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四超”车辆运输安全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4 页“四超”车辆运输安全措施五、四超车辆的界定:凡使用标准矿车、材料车、平板车装、转、运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物料的,简称四超车辆。即:1)使用标准一吨矿车、材料车、平板车物料露出车箱外且高度(自轨面起)不超过1.5米,宽度不超过1.2米均为超高、超宽车辆。2)使用标准一吨材料车的物料长度超出车碰头且总长度不超过8米的均为超长车辆。3)超过1.8吨重的物料车为超重车。超出以上范围的须另行制定措施。六、安全措施:1)装车前要对所使用的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不完好车辆及联接装置不合格的严禁使用。使用开门车转运物料的必须把门关好。2)转运超高物料,力求重心和中心一致,并用足够强度的绳索或铁丝捆牢,轻物料用麻绳捆绑,重物料必须使用多股8号铁丝捆绑,确保物料的整体及四角在运行中不发生移动现象。3)转运超长物料如:机头架、皮带、连杆及其它超长设备和材料时不准使用车皮,必须使用材料车和专用车。装车时超长料的捆绑要牢固,不得偏重,根据现场情况使用麻绳或多股8号铁丝捆绑。在超长料的运行下方,用麻绳或铁丝缠绕带紧,防止物料下滑。使用材料车转运管子、轨道时,在车底要用道板垫起,防止长料触地,木楔要压紧打实,以保证安全运行。4)斜巷转运四超料时,每勾只允许挂一辆车,超长的轻料如连杆、H架等可以按允许的牵引车数进行作业。车与钢丝绳的联接必须使用马蹬,绳头必须有绳口,绳头插接长度不小于3.5圈,如使用绳卡子不得少于3个,绳卡子的规格要同钢丝绳相一致,且紧固有效。5)牵引四超车辆时,斜巷各甩道及上、下滑板要设置警戒,严格执行走勾不走人制度。开车前电绞司机要详细检查绞车地巩、刹闸、绳根及信号,严禁有余绳,开车时要听清信号,起钩要缓慢,停车要及时,不得猛拉猛拽和急刹车,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米每秒。6)平巷用机车牵引超长料车时,要在物料车与机车之间加挂一个矿车,车辆之间的连接要用特制绳头或链条,行车速不得超过2米每秒。需人力推车时,车辆的两侧严禁站人,要逐辆推车,严禁放飞车。7)运输超宽、超高车辆时,要核实物件距巷道绑及安全设施的距离,如安全设施或其它管线影响车辆通过,则应先处理,确保车辆安全通过。8)四超车辆应及时转运,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停滞,如需停滞,则应在车辆的前后及侧面悬挂反光标志牌。9)每次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到值班室领取本施工措施,措施要传达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运输任务。编制:技术主管:机电总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二)说课稿 教科版
- 1.3 民族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低延时与高可靠性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 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关于ppp项目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
- 工地员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影响施工进度的外部因素及应对策略
- 服装英语考试题及答案
- 改造历史建筑实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6.2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物流会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人物速写眼睛课件
- DB61T 1188-2018 足部修护技术规范
- 开学第一课暨校长思政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强国复兴血脉
- 代销理财管理办法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