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ppt_第1页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ppt_第2页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ppt_第3页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ppt_第4页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04-10-25,数字化科普平台,内 容,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应用 对科普事业的理解 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发展现状, 1999年10月25成立 6大展区、71个博物馆 原始数据130多GB 3万多网页、6万图像 500多件多媒体文件 日均用户2.2万人次 日均访问页面36万,丰富的科普内涵,发展现状,网络成为科普事业的新领域 充分发挥中科院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中国科技网资源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撑 得到中科院大力支持 以及科普同行的广泛支持 尤其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赞赏,不负重大机遇,发展现状,建立起事业团队 科学家和专家: 50余人 编辑: 全职5名, 兼职4名 技术实现: 全职10名 网页设计: 全职2 名,发展现状,成为最具知名的国内科普网站 CCTV采访 2004科技活动周本网站主题展 荣获文化部“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发展现状,与国内外建立起密切合作 成立了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联盟伙伴70多家 与美国NSF、A&M大学、台湾省中研院等技术合作,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中国科普博览发展的基础 不受时间限制,信息传递迅速、及时 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 投入和成本较之建设科普场馆低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传播媒体的多样性 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游戏等 信息可保存,可重用,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平台 中国科技网 网站系统(基于WEB技术) 采编发技术 全文检索技术 电子邮件系统 用户论坛 电子期刊 多媒体技术 视频、音频 科普游戏 网络直播、点播(流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 2D, 3D模拟 Flash技术等创作科普动画 应用开发(JAVA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国科技网网络平台 国内首条接入internet网络;科研专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网站系统 基于WEB技术建立 起各个虚拟博物馆,主要应用有HTML、FrontPage、Dramweaver、CSS、JavaScript等,信息技术应用,科普论坛 是网络用户的最常使用的互动交流模式,也是获取用户使用情况的重要渠道,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杂志科学无限 2001年5月11日发行第一期,至今已经发行了90期 订阅用户已经达到5万余人 建设开发了自主的电子杂志订阅发布平台 一直以来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并且是希网网络推荐的优秀杂志,信息技术应用,科学无限,信息技术应用,采编发系统 自主开发了一套网站信息管理采编发系统 并用于国家纳米科学网站、援建宁夏西部葡萄网站,系统分为数据采编和信息发布两部分,使用共同数据库为信息处理平台 采编负责数据的录入和编辑,可远程操作和管理 发布是将已签的信息生成静态页面和发布并从客户机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信息技术应用,全文检索技术 提供用户重要的内容查询工具,实现站内检索,信息技术应用,网站镜像技术 推动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用户 国际镜像 Texas A&M大学(英文版) 国内镜像 台湾(繁体版) 南京 兰州,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 采编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多媒体文件,网页精彩纷呈 应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多媒体信息网络点播、直播,如熊猫影院、芝麻街、中国陶瓷,信息技术应用,流媒体文件制作,科普博览流媒体制作流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1、数字化;2、剪辑和编辑;3、编码。,信息技术应用,流媒体技术平台,完整的流媒体系统由一下部分组成: 编码工具 流服务器网络 播放器,信息技术应用,中国科普博览采用了基于windows 2000的流媒体技术方案,易于掌握开发,用户不需下载客户程序,视频质量较好 首先发展了流媒体的点播技术,实现了大量的科普博览多媒体文件点播放送 掌握了流媒体的直播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实时录像,并成功用于科普联盟直播 目前已经试验成功基于WebCAM的流媒体技术,用户可以取得一段时间的远程摄像仪控制权,自主观测。