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简版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简版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简版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简版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一)简要起草过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接到修订任务后成立了标准起草 组,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修订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 2018 年 1 月起草组召开了修订标准工作方案会,到会单位对国内外标准、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GB 25559-2010)标准的产品指标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提出了标 准修订工作方案。会后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进行了试验工作,并对产品进行了质量考核。 2018 年 6 月由起草组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 、编制说明及其附件,在行业内部进行了征求 意见。2018 年 7 月对收到的行业内部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形成了意见汇总处理表。 2018 年 8 月起草组组织行业内专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预审, 并根据预审会的意见对标准 进行了修改。 (二)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俭波、王华丽、张霁月、赵美敬、朱蕾、张泓。 主要承担的工作:参加标准修订各阶段召开的工作会议,负责修订标准各阶段相关文件起草编写工 作(包括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及上报材料等) ,承担标准修订过程中质量数据、试验数据的累积和试验 工作。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酸氢钙、磷酸三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之一与食品添加剂磷酸或食品添加剂磷酸 (湿法)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 (二)感官要求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或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 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组织状态 三斜结晶或粉末 (三)理化指标及检验方法 美国 FCC 标准控制了磷酸二氢钙含量、砷含量、氟化物含量、铅含量、干燥减量(一水物)、灼 烧失量(无水物)共六项指标。原国标 GB 255592010 控制了磷酸二氢钙含量、重金属含量、铅含量、 砷含量、氟化物含量、灼烧减量(无水物)、干燥减量(一水物)、澄清度、碳酸盐、游离酸及其副盐 共十项指标,指标参数等同于美国 FCC 标准,其中氟化物含量的指标优于美国标准。原国家标准在实 2 施的 7 年过程中尚未出现问题,故此次修订指标的设立及指标参数不做调整。具体指标值见下表。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磷酸二氢钙含量 (以 Ca 计) , w/ % 无水物 16.818.3 附录 A 中 A.4 一水物 15.917.7 重金属(以 Pb 计)/ (mg/kg) 10 附录 A 中 A.5 铅(Pb)/ (mg/kg) 2.0 附录 A 中 A.6 砷(以 As 计)/ (mg/kg) 3.0 附录 A 中 A.7 氟化物(以 F 计)/ (mg/kg) 25 GB/T 5009.18 灼烧减量 a,w / % 14.015.5 附录 A 中 A.8 干燥减量 b,w / % 1.0 附录 A 中 A.9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10 碳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11 游离酸及其副盐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12 a无水物测定此项目。 b一水物测定此项目。 (四)检验方法的确定 本次修订重金属、铅、砷、氟化物的检验方法均采用最新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方法标准。重金属测定 的检验方法采用 GB 5009.742014;铅测定的检验方法采用 GB 5009.75 或 GB 5009.12;砷测定的检验 方法采用 GB 5009.76 或 GB 5009.11;氟化物测定的检验方法采用 GB/T 5009.18。其他指标项目的检验 方法仍按原国标执行,不做调整。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标准于 1989 年 3 月首次发布为国家标准,1997 年调整为强制性化工行业标 准,并重新进行了编号,2007 年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计划200785 号文关 于下达 2007 年第四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于 2008 年完成制定食品添加剂磷酸 二氢钙国家标准,自国家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化工行业标准自动废止。后因食品添加剂标准统一由国家卫 生健康委(原卫生部)接管归口,于 2010 年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 (GB 255592010) 。 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标准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八版FCC 8磷酸二氢钙(英文版);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专论 1,2006) 磷酸二氢 钙 (以下简称 JECFA 标准) ;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磷酸二氢钙 (2007 版) ;本次修订参考美国食 品化学品法典第八版FCC 8磷酸二氢钙(英文版)“以下简称 FCC 标准”。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无。 3 附表 1 各标准指标参数对比表 项 目 国 内 外 标 准 美国 FCC 8 JECFA 标准 日本食品添加物 公定书(2007 版) 原国标 GB 255592010 本次修订指标值 磷酸二氢钙(以 Ca 计)质量分数/ % (无水物) 16.818.3 (无水物) 16.818.3 以 Ca(H2PO4)2计,干 基计95.0105.0 (无水物)16.818.3 (无水物)16.818.3 (一水物) 15.917.7 (一水物) 15.917.7 (一水物)15.917.7 (一水物)15.917.7 砷 (以 As 计) 质量分数/ % 3(mg/kg) 3(mg/kg) 0.0004 3(mg/kg) 3.0(mg/kg) 重金属 (以Pb计) 质量分数/ % 0.002 10(mg/kg) 10(mg/kg) 氟化物 (以F计) 质量分数/ % 0.005(50 mg/kg) 50(mg/kg) 25(mg/kg) 25(mg/kg) 铅 (Pb) 质量分数/ % 2(mg/kg) 4(mg/kg) 2(mg/kg) 2.0(mg/kg)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碳酸盐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游离酸及其副盐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干燥减量质量分数/ % (一水物 60,3h) 1 1 1 1.0 灼烧减量质量分数/ %(无水物 80030min) 14.015.5 14.015.5 14.015.5 14.015.5 加热减量质量分数/ % (180,3h) 17.0 4 附表 2 各标准试验方法对比表 项 目 试 验 方 法 美国 FCC 8 JECFA 标准 日本食品添加物 公定书(2007 版) 原国标 GB 255592010 本次修订方法 磷酸二氢钙含量的测定 高锰酸钾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乙酸锌返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仲裁 法)与硫酸锌返滴定方 法并列 高锰酸钾滴定法与硫酸 锌返滴定方法并列 砷(以 As 计)含量的测定 银盐-分光光度法 银盐-分光光度法 砷斑法 GB/T 5009.762003 中 的砷斑法 GB 5009.76 或 GB 5009.11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硫化钠比色法 GB/T 5009.742003 硫化钠比色法 GB 5009.74 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分光光度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5009.18 铅(Pb)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双硫腙比色法 (仲裁法) 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并列 GB 5009.75 或 GB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