表,正确读出每个字、词的声、韵、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在高中语文第二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统读或改读的字;多音字;形近音异的字;同音字;偏旁相同,部件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字。对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读音、字形,要勤于查工具书,会考说明后面的词语表要读准.复习中时要在分类识记和集中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优化练习巩固识记成果。,字音记忆方法,1.同音合并法 2.形近合并法 3 记少舍多法 4.含义辨音法 5.词性辨音法 6.用法辨音法 7.并列互帮法 8.旁词类推法,字音积累的方法,1. 同音合并法(音同字不同) 常见的、考查频率高的字按读音合并组词记忆,以提高效率,如“稀、溪、析、晰、熙、淅、皙、蜥、翕”; 2、形近合并法(形近音相同或不同) 如:“歼”“纤”“跹”xin、“钎”qin、“迁”qi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3记少舍多法“少”是指使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多”则指使用范围广、涉及词语多的读音。只记涉词少的读音,就可以准确区分一些多音字了。如“靡”有两个读音“m”“m”只有“浪费”义时才读“m”,如“靡费”“奢靡”,因此只要记住这两个词语中它读“m”,剩下的词语就都读“m”。 4.含义辨音法 根据不同的含义辨别字音。有许多多音字只属一种词性,没法从词性上辨别读音,可根据词的含义来辨别。例如,“艾”在“方兴未艾”中含义是“止”或“绝”,应读作“i”;在“自怨自艾”中含义是“治理”,应读作“y”。,5、词性辨音法根据不同的词性辨别字音。多数多音字独立成词或与其他字组词时,由于词性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读音。如“数”做动词时读“sh”,像“数一数”、数典忘祖,擢发难数;做名词时读“sh”,像数学;做副词时读“shu”,像数见不鲜. 6、用法辨音法根据不同的用法辨别字音。有些多音字,单用或较多用于口语;有的组成词或较多用于书面语,这些可从用法上辨别。例如“度”单用时读作“d”,用于合成词“揣度”中则读作“du”。“给”用于口语读作“gi”,如,给钱;用于书面语读作“j”,像给予。,7.并列互帮法如:“颠倒”不会读错,那么“颠三倒四”,“倾箱倒箧(qi)”,“排山倒海”就不会读错了 8.旁词类推法有一些字的读音我们只是在某些词里会读错或拿不准,这时就可以用平时常说的一些其他的词来类推,如:“嘈杂”的“嘈”,如果拿不准是读co还是读co,就可以想一想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据学习时的准确读音判断读co。,答题技巧,1.果断确定.只要拿得准的,果断出手,节省时间. 2.仔细排除.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立刻排除或选择。 3.见生想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确的注音处理.(不是规则) 4.遇熟警惕。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谨防杀熟) 5.组词联想。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多组词联想,唤醒记忆或增大甄别依据。 6.做后自信。十分的把握的当然不易做错。如果题中有几个似是而非的注音,做后不能轻易改动。因为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2008年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传媒 难以起齿 自诩(y) 闭目塞(s)听 B.芯片 钩玄题要 豢(jun)养 车载(zi)斗量 C.转轨 众口铄金 执拗(ni)半嗔(chn)半喜 D.幅射 赋于重任 补给(j) 便(bin)宜行事 答案:1C,字形命题特点,(一)两大考查重点。 1同音字的误写。一种是音同形异,如“一筹莫展”的“筹”与“离愁别绪”的“愁”;“毛骨悚然”与“耸人听闻”(04年全国卷)另一种是音同形近的字,如“气冲霄汉”的“霄”与“元宵”的“宵”。 “穷兵黩武”与“买椟还珠”。 2形近字的误写。主要指读音不同而字形相近的字,如“相形见绌”的“绌”与“拙劣”的“拙”.,(二)三大命题趋势。 1考查形式将保持不变。即在每组四个词语(包括熟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且有错别字的各组中也只包含一个错别字。题目中出现的错别字往往是容易错且不容易辨识的,同时,给出的其他没有错别字的词语中也都包含了容易写错的字,目的是给考生一些干扰。 2考查重点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尤其是同音形近字。 3辨别熟语中的错别字是命题的一大趋势.,字形记忆方法,1同音归类法 2形近比较法 3同字联系法 4据“义”辨“形”法 5、对应关系法 6、部首辨析法 7、构词方式辨析法,二、字形积累法,1同音归类法误写是重点,复习时可将考查频率高的同音近音字归类记忆,会提高效果。如“屈”和“曲”误用,物之曲为“曲”,人之曲为“屈”相关的词语有“委屈”“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屈指可数”“曲意逢迎”等,将其归类放在一起辨析,效果好。 抓字音,记字形.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同样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韵母”来记忆.,高考词语字形考查同音、近音,2形近比较法我们如果将常见的形近字放在一起对照辨析,记忆的效率倍增。如“渐”和“惭”,相关的词语“自惭形秽”、“防微杜渐”、“熏陶渐染”等。 3同字联系法积累字词时,将重点考查的词语连成线记忆,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如” “宿”可联系“宿舍,宿将,宿仇,宿营”; “毫”可联系“挥毫,毫毛,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07年北京卷);”,4据“义”辨“形”法汉字是表义文字,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字形联系语义来辨析词语。如 “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磨尖了再去啄。古之“砺”写作“厉”,“磨刀石”之意,因而不可写作“励”。 2006年北京卷中有“泊来品”一词的辨识,显然,其中的“泊”应当是“舶”,“泊”是指“湖泊”,“舶”是指“船舶”,“舶来品”指“用船从国外运来的东西”。当我们明白了词语的意义和“泊”与“舶”的区别后,我们就会明白“泊来品”是错误的。,5、 对应关系法利用词语前后的对应关系来辨别字形。语素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如“名门望族”、“名”、“望”相同,指有名望的家族,不能写成“名门旺族”。 前几年天津卷有“山青水秀”,江苏卷有“轻歌慢舞”,福建卷中的“闲情逸志”,北京卷中的“能曲能伸”。结构上都属于并列式,构词语素是两两照应.(正确:山清水秀,轻歌曼舞,闲情逸致,能屈能伸. ),6、部首辨析法抓形旁,记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衤”是“衣”的变形,所以凡同衣物有关系的字都从“衤”,如“衫”、“袄”、“袖”、“裙”、“被”、“袜”、“衬”、“裤”、“补”等。,7、构词方式辨析法,根据词的构成辨析.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大多数是同部首字,据此可推知字形的正误。如“彷徨”不能写成“彷惶”,“缠绵悱恻”不能写成” “缠棉悱测”,“虚无缥缈” ,不能写成” “虚无缥渺”,(“飘渺”两字是对的). “睚眦” “惋惜” “沉湎”再如“褴褛”(“蓝缕”是对的).,8.