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_第1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_第2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_第3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_第4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政治: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民族关系: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元 朝回族形成 对外关系:对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兴盛 文化: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阶段特征:,一、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辽,10世纪初,契丹族,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2世纪初期,女真,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忽必烈,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1.宋辽之间的战争澶渊之盟和平相处和交往 2.宋夏之间的战争宋夏和议和平相处和交往 3.南宋与金的战争宋金和议和平相处和交往,战,和,各民族共同发展,难点突破,握民族政权并立的几个少数民族,二、元朝的大统一与民族融合,1)统一,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2)巩固 统一的 措施,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行省制度,难点突破,元朝的行省制度,目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内容: (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3)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作用: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难点突破,元朝的民族融合,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三、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2.南方有相对安静的政治环境,3.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4.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5.南方人民共同努力劳作,表现,农业发展,手工业兴旺,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3、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四、宋朝的社会生活,宋朝的社会生活与近代非常贴近 1.衣食住行:麻布是大众化的衣料,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住宅和交通与近代贴近;缠足之风盛行。 2.四时节庆三大节日:元旦;清明节;端午节 3.城市娱乐市民阶层的崛起(娱乐:瓦子;体育:蹴鞠、相扑、水上运动等) 4.崇学风气:读书风气很浓,五、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二)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三大发明,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指南针,司南,指南针,火 药,唐末用于军事,宋元广泛使用,伟大的科学家,沈 括,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科学著作梦溪笔谈,郭 守 敬,授时历,比现行公里的确立早300年,主持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和通惠河的开凿,(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北宋,资治通鉴,苏轼,清明上河图,窦娥冤,辛弃疾,李清照,赵孟頫,司马光,北宋,南宋,元代,北宋,元代,张择端,关汉卿,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二)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 ) A.元宵节 B.元旦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 .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扬州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 A.会子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造船技术的进步 B.宋朝经济的繁荣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