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的实际运用连贯,人和二中语文组,1.下面这些话说得不简明的一句是( ) A.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要改正. B.学校里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潮. C.用不干净的抹布擦碗,越擦越不干净,越擦越 脏. D.这份复习资料正在打印,明天就可以发到学 生手中.,C,1.与下面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_ 、_ 、_ 、 _ . (1)现出一片片的火焰 (2)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3)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4)在眼前所能看到的远处. A.(1)(2)(3)(4) B.(2)(1)(3)(4) C.(4)(2)(1)(3) D.(4)(3)(2)(1),C,2.假如你的好友小宁期中考试语文只考了六十分, 他心里很难过,此时你正确的做法是( ) A.你高兴的说:”六十分万岁!” B.你劝慰他说:”还有人没考及格呢?” C.你不屑的说:”你数学考九十五分,语文差一点无 所谓!” D.你诚恳地说:”我也错了不少,我们一起看看 错在哪里,争取下次考好!”,D,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连贯,语言的连贯是指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应注意前后句语意的连接贯通.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意思清楚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那就必须要做到”连贯”.,二.“连贯”的基本要求: 1.要注意保持统一的中心. 例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例2拂晓,他从家里出发,按照信中的路线一直赶路,在中午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信中她所交代的地方。 (时间顺序),例3:他来到山脚下,哇!好高的山!可是他没有被吓倒。一路上他翻山越岭,很快就到了半山腰,此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裤,但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往上爬。三个多小时后,他终于来到了山顶,放眼四望,多美的景色啊!,( 空间顺序),例4: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逻辑顺序),“连贯”的基本要求:,2.要注意合理的句序,“连贯”的基本要求:,3.要注意主语的一致。 例5: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的友谊, 我对她的伟大的人格愈来愈感到钦佩。 (如换成“她的伟大的人格愈来愈使我感到钦佩。”,语气就不够连贯了。),例6。(1)轮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明方向,不然就可能搁浅或触礁沉没。(2)在人生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3)要有所作为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会庸庸碌碌,虚度时光,甚至误入歧途。 (第(2)句有 的作用。),过渡,例7:夜色加浓,灯火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影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前后呼应),“连贯”的基本要求:,4.要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三. 我们在做语言连贯的题目时, 一定要根据 连贯的基本要求去做:,例1:填到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最连贯的一项是( ) 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地奔跑 将军一面走, 一面四下里看着, 。 A这劳动的场景使他深深地激动了。 B他深深地激动了这劳动的场景。 C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 D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他。 (答案C。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必须保持连贯的语气, 这样,别人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要保持连贯的语气, 就要求句子前后的主语要保持一致,词与词之间,句子与 句子之间要连接得上。),C,例2:,把“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人吗?”一句话放在下面一段话中,合适的位置是( ) (1)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2)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A(1)句之前 . B(1)(2)句之间. C(2)(3)句之间 . D(3)句之后. (答案是B。分析:要注意句子前后的衔接,才能保持语意的连贯,这句话是为了论证句(1)的,应紧跟句(1)。 ),B,例3:,下面这段话的正确顺序是( ) (1)那时候,黯淡的灯光和母亲的叹息使我朦胧地感到不安。 (2)坐车到了南城,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门前,不禁勾起了童年 的回忆。 (3)1960年我回到北京。 (4)现在,我又站在这个地方,真是百感交集。 (5)一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重访故居。 A(1)(2)(3)(4)(5) B。(3)(5)(2)(1)(4) C(4)(1)(2)(3)(5) D。(1)(4)(2)(5)(3) (答案B。分析:调整句子的语序,可以通过熟读来理解,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考虑一些规律性东西的把握。如“到北京”“一到”“坐车”“回忆”“那时候”“现在”,它是以时间先后及地点的转移为叙述顺序的。),B,三.考查“语言连贯”的试题一般是以客观题 (即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有哪些题型 呢?我们看看下列的题目:,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_ ,据说连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A.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2004年中考),定位选句.,C,把“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人吗?”一句话放在下面一段话中,合适的位置是( ) (1)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2)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A(1)句之前 . B(1)(2)句之间. C(2)(3)句之间 . D(3)句之后.,定句选位,B,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1)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3)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4)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 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A.(4)(3)(1)(5)(2). B.(2)(4)(3)(5)(1). C.(4)(2)(3)(5)(1). D.(1)(2)(4)(3)(5). (2005年中考),调整句序.,B,归纳: 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 要注意哪些步骤和方法呢?,四.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步骤和方法:,1首先看它是考查哪类的题型,然后根据连贯的要求去分析 和判断。 2“定位选句”和“定句选位”要注意前后句的主语、衔接、呼应、句式等。 3“调整句序”首先要迅速理解各句的意思,抓住这段话的中心,然后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按什么顺序、结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