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ppt_第1页
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ppt_第2页
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ppt_第3页
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ppt_第4页
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接读懂诗歌之一)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另外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寒 闺 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 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 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笔法含蓄,言简意丰,一“知”一“冷”,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读懂诗歌之二-,诗歌炼字处,一字能传神,一、哪些词称常常成为关键词且是作者有意炼字?-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1、动词:诗词中巧用动词可使诗词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的动词“怨”运用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的痛苦。 例3、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王勃郊兴) “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贴切。 例6、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以之形容表冷清的“寂寞”。,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例7、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庾信小园赋) 几个虚数,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 例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白居易惜牡丹) “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有”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果。,4、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效果。,例9、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杜甫上兜率寺) 这里的“自”作自从解,它与“有”字对仗,显得非常大器。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例10、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忽”,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它们能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例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例1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例1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例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例1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例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例17、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 例18、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6、词性发生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例19、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临行与故游赠别) 一个“暗”字,形容词作动词,破晓之际屋子感觉昏暗,比黑夜点灯时要暗,比白天还暗,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恰到好处的写出了这种不同,又和朋友相别的情感相合。 例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例21、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二、如何解释炼字在诗歌种的作用: 1、套用法。即把上面各种词类作为关键词时的作用记住,结合诗句套用。 2、删字法。先把握清楚一句诗的意思,然后再把这个关键词去掉,看原来诗歌中什么意思、什么特点、什么好处消失了,这个消失了的内容,就是这个关键字的作用。 3、换字法。同删字法相似,也先把我清楚一句诗的意思,然后用另外一个较普通但相近的字代替它,看效果如何,它不如关键字的地方,就是关键字的作用。 4、倒推法。一种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问的意思中所给出的好处,如:“全诗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个字,这个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回答时当然要说好,好初中的一点就是所问种的句子。另一种情况,根据诠释表达的情感,说明的道理,看某字在诗中某联中的位置,进行倒推。,三、解答诗歌炼字题方法一点通,所闻即所答-对关键词的品味,主要是词语的含义及其妙答的效果和作用。,诗歌鉴赏炼字题常见题型: 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它的妙处)在哪里? 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 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某种手法;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