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新课标初中化学 教材分析,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教材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化学? 化学有什么用? 怎样学习化学? 重点:化学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 难点: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知识结构,科学、社会发展,实验基本技能,实验探究实践,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亲近化学、了解化学及相关社会问题的愿望和情感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果、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教材设计,图示和提问,化学发展史,新科技成就及展望,引言,激发学习欲望,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1. 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 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录像 计算机软件 实物、图片、资料、数表 外请专家讲化学讲座 搜集资料、展示、演讲、板报 参观展览、化工厂 利用教材中的栏目,教学中注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8,内容与课题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 功能开阔学生视野,体现时代特点 要求供学生阅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9,随时关注与化学发展有关的素材; 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 注意资料的多样性; 发动学生收集,资源共享; 把资料分类,以便于检索; 经常阅读与引用; 展示与交流; 经常更新与补充。,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0,2. 把握教学要求 教材中原子、分子、元素等只作为名词,不作为概念要求学生理解涵义,有在大至的印象即可,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学习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体验探究活动及化学学习的特点和乐趣。 初步学习观察、记录、分析等科学实验及写实验报告的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2,教材设计,化学是实验科学,探究呼吸气体成分,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报告示例,化学史引入,体验探究,体验探究,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3,1.重要的是学习观察的方 法,描述现象能力的培养; 2.学习最简单的操作技能(点燃) 3.学习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形式); 4.培养合作意识(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实验,可以学生合作进行,由一人吹灭蜡烛火焰,另一人点火)。,主要内容:两个探究活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4,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5,探究的简单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验证、分析、结论 2. 实验基本操作:排水法收集气法、滴管的使用 3. 趣味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6,注意 1、该活动较复杂,探究性强,探究因素也多 2、要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的基础上 3、实验技能要求有所提高(如集气) (预习该探究活动的内容,并在家里利用吸管、瓶子、盆子等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练习 4、不要过分追求操作的规范和熟练,但要强调安全原则。 5、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6、初步结论 7、汇报与交流,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7,习题:新的形式、学习方法 “整理本课题的探究活动记录,按探究目的、步骤和方法、现象和结论等写出探究报告”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可展示有创意和有特点的探究报告,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探究报告进行修改并使之完善的能力。,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8,1、教师要提示目的要求 训练观察能力 体验实验过程 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2、教师在活动中加强指导 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加强巡视,每个学生参与活动 对首次使用的仪器进行指导 3、学生活动 23人一组 探究、观察、交流、记录、汇报、写活动报告 4、教师讲评,活动与探究,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9,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化学有更深的认识 内容:药品取用、加热、洗涤 方法:结合具体实验进行操作练习 注意: 实验安全教育 预习准备,明确要求 操作规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完成报告 开放实验室,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0,教材设计,基本实验操作,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固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1,教材中基本操作呈现方式: (1)第一单元专设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对于很简单常用的操作,在开始单独练习,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的使用、洗涤等; 对一些稍复杂的操作,结合具体的实验,配合观察具体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练习,如量筒、滴管的使用等;增加印象和兴趣 对某些重要仪器的使用,在基本操作中融入探究性思考,体现操作过程; 酒精灯的使用: 提出问题:处在火焰哪一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应用哪一层火焰加热? 加热物质(实践):活动与探究(17),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2,通过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代用品在家中练习.,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一-3,走进化学实验室,19),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3,(2)在各单元的实验中结合实验进行练习,如制氧气、制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实验 (3)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药品使用规则,以及仪器装置的使用、连接方法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4,注意: 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预先进行安全教育,针对实验目的、实验室管理等提出预习、操作规范、清洁整理、实验纪律等方面具体的要求,并使之形成习惯。 可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逐一认识、熟悉其设备、药品、仪器的安置和用途,消除陌生感。 本课题的目的是练习实验操作,所涉及的原理暂不要求学生了解。 书后附录I中有更多仪器及药品取用方法介绍。有条件的可选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5,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 氧气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6,本单元作用 从化学角度学习、具体地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 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7,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 体现科学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反应的初步知识增强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 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初步熟悉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8,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制取 用途反应实际操作 知识:易难,要求:低高、内容:简单具体,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9,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0,了解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知道物理变化的特点。