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1 消化吸收的概念 2.2 消化系统与功能 2.3 营养物质的吸收,2,3,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由于分子比较大,必须在消化道内借消化液中所含的酶催化水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肠壁细胞所吸收。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残渣的排泄过程是在消化系统内完成的。 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和液体约3000克,每年平均进食量1吨。60吨/一生,消化系统与营养的关系,4,2.1 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 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进入体内,这种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被机体细胞所利用。 不被吸收的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粪便),5,食物的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通过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磨碎成为小块,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及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叫化学性消化。 特点:同时进行,相互配合,6,食物消化的过程,从口腔开始:机械性消化为主 从食道进入胃: 从胃进入十二指肠: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从小肠进入大肠:,食物的消化吸收小视频,7,2.2 消化系统与功能,2.2.1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既是食物通过的管道,又是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和肛门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胃腺、小肠腺(存在于消化道的管壁内) 唾液腺、肝、胰腺(存在于消化道内),8,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口腔:牙齿、舌、唾液腺。主要为机械性消化,少量化学消化 咽与食道:食物通道 胃:内有胃液。杀菌、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有胰液、胆汁、小肠液。化学性消化的主要部位。碳水化合物、蛋白与脂肪的分解。 大肠:内有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对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与脂肪的分解,9,消化系统概观,10,消化道涉及的器官,1.口腔 是整个消化道系统的起始部,由上下唇、咽峡、左右颊、硬腭和软腭、口腔底构成近封闭式空间。在口腔空间内有牙、舌以及液腺的开口。,11,12,消化道涉及的器官,2. 咽喉、食道 咽喉是上宽下窄的肌性管道,是食物进入食道和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路,长约12cm。在咽喉下面相接的为食道,食道表层有许多粘液分泌腺,所分泌的粘液可以保护食道粘膜。 食管有三个狭窄部,13,3. 胃,与食道直接相连接的消化道器官是胃。 胃的形状以及位置不是固定的。 胃体的大部分在机体的左侧肋部,小部分 在腹部上边。,胃粘膜的自我保护作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4,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在胃粘膜层上有许多皱襞,这些皱襞通过胃体的扩张和收缩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的作用,在粘膜层上,所出现的凹陷部分,是一些腺体,也称为胃腺。,15,16,4. 小肠,六腑之一,小肠分为三部分,即与胃的幽门相连接的十二指肠以及空肠和回肠。全部小肠总长约 5m多,其中,十二指肠长约25cm,空肠长约2m,回肠长约3m。小肠呈盘曲状,主要位于腹腔下部。,17,反刍食草动物,食肉动物,18,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端,构成一个马蹄形状,在其肠内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乳头状开口。一般来讲,人体的空肠和回肠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所能够做出的比较,就是空肠比回肠的口径大些,其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的环状皱襞多些。,19,在小肠的内壁,所形成的环状皱襞表面,具有很多的细小突起,被称为肠绒毛。由于这种肠绒毛的存在,结果使得小肠粘膜的总表面积增加了很多。 整个小肠中,其粘膜层具有丰富的肠腺体存在。这些肠腺体可以分泌小肠液。,小肠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20,21,22,5. 大肠,大肠直接与小肠的回肠末端相连接,共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个部分,全长大约为 1.5m。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在其下内侧有一蚓状的突起,称为阑尾。 与盲肠相连接的是结肠的升结肠部分。结肠还包括有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其中,乙状结肠部分将直接与直肠相连结。 直肠是一上部比较膨大而下部却比较细小的管道,在其接近肛门处的环状光滑面,就是所谓的痔环。,23,24,消化系统,消化道,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肠腺,胃腺,分泌唾液,分泌胆汁,分泌胰液,分泌肠液,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25,2.2.2 消化道活动特点,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于伸展性,如胃(23倍) 3)有一定紧张性,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4)进行节律性运动。 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26,2.2.3 人体中主要消化液,唾液的成分及作用 1)成分: pH6.6-7.1,其中水分约占99.5%,有机物主要为黏液蛋白,还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量无机盐(Na+、K+、Ca2+、Cl-、HCO3-及微量CNS-),另有少量气体如N2、O2和CO2等。正常人日分泌唾液1-1.5L。,2)作用: 湿润与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 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 唾液中粘蛋白可使食物粘合成,便于吞咽; 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27,胃液的成分及作用,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 主要成分是水、HCl、Na+、K+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酶、粘蛋白等有机物。 每日分泌量为1.52.5升,28,1)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只有胃中才有此酸性分泌液。 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造成适宜的酸性环境,以利水解蛋白质; 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的作用; 胃酸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Ca2+的吸收; 造成蛋白质变性,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所分解。,29,2)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蛋白酶,由胃部中的胃粘膜主细胞分泌出来时为无活性的蛋白酶原,在HCl作用下被激活(最适pH2),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 能将蛋白质进行初步水解,形成蛋白胨和蛋白眎。,30,3)黏液,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胃腺中的黏液细胞分泌。 主成分是糖蛋白,其次为粘多糖等大分子。 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表面常覆盖一层黏液,弱碱性,可中和HCl和减弱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故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于受到HCl和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黏液还有润滑作用,可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机械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31,胆汁的成分及作用,成分: 深黄绿色液体,为胆盐、胆色素、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及粘蛋白等,无机物除水外,有Na+、K+、Ca2+、HCO3-。胆汁pH7.4左右。 一般认为胆汁中不含消化酶。