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学目标 理解素材的含义。 理解中心印象的含义及其与使用素材的关系。 弄清素材和题材的区别。 认识同一素材因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处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素材的“意义”,将素材转化为作文题材;重视素材的积累。 把握“中心印象”,并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挖掘素材中蕴含的内在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旨,在讨论中可不断地调整文章的主旨,使素材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要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认识、分析和把握,发现意义,找到联系,形成观点。这个过程,就是认识材料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导入提问:一条小溪、一碗面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外部形象、一句普通的话语,是我们生活中普通得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事物,它们可以引发富有启迪、令人感慨的文章吗?可以画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作品吗?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一、,二、概念的理解(一)素材 、根据例文思考、讨论什么是素材 例文: () “小溪”与烂“泥塘” 学习琐忆有感 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曾经勉励那些见了夸夸其谈的学者就被吓倒、自惭形秽的青年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细细品味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令人感到他以幽默亲切的口吻,给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做人学事,要有自知之明,但不要自惭形秽。 你看那小溪,它发源于山间,从地下汩汩冒出。水是很浅的,但是清澈见底,它不自卑于源泉的狭小、力量的薄弱。它不断地涌出,慢慢地汇聚力量,向预定的方向流去,遇见土石挡路,它会暂时停下来,暗暗地聚积力量,当力量足够时,便漫过土石,浅浅流去,途中又汇入数支溪流,天长日久,它辟开高山,冲决峡谷,把坚硬的、四棱八角的山石涮成了鹅卵石。这时的小溪已变成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大江河了。 再看那烂泥塘吧,乍看去,浑浊得难以见底,似乎深不可测,于是乎人们对它远远避开,因为它张着吞天的大嘴巴,不时放出臭气。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烂泥塘的水分不断蒸发,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它只是浅浅的臭泥潭而已。 小溪成为大河,是因为它知道自己力量薄弱;它终于成了江河,是因为它不断地充实自己,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小溪可贵在有自知之明而又奋斗不息。烂泥塘满足于一潭浊水,在自欺与欺人中混日月,满足中暴露出浅薄的真面目。 所以我们要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也许还是浅点好!” 来,朋友们,做一条坦诚的、奋斗不息的小溪吧!,例文()教材罗立中关于父亲作品形成过程的文章。,、理解素材的含义。 素材是作者在平时和创作准备阶段中收集积累的未经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是与写作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世界的一切世象。所以它并非就是文章的题材。 素材的特点:未经作者认真的分辨、挑选、整理及至必要的加工。它只是作者通过对所写的对象的观察、体验得出的印象、摄取采撷的原始材料。 原始材料不能直接写入文章,必须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从原始素材到写作内容的过程,就是作者对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并运用到文章中的过程。 要写好文章,首先要积累素材;将凡与所写内容有关的材料尽多地搜集,然后进行认真的筛选及至必要的加工,从而将那些最重要、最典型、最富有表现力或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包括经加工整理过的材料),恰如其分地予以运用,从而成就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我们要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就应该留心身边的事物,注意细心观察,精心思考,从而找出闪光的东西作为你构思文章的题材。题材往往出自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在留心身边事物的同时,还应善于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书籍文献等,搜集大量素材,一者丰富自己的知识,二者为写作储备材料。,. 平时需要留心积累各种素材。常用的积累素材的办法有用摘抄本,写日记,用小卡片,报刊杂志剪贴等,总之,将观察到的,阅读到的,体会到的分类记载下来。 . 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 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的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每当我们遇到某件事或观察到某个事物时,我们可能得到很多印象或感觉,可是我们写作的时候,实际上只能写出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所以,要提高认识水平可以从捕捉中心印象入手,同时中心印象决定了对素材的使用。 明确父亲的中心印象。,(二)、题材 题材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是作者用来提炼和表达主旨的事物和观念,包括一切被描摹的、被评述的材料。 素材和题材的区别:素材不等于题材。素材多是社会生活的原始材料,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生动性,但是,在丰富性中含有庞杂性,在生动性中却缺乏系统性,它只能是写作的基础,作者所表现的只是其中被筛选和提炼的一部分,因此素材大于或多于题材。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成为写作的内容才是题材。 1. 材料的种类和作用 (1)题材的种类 从材料的特点来划分,有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从材料存在的形态或表述的方式来划分,有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 从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作用来划分,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按获取的途径分,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题材的作用 写作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主旨不是凭空确立的,只能是在作者对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合加工而得以确定的。 写作中,有效地选择、组织材料是正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材料也影响写作成品的形式。 2. 材料的采集 摄取材料的主要途经或方法是观察、体验、阅读和调查。 3. 材料的选择 A. 选材的原则 (1)应选择突出主旨的材料 (2)应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 (3)应选择新颖的材料 (4)应选择真实的材料 (5)要考虑文体特点 B. 选材的方法: (1)精于鉴别:鉴别是选材的基础与前提。 (2)善于联系。,三、素材转换的途径 . 研究父亲从素材到杰作的过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 意义。 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地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的地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2、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善于通过素材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这个“意义”与文章的主题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由“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民航大学《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司法文书写作与法律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专业考察(设计公司、实训基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油气成藏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植物景观设计考察专题研究
- 天津科技大学《财务会计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给排水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电子商务管理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整合案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电与磁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福建省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及答案(三明四检)
- 幼教通识知识试题及答案
- XXXX年云南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
- 历史一战二战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户外背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广东二模语文(含答案)
- 消渴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 《高压输电线路巡检维护合同》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咏鱼诗与生态文化》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