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目的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1,教材设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保护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组成 纯净物 混合物概念,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用途; 物理性质,大气污染和保护,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2,特点: 学科性知识(混合物、纯净物及化学符号)与应用知识(空气组成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结合; 环保知识(大气污染和保护)与生活常识(空气质量日报)结合,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3,关心空气质量,(1)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近阶段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 (2)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以日期为横坐标,污染指数为纵坐标,作图。 (3)用照片、漫画、短文等记录你身边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 (4)把活动过程及你对改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论文,与同学交流,或登录人教网中学化学教学论坛进行交流。 (网址:/huaxue/index.htm),调查与研究,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4,确定研究的问题 选择研究的方法 确定研究的对象 进入研究现场(接触研究对象、被研究者交流) 观察 观察计划(内容、对象、范围、时间、地点、方式、手段等) 观察提纲(6 W) 观察现场 观察记录(多种形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5,观察结果的整理 搜集相关资料 进行研究 成果(多种形式) 交流,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6,获取信息,学会识别、选择和利用各种信息源。如图书馆、政府文献和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 学会用什么方法获取信息。如可以通过调查、访谈、实验、观测等方法 用什么工具来搜集。如各种检索工具、视听材料、互联网、数据库、只读光盘、电视等 接触、比较、鉴别和评价信息 学会用多种方式记录信息。如剪报、卡片摘要、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文件等,并培养保留完整精确的记录的良好习惯。 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以便于查找使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7,几点说明,以恰当的方式(小故事、小实验、阅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入教学。 利用实验21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当年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感觉,解除对科学研究和神秘感。 关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查一些资料,通过讨论或墙报等形式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插图28的内涵,甚至展开课内外的环保专题活动(演讲、专栏、辩论、漫画展等,可结合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进行)。 组织学生课上或课下阅读、讨论资料“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将课上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该日报、预报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在这里开始出现,只是为了增加其与学生见面的机会,以便记忆。不要求学生知道该概念的涵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8,教学目的要求,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认识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认识化学反应的放热等现象,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9,内容: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 认识物质 实验观察思考 反应现象文字表达 化学反应发生的变化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0,教材设计,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化 合 反 应,物理变化,缓 慢 氧 化,氧 化 反 应,化学变化,物理性质,氧气助燃、硫 和铝燃烧,反应类型 概 念,具体反应,特点:,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1,实验23,点燃硫之前,先伸入氧气瓶中试一试有无反应,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反应条件的作用。 化学反应部分中的讨论2可能有多种不同答案,只要合理均应鼓励,必要时可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反应物组成上考虑,得出三特征。 氧化和缓慢氧化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列举出更多例子,培养观察和思维习惯。,几点说明,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2,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方法。 练习连接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氧气的制取和收集等操作。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分解反应。,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3,内容:氧气的制取 过氧化氢(实验25、实验26) 高锰酸钾 演示 活动与探究 分解反应 催化剂 阅读资料氧气的工业制取 分离空气、膜分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4,教材设计,特点: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基本操作与具体实验结合,说明: 活动与探究中制氧气之前的讨论是动手实验前的必要准备,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氧气制取实验有一定难度,学生动手前最好教师做个演示,可以结合讨论进行,催化剂 分解反应,探究活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5,开放式习题,内容与所学知识、技能相关的应用(重视联系实际)或训练 形式动手、动脑,文字、口头,学校、家庭、社会,讨论、调查、探究、思索(重活动) 功能综合训练和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等(重能力) 答案不唯一性,学生各显其能(重参与),多样性、综合性(内容、形式、功能、答案),利于发挥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6,内容的选取与所学知识有关联 论题与生活、生产等也有紧密联系 题型是多元的,可有多种 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答案不惟一,可以有多种,不应强求一致 可由学生讨论后再做答 解答形式是多样化的 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如组织、文字、表达、交流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7,习题 4,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8,几点说明,实验25,用双氧水制氧气,双氧水浓度很关键,浓危险,过稀现象不明显(市售的浓度往往已经不是30,稀释后可能过稀,可加一干燥管) 分解反应的概念引出后,注意与前面所学化合反应对照,找出区别。 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教材给出了一张绘制的图示,一张实物照片,意在让学生在对照中学习识认图示和绘制实验装置图。