建立错别字档案,收集纠正,最容易写的错的字150例, 最容易混淆的字50例 望文生义而错的字50例,高考试题回顾,2006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筹划 名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语 沉湎 泊来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C.宣泄 鄙薄 炒鱿鱼 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D.装帧 针贬 挖墙角 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 2:C,2007年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1.D(A经络 B祸福与共 C一言既出) 2008年字音字形一起考,三.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能力层级为D级。它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高考实词的考查核心是“使用”,它体现出词语的“动态”命题的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生活化。常见题型是同音词、近义词或既同音又近义的实词的辨析填空.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实现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要求: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对语境的确切领会。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等。02年出现了判断词语解释正误的新题型,但还是侧重于具体语境中词语的理解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 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考试说明要求:,辨析实词词义的七个方法,看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 看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看词义的轻重。 看词语的习惯搭配。 看词性和句法功能。 看词义的着重点有什么不同。 看适用的对象的对象有什么不同。,看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这一般是同义的名词表现出来的一种细微的差别,如“事情、事件、事故”这组词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 词义范围的不同,还表现在有的词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 例:河流河 书籍书 树木树 船只船,看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褒中贬)。此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寿辰”与“生日”,前者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宰(用于人)”与“杀”,前者带有诙谐或讥讽的感情。,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如:陵墓坟 富态胖 兹现在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口 语 : 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 书面语 :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看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轻重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损坏”与“毁坏”,“损坏”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毁坏”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 如: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批评抨击 失误错误 显著卓著 妨碍妨害,看词语的习惯搭配。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看词性和句法功能。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还有句法功能不同,如“突然”(形容词,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有的词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刚毅与毅力”(形容词,作谓语名词,作主语、宾语)、艰苦与坚苦(常作定语常作状语)等。,词义着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着重方面不同。如“精细、精致、精巧、精美”,“精细”着重指细密、细致;“精致”着重指别致、新奇;“精巧”着重指巧妙、玲珑;“精美”着重指美好、漂亮。再如:才能(做事能力)才华(文艺特长);陡峭(坡度大而陡直)峻峭(高而险)。,适用的对象不同.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如花与花卉、书与书籍、船与船只(具体集体),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 再如: a.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 ) b.婚姻是 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 A、终生 B、终身,2008年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 雕 铺 呈 贴 B 塑 铺 像 画 C 塑 摆 像 贴 D 雕 摆 呈 画 2A,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解“词语辨析”题和填空选择组合题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记异留同法。 如:2006年北京卷的“淡去”与“淡忘”,“去”强调“消逝”,“忘”侧重“忘记”。再如:约束、制约;风尚、风范).都是意义和用法非常接近的实词。要求考生在动态语境里灵活辨析。,答题技巧,2、把握语境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如“深”:夜深人静、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分析: 从语境看,是整个事件的中间暂停,将来还要继续进行。因而选“截至” 比较恰当。因为“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再发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仍会发展。,3、筛选排除法。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选择。 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分析:“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的意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据语境应选“犹豫“。