该试验模型建立于卧龙熊猫馆,信息技术应用,网络直播系统,信息技术应用,不同地域实施网络直播的组成部分 有所差别 对于科普教室直播,信号采集/转换/播放,即可 户外或野外实施网络直播,如果从采集端到编码发布服务器之间距离较远,环境较恶劣,必须解决信号传输问题 中国科普博览,在超级计算环境(深腾6800)、高带宽(科技网骨干线路)环境下提供多码流、多频道直播,户外信号通过无线路由解决,信息技术应用,卧龙大熊猫(网络直播),信息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2D/3D技术创作科普动画) 恐龙光盘 (3DMAX技术),信息技术应用,web-3d技术:地震馆中的张衡地动仪、航天馆中的歼8实体模型、天文馆中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运动、与国际空间站中的页面 Flash技术:为2D主要手段,主要创作动画及互动应用 全景虚拟现实技术 :使用全景摄影相机 或普通数码相机,拍摄全景照片,再使用专业软件制作成VR,安装对应的全景照片观察器(一般为一个JAVA程序),即可在IE中浏览。如版纳热带植物园、卧龙大熊猫苑 科普博览使用普通相机拍摄静态照片进行虚拟场景制作,经济适用,易投入见效快;而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2D/3D模拟技术,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数据建模,费时耗力,应用较少,信息技术应用,Flash技术(科普动画、交互式科普游戏),信息技术应用,应用软件开发 基于java技术自行开发网站应用软件 网上调查 网上电子杂志发布 网站论坛 多媒体管理应用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科普二次创作,如虚拟动画、科普游戏等,大大提高了科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采用实时流媒体技术,实现了科普活动的网络直播,如网络科普联盟成立直播,影响很大 使用成熟的信息技术,建立用户论坛、电子杂志订阅等,拉近了科普用户的距离 应用信息技术,与科普专家协调创作科普读物,及时宣传出去,增加了科普创作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使得传统展览场馆难以展示的科学知识,如航天航空、空间站、酸雨等得以虚拟展出,对科普事业的理解,当前科普工作的几个特征 有限的定期科技活动日,科普时限性差 主要在科技场馆等展开,科普受众有限 主要吸引少年儿童参加,科普对象有限 科普人才缺乏,没有合适的评介制度,参与积极性不高 科普创新不足,好的科普作品少,科普效果差 为数寥寥的网上科普网站,良莠不齐 ,对科普事业的理解,科普法第一章第2条可以理解为,由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进行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工作和活动。 在知识面未覆盖的领域,人人都需要科普 只专著于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显然有失偏颇 科普应该是在非正规教育中提供高质量的终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工程,对科普事业的理解,建立全社会的终生学习系统,可行性措施有 利用信息技术,加大网上、数字化的科普内容建设 应用最新信息技术开发e-learning系统 应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对科学进行二次创作,丰富科普内涵 建立开放的数字化科普平台,采取推拉结合的办法,推动专家步入科普行列,吸引全民参与科普计划 建立开放的数字化科普平台,集成网上的科普资源 关注特殊人群、特殊地区的需要,发展网上科普,对科普事业的理解,建立全社会的终生学习系统,目标是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建设 有机整合我国各类科普资源,成为系统性的学习环境 关照国家、地区发展的特殊科普需要 满足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全民科学素质能力的要求,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中国科普博览初具规模 最具知名的科普网络 突出的资源、技术优势 广泛的业务合作,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中科院三大职能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 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e-learning),是包括e-science、ARP建设在内数字化科学院(digital cas)的重大创新 网上博物馆、展览馆、数字标本馆、数字动植物院元数据标准制订与应用 采编发技术 人际交互技术 虚拟场景技术 多媒体管理技术 网上数据版权保护技术,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科普资源开发技术 应用元数据技术,对网上科普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标本馆、动植物园等信息进行信息集成,使社会信息资源科学的串连起来 针对不同受众,开发各类程度趣味性、科学性数字科普、导航系统,如学生、教师、职工 建立资源加工标准和处理平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 完善多媒体、流媒体开发制作,创作科普精品 完善多媒体应用管理系统和采编发系统,满足开放式的科普资源开发管理需求,打造数字化的科普平台,数字科普传播技术 从网络科普到科普网络 从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 建立网上直播数字科普教室 提高人际交互技术 更多采用虚拟场景技术 与传统科普媒介建立关联 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打造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