,32,胆汁的作用: 激活脂肪酶; 为脂肪的乳化剂; 与脂肪的分解产物,如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成水溶性复合水溶性复合物,促进了脂肪的吸收; 通过促进脂肪的吸收,间接帮助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3,胰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 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 主成分有NaHCO3和各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34,胰液的作用: 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 胰液含大量NaHCO3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肠内消化酶的作用。 有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35,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 pH7.6,呈弱碱性。 成人分泌1-3L/d。 小肠中除含多种粘蛋白、肠激酶外,还含多种消化酶(氨基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等),此外还常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微生物等。 作用: 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如蔗糖酶分解GF;麦芽糖酶分解麦芽糖;乳糖酶分解乳糖。,36,大肠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 分泌少量碱性液体,pH8.3-8.4; 主成分为黏液蛋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 作用: 含酶很少,没有明显的消化作用。大肠内容物主要受细菌的分解作用。 细菌所含的酶能使食物残渣与植物纤维素分解。对糖类和脂肪进行发酵式分解,蛋白质进行腐败式分解。 正常情况下,机体一方面通过肝脏对这些毒物进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大肠将这些毒物排出体外。 大肠内细菌还能合成少量Vk和某些VB族。其中一部分可被人体吸收,对机体的营养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义。,37,消化道主要酶类(1),来源 酶 前体物 致活物 底物 终产物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 糊精、麦芽糖 胃液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 盐酸 蛋白质 肽 胃液 凝乳酶 凝乳酶原 盐酸 乳中酪蛋白 凝结乳 胰液 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 肠激酶 蛋白质 肽 胰液 糜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蛋白质 肽 胰液 羧肽酶 羧肽酶原 胰蛋白酶 肽 氨基酸、小肽 胰液 氨基肽酶 氨基肽酶原辣 肽 氨基酸,38,消化道主要酶类(2),来源 酶 底物 终产物 胰液 胰脂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胰液 胰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胰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胰液 胰淀粉酶 淀粉 糊精、麦芽糖 胰液 胰核酸酶 核酸 核苷酸 肠液 氨基肽酶 肽 氨基酸 肠液 双肽酶 肽 氨基酸 肠液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肠液 乳糖酶 乳糖 葡萄糖、半乳糖 肠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肠液 核酸酶 核酸 核苷酸 肠液 核苷酸酶 核酸 核苷、磷酸,39,营养物质的消化,40,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41,2.3 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小分子物质 小肠壁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血液中 肝脏 (暂贮、转化) 心脏 经血液循环 全身各组织利用 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4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长(全长5-7米),小肠内壁上有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表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43,小肠的皱折、绒毛及微绒毛模式图,肠粘膜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绒毛和微绒毛; 绒毛为小肠粘膜的微小突出结构,长度为0.5-1.5mm,密度约为10-40个/mm2; 绒毛上再分布微绒毛; 总吸收面积可达200-400m2。,44,45,营养物质的吸收,46,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47,吸收原理,1)被动转运: 包括滤过、扩散和渗透等作用。 滤过:靠膜两边的流体压力差,如肠腔内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时,水分或其它物质可借压力差滤入毛细血管内。 扩散:被动扩散与易化扩散。与细胞膜内外的浓度有关。 渗透:则有赖于半透膜两边存在的压力差,水分从渗透压低的一侧进入渗透压较高一侧。,48,2)主动转运:,有些营养物质可由浓度较低的一侧穿过膜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 需耗能量及载体协助; 物质主动转运中的载体是一种脂蛋白,它具高度特异性; 载体转运物质时的能量来自ATP。,49,3)胞饮作用:,一种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 可使细胞吸收某些完整的脂类和蛋白质。 也是新生儿从初乳中吸收抗体的方式。 这种未经消化的蛋白进入体内可能是某些人食物过敏的原因。,50,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在小肠黏膜被吸收,吸收后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为主动转运过程,并且需要Na+存在。 天然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l3为氨基酸,23为寡肽,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不同的转运系统作用于不同氨基酸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51,脂肪的吸收,脂肪经消化道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易溶于水,可直接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 胆汁中的胆盐与脂肪酸经乳化作用亲水溶性复合物而吸收进入血液。 脂肪酸被吸收后,与蛋白质等结合形成乳糜微粒(CM),血中CM是一种密度最低, 颗粒最大的脂蛋白,是食物脂肪运输的主要形式,可随血液遍布全身以满足机体对脂肪和能量的需求。,52,不同长短的脂肪酸进入血液的渠道有所不同,一小部分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由门静脉入肝;一大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经大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 磷脂消化吸收与甘油三酯相似,需要与Na+、K+结合成盐后吸收; 胆固醇可直接被吸收。 一般脂肪的消化率为95% ,大部分食用脂肪均可被完全消化吸收和利用。 由于脂肪酸的极性和水溶性不同,吸收速率也不同。,脂肪的吸收,53,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及少量的果糖和半乳糖)后,大多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 通过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原贮存,另一部分由肝静脉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 果糖吸收属于被动扩散式(易化扩散)吸收。 戊糖和多元醇以单纯扩散方式吸收,吸收速度较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54,这一类物质,可以不经消化,在小肠被直接吸收。 水在肠道是靠渗透压的原理被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是由扩散的方式吸收。 在无机盐中,钠盐吸收最快,钠盐是靠钠泵吸收,氯及碳酸氢根等负离子的吸收是靠电位差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神经剥离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LED驱动芯片模块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关于国旗下学生演讲稿
- 幼儿园六月份工作总结
- 乡镇营商环境年终工作总结-乡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 云南防雾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校长培训班学习总结
- 客服半年工作总结
- 2025年中国家电网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幼儿园家长会工作总结
- 2025年《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元素)
- 事业单位请假新版制度管理统一规定
-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 2025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山东省特种设备企业端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
- 快速除甲醛知识培训课件
- 采暖系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健身课程合同范例
- 物业半年工作总结课件
-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施工方案
- 2.2学会管理情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