,4、语感品读法。 词语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分辨在一定的语境中究竟用怎样的实词,首先要凭借语感。但是每个人的语感都有局限性,所以仅靠语感并不保险,还要对词语和语境是否协调作些分析。这种分析一要看词句能否通顺,二要看在意思的表达上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同义词,辨析角度往往不只是一个,有时是交错出现的,因此,辨析时要全面考虑。,补充: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是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虚词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总 结,虚词使用要得当,看准语境和对象。 连词表示各关系,种属概念要提防。 介词需要接宾语,介宾短语不可忘。 范围程度和语气,副词难在否定上。 的地得与着了过,力避重复和铺张。 关联词语须谨慎,搭配位置必思量。,总结:,义词语的意义;色感情色彩、文体色彩;境具体的语言环境;性词性及语法功能,包括搭配习惯、适用范围等。,掌握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须牢记四个字:,提醒,汉语词语丰富,同义词、反义词、近音近义词很多,要想能准确运用它,应做到如下几点: 1、要养成在具体语言环境领会词语内涵的习惯。 在读书看报时,要注意借助不同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含义,不望文生义,也不能单纯死记硬背字典意义,要注意仔细揣摹语言,对于那些精彩语段,精词妙语,要舍得花费气力去理解,以逐渐养习惯,丰富词汇。 2、要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字典是学习语言的工具,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词语,要及时查字典,弄清楚它的意义及其用法,不要轻易让其从眼边溜掉,并用笔记下。这样日积月累,掌握的词语量也就增多了,运用词语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要掌握一定的辨析词语的方法。如:上面讲到的几种方法,特别是从感情色彩去辨析,从语法功能去辨析,从运用对象辨析等,以迅速提高解题效率。,四.正确使用熟语,1.解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是从2004年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1题,分值3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从高考统计来看,得分情况并不理想。,2.熟语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约定俗成)、谚语(口耳相传)、歇后语(巧设悬念)、惯用语(语义双层、双关)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正确运用成语(熟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成语(熟语)运用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人的语言文化修养,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语(熟语)运用的这道题也就不仅仅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题目。高考正是要通过这一道题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修养, 从1992年到2008年都设置了这道题。,命题规律探寻,一 .考感情色彩 无所不为(1995),半斤八两(1995),趋之若鹜(1997),处心积虑(1998),雨后春笋(2002),文不加点(2004) 二. 考适用对象 巧夺天工(1992),美轮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 (1999),汗牛充栋(2000),洗心革面(2000),蓬荜生辉(2001),同日而语(2003),含英咀华(2007),三 考望文生义 差强人意(1993),不刊之论(1993),首当其冲(1995),万人空巷(1997),望其项背(1998),细大不捐(2003),一文不名(2004),买椟还珠(2006),竭泽而渔 (2008)四. 考双重含义 灯红酒绿(1992),苦心孤诣(1993),想入非非(1995),左右逢源,淋漓尽致(2000),五、考近义混用 应接不暇(96)目不暇接(96) 请在横线上填入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1、他是把贫富、贵践、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 _ 。 2、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独子 _ ,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六、考语义重复 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七.考自相矛盾 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八考功能混乱 理解掌握成语的语法功能:这类成语误用包括意思重复,比喻不妥,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以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让人”,不通。 九考形近混淆 “唇亡齿寒”和“唇齿相依”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后者强调相互依存。,做题方法 1.弄清熟语的意思。 2使用成语要注意感情色彩。 3注重熟语使用场合、语言环境。 4熟语使用允许语言重复。 5.关注社会上乱用、篡改成语的现象 (1)公交车上的广告词:一条龙服务让你安枕无忧。(篡改成语“高枕无忧”) (2)某市领导执政期间,每天日理万机,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某报),高考试题回顾,(2005高考北京卷一、4题)例句:“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 2160米 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未为人知”。“海拔 2160米 处发现”,“树围达175厘米”等都没有这棵树“很少被人知道”的意思,故使用不正确。,2006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答案:4。B,分析: B句中“买椟还珠”,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根据本句的表意,此处使用的词语应该用来批判国家采取的措施过于急功近利,而不是取舍不当。“买椟还珠”与具体语境不合,属于误用。,2007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全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拓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答案:3.D含英咀华:比喻品味,体会诗文精华.(含苞待放),2008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找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3B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五.