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讲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2,如果人类的心灵一直忙于把每件不如意的事情往悲观的方向想,则不需要敌人的出现,自己就先溃败了。 Samuel Richardson ,1747,3,1 压力与健康 2 对压力的应对 3 健康预防,4,1、压力与健康,(1)生活事件(Life-events) 丧偶、生病、背井离乡等,这些对我们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被称为生活事件。生活事件通常以应激的模式加以分类,根据个体对紧张和挑战产生的反应(包括社会、生理和心理反应),来评价生活事件的影响大小。生活事件反映了世界变化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而生活事件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它给个体带来了压力或者应激。,5,(2)应激 Hans Selye把应激定义为:身体对威胁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反应。这里所谓的威胁性事件是指负性的生活事件,这些负性的事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Homes 和Rahe是最早研究生活事件如何产生压力的人,在他们看来,精神紧张的产生与人们应对外在事件所作出的转变与适应有关,转变越大,压力就越大。为了评估这些变化,他们发展出了“社会再适应评估表” 用来测量日常生活事件所产生的转变压力。,6,生活事件 生活改变值 配偶去世 100 离婚 73 分居 65 入狱 63 亲密的家人去世 63 自己受伤或生病 53 结婚 50 被老板解雇 47 婚姻的调和 45 退休 45 家人健康的转变 44 怀孕 40 性功能障碍 39,7,新生儿诞生 39 工作变动 39 经济状况的改变 38 好友去世 37 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 36 与配偶吵架次数的改变 35 贷款超过一万美元 31 丧失贷款的抵押品的赎取权 30 工作职责的改变 29 子女离家 29 个人杰出的成就 28 配偶开始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26,学业的开始或结束 26 生活水平的改变 25 个人习惯上的修正 24 和上司相处不好 23 工作时数或者工作条件的改变 20 搬家 20 转校 20 娱乐的改变 19 教堂活动的改变 19 社交活动的改变 18 贷款(少于一万美元) 17 家庭联欢人员数量的改变 15 饮食习惯的改变 15 假期 13 圣诞节 12 轻微犯法 11,9,问题:客观事件是否必然有主观体验? Richard Lazarus认为,是主观压力不是客观压力产生问题,一个事件除非被解释为压力来源,否则算不上压力事件。因此他把压力定义为:一个人觉得无法应付环境要求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或信念。,10,伐木工研究 让伐木工看一段有关工伤事故的短片(客观事件) A 提供理性看待的指导语,相当于安全教育 B 没有提供指导,引发自然反应 结果正如所预测的那样,B组收到影响而产生了心跳加快等反应。研究证明了人们对负性事件的评价和其经验有关。,11,尽管负性事件会影响个人的感受,但Cohen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主观压力就必然和生病有关系。他们研究了感冒人群,发现在被感冒病毒感染后,只有2060的人会真正感冒。生活压力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12,压力与感冒研究 让被试写近年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负性事件(数量) 给被试注射感冒病毒或者生理盐水 结果发现那些有较多生活压力的人更容易感冒,13,14,压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什么因素会让人觉得一个事件或情境是有压力的呢? 心理学家Taylor和她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控制感起着重要的作用。,(3)控制感,15,Shelley Taylor关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 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病情的妇女存活期要长于相反情形的人。尽管她们所用的方法不一定正确。控制的意思是指: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至于结果的好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16,Langer和Rodin关于老年人控制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以生活在老人院的老人为被试,通过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主性,来研究控制感的影响。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老人院的主任做了一个演讲,告诉老年人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起更大的责任,之后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让他们决定在一周内的哪两个晚上放电影,二是让他们照看一盆花木。另外还设了对照组:讲话中没有提高控制感的成分。结果证明控制感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在18个月之后,实验组的死亡率为1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0。,17,Richard Schulz 对自主控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增加老人院老人控制感的方式与Rodin的不同,他让大学生在两个月内去访问这些老人,在增加控制感的一组里,由老人决定何时访问以及时间长短,而另一组则由大学生自己决定。结果两个月之后,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快乐,并且医疗服务需求少。几个月之后,Schulz再次回到那个老人院,研究这种控制感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8,在实验中有控制感的那一组老人,在试验结束以后,随着大学生的离开,他们的控制感也消失了,这些控制感被剥夺以后,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变得更为糟糕。与对照组相比,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意志都瓦解了,因而死亡率很高。 这个结果的启示意义:短暂的控制感提升反而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可诱发控制感之后又剥夺之。,19,(4)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的信念。 尽管相信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很重要,但Bandura认为,人们还必须相信自己能够执行一些特定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但是否意味着他觉得坚持锻炼很容易呢?,20,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通过两种方式提高个体从事健康行为的可能: 影响个体的毅力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高的人设定高的目标并坚持不懈,提高成功机会。 影响我们在追求目标时的身体反应:自我效能高的人在从事困难工作时的焦虑感较低,免疫系统的运作较好。,21,自我效能的提高 Mordechai Blittner等人关于戒烟的研究 这个计划先招募了一批成年吸烟者,先让他们填写一份问卷,之后把他们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 自我效能组:告诉被试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毅力以及控制并战胜欲望和行为的潜力,他们应该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戒烟。 接受治疗组:告诉他们是随机选取出来的,他们接受14周的治疗。 无治疗的控制组:没有自我效能指导语,也没有治疗计划,只说再联系。 