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文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宋金元文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宋金元文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宋金元文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宋金元文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宋金元文论,概说 欧阳修与苏轼文论 严羽沧浪诗话 宋代的词论 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概说,两宋共319年(9601127,11271279),与之相并行的有北方金王朝(11151234),加上灭金绝宋的元代(12791368),共约四百年,合称宋金元时期。 文论重点在宋代,金元余波。,1、文化高度繁荣。,宋代的社会风尚大体上呈现出重文、尚理、崇雅的特点。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2、学术思想丰富。,欧阳修复兴儒学; 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朱熹等建立了新儒学理学; 陈亮的功利之学(事功之学或事学)、陆九渊的心性之学(心学)也都有一定影响。,3、文学创作繁盛。宋诗数量超过唐代,形成不同于唐的特色;宋文、宋词成就极高。,一、文论的特点,1、诗话崛起于宋,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最早。 出现了大量“诗话”著作,2、文论的重心仍在传统诗文理论特别是诗歌理论上,较前代论述深入精微。 诗文大家欧阳修和苏轼 诗论专家严羽诗歌理论,在后世影响极大。 北方金朝的著名诗人元好问以组诗的形式发表真知灼见。 宋代文学批评各有宗主,诗宗杜,文宗韩,蔚为时代风尚。尊杜宗韩是宋代文学批评的两大支柱。,3、宋代诗论具有鲜明的以禅论诗的倾向。如严羽之沧浪诗话。,第一节 欧阳修与苏轼文论,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理论和实践的首领,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成就都很大的作家。 晚年所作六一诗话,开诗论之一体。,“诗穷而后工”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苏轼文论,苏轼,号东坡居士,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1、“自然天成”说(文艺的自然本质),“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推官书),“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书黄子思诗集后),2、“了然心手”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谢民师推官书),3、萧散简远”说(文学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书黄子思诗集后,东坡文谈录记载,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追求“意在言外”,“言不尽意”的审美意趣。,第二节 严羽沧浪诗话,一、严羽与沧浪诗话 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浦客,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基本结构:,沧浪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门,书后附答出继叔吴景仙书)。,认为是“自家实证实悟”之作,“乃 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二、以禅喻诗的“妙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禅宗妙悟: “以心传心”、“不落言荃”。即佛法的传授全靠自省、自悟。,诗辩,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三、“别材”、“别趣”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诗辩),1、针对宋诗弊病,主要是针对苏、黄诗风,尤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诗风。,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特点:,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 夺胎换骨 ”、“ 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故有典故连篇,形象呆板之嫌 。 在创作实践中,诗派尚能“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2、“别材”、“别趣”内涵:,“别材”,就诗歌创作主体方面讲的,强调创作诗歌要有特别的才能(即妙悟上的才能),并不是读了许多书,有不少学问,就一定能写好诗的。 “别趣”, 是就诗的审美特征讲,“趣”便是“兴趣”,便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便是“兴致”,是一种理趣,不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 诗歌应当有一种特别的趣味,具有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决不是只有一些抽象的道理就能成为诗歌。,3、“别材”、“别趣” 和“书”、“理”不能割裂或对立,(1)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辩 (2)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黄初(黄初,曹丕年号, 220226年)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籍嗣宗外,惟左太冲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 (诗评),附录:第三节 宋代的词论,一、娱宾遣兴 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则有绮筵公子,锈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绵;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4、别趣所指:“兴趣”,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辨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诗辨,从“兴趣”出发,推崇“盛唐气象”:,盛唐诗人惟在“兴趣”,故其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盛唐诗歌情景交融,浑化无迹,空灵蕴藉,韵味无穷。(含蓄深远,韵味无穷) 严羽道出了诗歌的美学特征:具有形象的美,抒情的美,空灵的美,含蓄的美。,附录:第三节 宋代的词论,一、娱宾遣兴 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则有绮筵公子,锈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绵;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北宋嘉祐三年陈世修作的阳春集序“公(冯延巳)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宴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依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 晏几道乐府补亡集自序中说:“往者浮沉酒中,疾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醒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 ”,二、言志卫道,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记载,程颐“偶见少游,问天若知也和天也瘦,是公词否?少游意伊川称赏之,拱手逊谢。伊川云:上穹尊严,安得易而侮之?”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云:“坡、谷极称少游,而伊川以为亵渎,莘(刘挚)以为放泼。半山惜耆卿谬其用心,而范蜀公(范缜)晚喜柳词,客至则歌之。余谓坡、谷怜才者也,半山、伊川、莘老卫道者也;蜀公感熙宁、元丰多事,思至和、嘉祐太平者也。今诸公贵人,怜才者少,卫道者多。”,三、婉约派词论,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柳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 李清照论词“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四、豪放派词论,胡寅题酒边词“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附录:第四节 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金代在北方和南宋对峙,至王若虚、元好问,才有文学理论批评,其思想具有北方特色,比较注重内容的充实。 元代主要继承南宋但亦吸收了金代的一些思想,同时这个时期戏曲和小说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一、金代文学批评,1、王若虚(11771246) 王若虚,字从之,号滹南遗老。有滹南诗话三卷和文辨四卷。曾任金翰林直学士,金亡不仕。,“贵自得”:,诗话: “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词达理顺,皆足以名家,何尝有以句法绳人哉?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好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论诗诗亦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师低一著,纷纷法嗣复何人?”,2、元好问(11901257),元好问,字裕之,好遗山。曾任金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由金入元,金亡不仕。著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为金代文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其诗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金史本传云:“其诗奇崛而绝雕刻,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元好问的诗学思想:,(1)诗歌是人的元气自然流露,应当体现人真情实感。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2)喜欢有英雄气概的作品,“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3)主张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秀丽而无雕琢之弊。,“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二、元代文学批评,1、方回(12271307)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人,和朱熹同乡,四库全书总目桐江续集提要云“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由宋入元。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方回,其诗学思想重江西诗派,又有所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一祖三宗”说:“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