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虚体质》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气虚体质》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气虚体质》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气虚体质》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气虚体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某是一家外企的总经理,曾经身材高大,精神饱满,是成功人士的标准模板。 外企的工作是早八晚九,回到家依然要伏案到凌晨,几年下来,身体早已不如前了。感冒月月光顾,有了风声雨声,最先卧倒的总是他。真是病来得容易去得难,抗生素使劲地用,依然要缠绵半个月。 血压也出问题,徘徊在140/90mmHg边缘,偶尔还能窜到150/95mmHg。,感觉脚下还是没力,头还是晕,眼睛总像蒙了层纱,甚至连电脑上的数据量表都看不清晰。到了医院,全身上下查了一遍,找不出问题所在。 以前他是体育队的长跑健儿,跑个半小时不在话下。如今,上班下班专车接送,有一次,电梯坏了,才爬了五层楼,就已脸色苍白,心里憋闷,大汗淋漓,两腿发软。 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轻,不是他不愿意,实在是提不上那口气! 现在的应酬,是能推就推,回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自己放倒在沙发上,连鞋都懒得脱。他实在是累啊 !,什么虚,?,气虚常见的表现就是面色晄白,短气乏力,不爱说话,容易疲乏、感冒。 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可能你这段时间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了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的状态就没有了。,气虚体质:一定是说人体气的功能长期低下的一种状态,这才是气虚体质。,如小孩反复感冒,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打几次吊针,打完之后,当时好了,过一阵子又复发感冒。这个时候,通过辨体、辨病、辨证三结合,我们就会肯定他是气虚体质了。也就是说,气虚体质是一个人长期“气”不足的状态。,中医里面,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五脏六腑之气等等。,气虚体质定位在元气虚弱。由于元气功能低下,五脏六腑以及各个脏腑之气的功能也会随之低下,总体功能就不能够正常发挥,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平衡最为关键。比如元气导致心气虚,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元气影响了脾气,脾气虚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不正常,等等。,气虚体质的形成,1、一个先天不足 2、一个后天失养 3、其它:手术,或者大病 。,过度劳累,“劳则耗气”为什么操劳会耗气? 因为气是一种能量,无时无刻都在发挥它的生理功能。工作,学习,都是这种功能在发挥。如果你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利用这些能量,再有规律的、足够的物质去补充,转化为新的能量,那么你的气就会损耗的慢。如果你消耗太过了,又没有及时的补充,能量的支出与供给处于一个不平衡状态,这个气肯定是损耗的快。 一、消耗过度 二、未及时休息恢复,过度安逸,有句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既然劳则伤气,那我们每天躺着好了,可是有时候,躺在床上时间长了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呢?中医里还有一句话:“久卧伤气”。黄帝内经说:“久卧则气机不伸,故伤气”。气的特点是运动,但是你总是躺着不动,这样就会造成气运行的减慢,气机就会受阻。气机受损,最先累及的就是脾。“脾主四肢”,四肢不运动,自然会更影响脾的运化。所以长期卧床的人食欲差。运化不好,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后天之气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伤到气了。人体的气和自然的大气要不断交流、吸纳。,饮食失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判断,治疗,1、中药 2、针灸 3、导引术,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 参 白 术 茯 苓 炙甘草,配伍意义,益气补脾,补气健脾,健脾渗湿,益气和药,(君),(使),(臣),(佐),人 参,益 气 健 脾,甘温平补脾胃之剂,【药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药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药用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生晒参,红参,甘,微苦,平(微温)。入脾、肺、心经。,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功效,【性能特点】,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使用要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与基本方,临证加减,兼气滞腹胀者,兼痰湿咳嗽者,兼湿阻气滞者,挟湿泄泻者,中气下陷者,加陈皮,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陈皮、半夏,加陈、夏、香、砂,加药.莲.薏.扁.砂.桔,加芪.升.柴.归.陈,去苓,“补中益气汤”提要,1、重用黄芪为君,配伍升、柴构成补气升阳组方模式 2、治疗气虚清阳不升的常用方 3、体现“甘温除热”之法,临床表现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1.脾胃气虚之象 2.病在五官头面 3.多呈间歇性发作,脾不升清证,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继牵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屡治无效。诊见: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滑,脉沉细。,头痛案,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5g、当归9g、陈皮6g、柴胡6g、升麻6g、炙甘草6g、蔓荆子9g、川芎9g)。 二诊:服药4剂,头痛已减,精神好转,纳增,已能入睡。宗原方,再服4剂,头痛大减,已不头晕,心悸、气短亦除。嘱按原方,再服4剂而愈。,(1)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膜脱垂、脱肛、疝气、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肠蠕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秘等。 (2)气血津精下泄:久泻久痢,崩漏带下,便血尿血,遗尿遗精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等。,中气下陷证,病程较长,一般在数月致12年之间。 持续低热,或壮热不退,饮食失节或过度疲劳时加重。 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 用甘寒养阴,苦寒清热之剂,或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气虚发热证,具有下列表现2项以上,患者,女,28岁,以间断性低热1年为主诉于1997年8月5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经治疗热退(具体用药不详)。此后低热经常发作,体温波动在37.237.7之间,午后为甚,劳累后亦加重,恶风汗出,渴喜温饮,全身乏力,时感头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无力。,证属气虚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10g,炒白术9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白芍15g,白薇10g。 二诊:6剂药后,低热渐退,体温波动于36.837.1之间,身渐有力,头痛依然,舌脉同前,上方加生龙牡各30g,继服6剂。前后共服药20余付,疾病告愈。 (白薇、白芍、知母、生龙牡、银花、连翘),玉屏风散,(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150),组成,益气固表,助君药补气,疏风散邪,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肺脾并补,(君),(臣),(佐),配伍意义,黄芪 白术 防风,临床应用,1、体虚易感风邪 2、表虚自汗,扶正固表御邪,生脉散,(医学启源),配伍意义 人 参益气生津 (君) 麦 冬养阴生津 (臣) 五味子固敛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