结果治疗效果三组分别为:67286,22,(5)习得性无助感 当人们觉得对一件事情的控制感极小或无助时,所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增加,并且会产生习得性的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性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Abramson 1978)。 人们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有三种方式: 稳定式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因素(智力); 内在式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自己而非外在因素; 整体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广泛适用于许多情境的因素(智力),而非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境的因素(音乐能力)。,23,24,2、对压力的应对,有了压力,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把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称为应对方式(Coping style),当遇到压力性事件的时候,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具有不同的效果。,25,(1)人格与应对方式 乐观与悲观的人格 Michael Scheier 和 Charles Carver 等人探讨了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问题,发现有些人天生乐观,对生活总是抱着最美好的期待,有些人则总是看到生活的阴暗面。Scheier、Carver 和Bridges(1994)编制了一个测量个体乐观程度的量表,如下:,在下面十个句子中,请根据以下所列的尺度评价你对每个句子的同意程度,0表示极不同意,1表示不同意,2表示没意见,3表示同意,4表示极为同意。,1 在不明确的情境下,我通常会朝最好的方面想。 2 我很容易放松。L 3 一件事情要有可能出问题,那就一定会出问题。* 4 我一向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 5 我很喜欢跟朋友在一起。L 6 保持忙碌对我来说很重要。L 7 我从不指望事情会如我所意。* 8 我不是一个一个容易难过的人。L 9 我很少指望好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10 我一向认为发生在我身上的好事多于坏事。,27,A型人格与B型人格 这是一种根据个人面对人生挑战的典型方式所做的人格分类。A型人格通常争强好胜,缺乏耐性,敌意较强,有侵犯性,控制欲望强;B型人格有耐性,较轻松自在,而且不好竟争。,28,A型人格的人主动性强,常常成绩优良,事业有成。但这些成就的代价是:在工作以外的活动上花的时间少,也难于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平衡。研究表明:A型人格的人比B型人格的人更易患冠心病,其中许多研究发现关系最密切的是他们的敌意特征,争强好胜和快速生活本身并没有那么糟糕,但一个人如果长期怀有敌意,患冠心病的概率就很高。,在谈话中你是否过分强调一些词,并且对句子中最后几个词一带而过? 你行动、走路、吃饭的速度是不是总是很快? 当事情的进展不如你所愿时,你是否变得不耐烦,或者生气? 你是否经常在同一时间内干几件事情? 你是否经常把话题转到你所感兴趣的问题上来? 当你休息时,是否有点负罪感? 你是否经常不注意环境中的新事物? 你是否更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 你是否经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排很多事情? 你是否发现你和喜欢赶时间的人在暗地里竞争? 在和别人交谈时,你是否喜欢用一些有感人力的动作,如敲桌子或握紧拳头? 你是否认为行动迅速是成功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用数字表示自己的成就? 如果你的回答大多数包括“是”,你就是一个A型行为的人,如果“是”超过一般,也表明你是一个A型行为的人,只是不极端罢了。,30,A/B型人格的决定因素 Rosenman发现,男性、城市居民和父母成为A型人格的比例较高;另外文化也有关:强调独立和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A型人格倾向高于强调依赖和集体主义的东方国家,所以他们的冠心病发病率较高。,31,文化特性和心脏病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也比较强调竞争,鼓励A型人格的产生;二是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在经历压力时或许能够得到较多的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从而对处理压力有帮助。,32,中国人的应对方式 针对问题的积极应对:如仔细考虑处理问题的对策、从他人那儿获得建议 否认与心理解脱:希望所遇到的事情没有出现,对问题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情感求助与宣泄:渴望寻求别人的安慰,向他人诉说自 己的苦衷等。 回避问题与转移注意:转移注意,尽量去做快乐的事情, 抛开此事不管等。,33,(2)敞开心胸 James Pennebaker和同事用许多研究证明了敞开心胸的价值: 写创伤研究( Pennebaker & Beale 1986):让大学生连续4个晚上花15分钟将他们自己发生的创伤事件写下来,这些创伤极为隐秘:比如遭到强暴等;对照组则是花同样的时间写小故事。 结果就短期而言,写创伤事件令人不舒服,这些人报告了较多的负性情绪,血压也升高;但就长期而言,在随后的6周内,这些人生病较少。 在其他的研究中, Pennebaker发现如果大一学生愿意将他们上大学之后所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会有所好转。,34,为什么敞开心胸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健康呢? Pennebaker认为,刻意压抑或者遗忘创伤性的事件会消耗许多心理和生理能量,因此会制造压力。一个人如果必须不断抗拒自己去想到创伤事件,会对他的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出现。 另外,试图压抑这些想法可能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对这些想法产生偏执,结果反而更常想到这些事情(Wegner 1994)。将创伤事件写下来,或者告知他人,或许能够帮助他了解这些事情。,35,(3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社会支持有助于我们应对压力。Norris等人关于灾难后果的研究发现,最能够应对灾难的人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社会支持的人。 关于社会支持的跨文化研究:Bond (1991)发现 在强调依赖和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不容易出现跟压力有关的疾病人们可以获得社会支持;而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则期许人们要靠自己这种态度可能不利于健康。 James House对大学生的研究: 研究大学生在过去的两年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多的人在以后12年中的死亡率,结果男性是2到3倍, 女性是1.5到2倍。,36,David Spiegel等人关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 把患晚期乳腺癌的妇女随机分配到社会支持或者控制情境中。社会支持情境中病人每周跟医生或其他患者见面,讨论他们的问题和恐惧,控制组则得不到这样的支持。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不但改善了患者的心情,减少了焦虑,而且平均延长了18个月的生命。,37,Cohen和Wills(1985)提出的缓冲假设(Buffering Hypothesis)说明了在什么情境下我们才需要社会支持,在他们看来,只有处在压力情境中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两方面提供帮助:一是把事情看得没有那么严重,二是帮助你应对压力。比如你考试考砸了,最好的朋友在边上,可以帮助你处理这个问题。,38,3、健康预防,健康是社会心理学特别能够有所贡献的一个主题,除了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之外,他也可以促进人们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