辨析和修改病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辨析病句的步骤,1. 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2. 理出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与主语、谓语、宾语相比较,犹如枝叶一样,如果检查过主干没有差错,就应检查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3. 体味语意。在完成上两项工作的同时,可以体味句子的意思和表达习惯,看语意是否有问题。语序是否合理,句式是否杂糅,前后是否矛盾等等。,4. 弄清关系。检查复句主要看复句的关系,看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既要看关联词语,更要看句子的内容。 修改病句的窍门: 1、缩句法。 指对病句进行缩句、精简,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状、补),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从而判断句子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 例: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缩为“兴安岭是季节”,显然“兴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正确改法:删去“季节”。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2. 语感法 人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形成了对用词规则、造句规则、调整语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规则、标点使用规则等的感性认识。这就是语感。 3、分类对号法。 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遇到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 例:千千万万无数个青少年参加了植树活动。首先判断此病句属“词语重复”类型。句中“千千万万”与“无数”重复,修改时可任意删去一个。,4. 类比推理法 发现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易发现语病。例: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5. 词语替换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中抽出来,用其他词语加以替换,看看是不是合适。 例:道路两旁种植着果园。(把“果园”换成“果树”,句子才通顺。) 6. 关联词语的检查法 此法主要用于检查复句内部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例:不管是上大学深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自学,也有可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错用了关联词语“也”,造成分句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清,应把“也”改为“都”。),7、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病句修改关键: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补(补充完整)。,2008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水墨画的主要万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 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 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 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啬的最新资料。 答案:4D,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复习,2008考纲,表达应用 D (1)、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3)、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简明”指能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不仅涉及语用题,还可以渗透在“阅读理解”写作”等试题中。要求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和文采。,(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情景材料的变化,命题角度的变化,载体样式的变化,不变(考点),命制方向:能力、素质立意为先,语言表达为本。,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08考纲新增),备考总的原则:抓住根本,以静制动。,变(创新点),一、从2008年高考试题看命题的基本方向,( 2008年湖北卷)22.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4分),上句: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 下句: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1实用性。操作性、技能性,训练有素,展示个性和整齐划一统一。,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需要调动学生的把握生活体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2.综合性。,语言表达形式往往多种兼用,常常考查学生的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字表述)等全方位的语文能力。,(2008年山东卷)16某中学校刊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3分),诚信为你带来幸运 善良是你快乐的源头 节俭使你安稳无忧 宽容让你成大器,参考答案示例:美德让你一生受益,3.开放性。提供情境或者仿拟的例子,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规定作答要求。因而答案灵活而富有弹性。,(2008年全国卷)20.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示例:奥运是体育的盛会,奥运是和平的盛会,奥运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有何感想呢?,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总的命题特点:虽然新题层出不穷,但基本是新瓶装旧酒。,(1)命题材料有变,能力要求不变。,(2)素质能力立意,语言表达为本。,(3)密切联系生活,考查人文素养。,(4)体现综合运用,鼓励创新思维。,1培养学生定目标、找中心的意识,二、备考的基本策略,(2008年全国卷)19.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5分),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_,但我们能够选择_ _。,要不要灾难,对待灾难的态度,2培养学生探究语境,确定限制和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