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1页
《认识论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2页
《认识论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3页
《认识论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4页
《认识论复习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论复习课,一、重要考点: 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及方法论 2、认识的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 4、真理的相关知识(含义、最基本的属性、具体的、有条件的等) 5、实践的特点,1、2007年10月1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性 D.客观物质性,2、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不用汽车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B,课堂探究:,3、从“神一”到“神六”载人航天试验的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这说明实践的 4、鲁宾逊流落在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他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 A.是,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 B.不是实践活动,没有社会性,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活动 C.是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因为他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 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社会历史性,C,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1、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一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说明 2、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 3、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源,目的和归宿,动力,来源,目的和归宿,探究:,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经过研究探索,即通过实践,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了新的认识,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也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家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得出正确认识,是为了指导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我国在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了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正式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体现了这一点。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完成生物、生化实验后,在江苏泰州进入临床验证阶段,用实践来检验人对防疫该病毒的认识是否正确。,拓展引申: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 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参考答案: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而形成的。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复习巩固: 1、意识、认识、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5、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 的原理与方法论,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B,. 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 ( ),A,“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 这诗句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c,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B,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 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 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 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B. C. D. ,B,C,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D,探究:,1、“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 些条件过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真理是具体,2、“只要多走一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一小步, 真理便会变成廖误。”,真理是有条件的,3、“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 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 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认识是反复的,4、三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 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 有许多河床;2004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 表面有许多坑洞、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拓展延申:,(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六“回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6、2009年11月14日,北方发生暴雪天气,其中河北300万人受灾,百余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人民币,河北省在中央财政下拨1000万元救灾款的基础上在紧急下拨800万元,石家庄市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充足,价格回落,人民生活稳定,思考:请用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问题,(1)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 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北方暴雪天气的发生,是客观规律 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2)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 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 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 于人类。在暴风雪发生之后,我们正是由于充分 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使人民的生活最终 得以稳定。,从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拓展延申:,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基址以上部分并未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开始我们对阿房宫的认识是通过一些史籍获得的,随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对阿房宫的正确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人们对历史的认识随着考古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历史记载是基于当时条件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其正确与否要经受考古实践的检验,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有关史籍和历史教科书对阿房宫的认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要求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对阿房宫的认识过程正体现了人的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具有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实践的主体是人们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这意味着实践是以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不是主观世界和整个世界。 3)实践的性质“活动”(即是一个“过程”) 这意味着实践:第一:不是“结果”(物质的具体形态)。第二:“改造”活动而不是纯粹的认识活动。仅仅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7、苏轼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8、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1962年至1972年累计增长了3亿。由于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D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C,有人认为:人的认识,一方面源于亲自实践,另一方面源于书本知识。这种观点 认为实践和书本都是认识的来源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成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人脑 基本路线 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 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 A B C D,A,“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所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B,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觉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重复性,B,对青年学生来说,了解现实要求我们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_上。 A中国国情 B科学世界观 C党的方针政策 D主观愿望,A,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庆和革命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建国6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过程。,(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形成的决策和理论,始终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将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继续闯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2008年9月25日21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措施是科学的;也为我国今后更深领域探索太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参考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空间探索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探究:1、判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蜘蛛织网 2)学生听课 3)房子 4)全国大专辩论会 5)2010年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 6)农民种地 7)小行星撞击地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 这诗句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c,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B,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递次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