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案.ppt_第1页
《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案.ppt_第2页
《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案.ppt_第3页
《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案.ppt_第4页
《辛弃疾词两首》预习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案,一、作者简介、背景。 二、 自学 1、自读范读正音正字齐读; 2、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3、师点拨重点词义,勾画重点注释,师生疏通意思。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请把词中描写作者所见的触发他的思绪的景、物的文字找出来? 2、这些景、物触发了作者哪些思绪,即词人有哪些“登临意”?,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本句表达了什么意思?,背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1、写作背景。 2、概括上下片内容。 3、两首词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词语,其中各有哪个动词最富表现力? 4、比较念奴娇与永遇乐的异同。 5、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6、两词的艺术特色? 7、拓展阅读,1、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拓展阅读,2、清平乐 茅屋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3、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思考题: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分)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2分) 3、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2分),4、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思考题: 1、如何理解“落红”的含义? 2、作者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起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5、阅读下面这首辛弃疾词,完成题。 西 江 月 遣 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