,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9,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组成 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0,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1,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 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 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拓展性课题氢气,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2,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3,内容: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观察思考 加深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分解反应的认识(讨论) 化学史实的运用 内容的引入资料的补充 氢气的化学性质(选学),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4,教材设计,化学史引入,水不是一种元素,实验,化学史资料,结论,探索水组成,氢气及检验,氢气选学,水的组成,特点:,以水的组成为例,结合单质气体的知识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单质化合物,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5,几点说明,氢气的介绍 资料的功用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习题:P46习题2,学生所设计的实验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可以说明问题就应鼓励,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6,内容:分子和原子 微观与宏观 生活常识、日常现象 实验观察想象 活动与探究氨分子扩散 讨论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现象 分子、原子概念,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7,教材设计,生活经验和实验,历史思考和新技术,探究 分析 解释,提出问题,解释现象,回答问题,扩散现象,分子 原子的存在,微粒运动 间隔,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 分子的不同,分子、原子角度讨论,化学变化中 分子、原子的不同,分子概念,原子概念,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8,几点说明,关于活动与探究:一种引导下的探究,可采取更为开放的方式 关于分子运动和分子间间隔:多补充些能用分子或分子运动解释的日常现象或实验 自制投影片、课件等以引导学生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不同的化学反应展开充分的讨论,增加直观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9,内容:水的净化 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活动与探究过滤 硬水与软水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0,教材设计,水的净化,生活中的水,引入主题,吸咐,软 硬水,沉淀,过滤,含不溶性杂质的水,蒸馏,含可溶性杂质的水,概念,鉴别,活动与探究,简述 实验,特点:,将化学基本操作与水的净化目的结合起来,赋实验予直观、现实的意义,且与单元主题水融为一体,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1,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水过滤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2,几点建议,可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或观看有关录象 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课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准备过滤实验的代用品,课上进行实际操作,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参照课题后的家庭小实验,就地取材自行设计、制作简易净水器并展示制作优良者,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3,内容:水资源概况、爱护水资源 充分利用图表、数字、示意图等 调查用水情况 课内课外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调查、论文、演讲、墙报等 一个典型的社会化的课题 世界水量、水中的元素、人均水量、水资源紧缺、提高用水效率、节水、防止水污染,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4,水污染,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5,关于社会课题,水量丰富与水资源短缺 节水和防止水污染,辩证思维能力 发展的眼光 爱水、节水 人文精神的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6,几点建议,教材内容简略、概括,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的探索活动。 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可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可以自学与讨论结合,也可以结合课外的调查研究组织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7,关于拓展性课题,内容:已学知识基础上的扩展或延伸 功能:拓展知识面,增加弹性 要求:选学 安排氢气为选学的考虑(实际价值、教学价值),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8,第四单元 物质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 元素 离子 化学式与化合价,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9,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通过多种方式把学生引入微观世界 精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但在新教材中,仍旧是一个难点,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微观的理解是很困难的 要省出一些时间,多安排一些活动 要讲道理 为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较多漫画,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0,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2,内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构成 微观想象能力(运用比喻)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相对原子质量 初步了解概念,主要会用,会查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3,微观问题形象化 抽象推理简单化,原子的构成,原子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图表直观化,简述,特点:,教材设计,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4,几点建议,在教材图表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投影、录象、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构成形象化,抽象问题生动化。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只要学生知道这是个比较值,不要推导证明。 课上带领学生练习一下查相对原子量表,学会运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5,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6,内容: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元素概念是初中的核心概念 通过具体反应为例,辨析“分子”“元素”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分散难点,逐步记忆 组织好“活动与探究” 元素周期表 初步学习使用 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7,教材设计,元素概念,元素周期律,元素符号,核心,方法,工具,重理解,重使用,重识记,内容特点,编写特点,资料,卡通图,活动与探究,帮助理解,练习查资料 用周期表,以图代文 活跃内容,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8,几点说明,元素前面有接触(一单元,课题1),现进一步给确切的定义, 该概念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较抽象。是难点,不宜一次要求到位。 元素符号从二单元就开始出现,已有一些感性认识,这里资料中的表43又集中给出一些,教学中可配合写法的学习。 两个活动与探究可以与练写元素符号结合起来,同时练习查资料、用周期表和写元素符号。,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9,教学目的要求, 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店合伙入股合同范本
- 麻辣烫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淘宝怎样签保障协议合同
- 淘宝开店合同协议书模板
- 池州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
- 消防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社交电商平台代理协议书
- 物业签订供用水合同范本
- 销售合同终止协议书模板
- 终止荒山承包协议合同书
- 《团体标准-电能计量箱接插件技术条件》
-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MOOC 高等数学先修课-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运行人员电气培训课件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邮政集团社招柜员笔试题
- 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髓母细胞瘤护理课件
-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