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之学选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经之学选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经之学选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经之学选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经之学选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经部之学(上),第一节 经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经学的名义及派别,(一)“经”与“经学” 1、“经”的本义: 说文解字:“经,织也。” 清学者段玉裁:“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 引申为长久不变、事物主干之义,指典籍之中具有圣神地位的经典。 尔雅释言:“典,经也。”把典籍称为经。 “六经”“五经”“十三经” 2、经学的流派 经学是训解和阐释经书的学问。 四派:两汉、三国至隋唐、宋元明和近儒; 三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和宋学; 两派: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经学: 亦称“经今文学”、“今文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以当时通行文字隶书记录,多无先秦古文旧本,而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传授,至汉代乃一一写成定本。汉武帝时采董仲舒、公孙弘建议,表彰儒家经籍,建立经学博士,所用皆为今文经籍。又因当时政治之需,着重经文“大义”的发挥,是以公羊家的春秋学尤盛。西汉中叶以后,今文经学渐衰。,清代中叶,西方强权入侵,国势日益衰弱,乃有学者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发挥“公羊学”学说,干预时政,主张变法,今文经学因又大盛。今文经学对于西汉封建统治的巩固起过作用,在清后期则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与谱法主张的重要理论根据。,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法则,扬雄著方言,许慎著说文解字等,皆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至今仍为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钥匙,受到学者的重视。,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宋人抛开旧注,直接往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遂成为“宋学”。明代经学衰弱,少有建树。直至清代,乾嘉学者所用方法,称为“汉学”、“朴学”,无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皆与古文经学为近。,二、两汉的经学,(一)经学统治地位的获得 1、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代经学的特点:重师法与家法;“古今文之争”;今文经学的衰落与古文经学的兴起。,三、魏晋至宋明经学,(一)郑王之争;玄学;理学 (二)理学的流派:程朱理学(朱熹)、心学(陆九渊)、陆王学派,四、清代经学,(一)清代经学发展的动力:经世致用 (二)清代经学的代表人物: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三)乾嘉学派:吴派、皖派 (四)公羊学派,第二节 经学的类别,一、易部之学 易经简称为易,又名周易,或八卦和六十四卦。本是占筮之书,后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成为一部哲学著作。汉代称易为“六经之首”,汉书艺文志称其为“六艺之原”,又被尊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帝王之学”等称号。也有“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经商不利”之说。,(一)有关易学的基本知识,1、易经产生、创作、传承和成书过程:三古、三圣、三易 (1)三古:是指易经的成书经过了上古、中古与近古三个阶段。 上古:伏羲氏始作八卦;神农氏重六十四卦,名连三易;轩辕氏重六十四卦,名归藏易。 中古:周文王和周公重六十四卦、写卦辞、写爻辞,名周易。 近古:孔子及弟子,作易传又名十翼,(2)三圣,指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子。 伏羲氏和女娲是华胥氏的儿、女,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夏”一词是根据这位祖母的姓(华,本义为花)和第一个王朝的名字(夏)合称的。华胥氏时期,文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有结绳记事文明。直到伏羲氏发明八卦,用一种更简短的符号代替结绳记事符号。把中华文明推进了文明的门槛。郭沫若先生认为:八卦为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国文字应该从易的起源算起。所以伏羲氏作八卦对华夏文明的发展有伟大贡献,故称其为上古之圣。, 周文王:中古之圣。周文王被商纣王困于狱中时,悉心演绎上古的八卦、连山易和归藏易,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六十四卦,并为每卦写卦辞,其儿子周公又为三百八十四爻写爻辞。至此,卦形有了文字,图文兼得,为易经成书奠定了基础。,近古之圣:孔子。当周文王的易经传到孔子时,孔子已经50岁了,他开设演习周易,并对卦辞和爻辞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撰写了几万字的解读文字,有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彖辞传”、“象辞传”和“文言”,有阐释易理的“系辞传”,有说明卦象卦理的“说卦传”,说明卦序排列的“序卦传”和“杂卦传”。易经有了新内容,卦辞和爻辞称为易经,孔子的文字称为“易传”,合称周易或易经。,(3)三易,“三易”:指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 连山易:为神农氏所创,即炎帝。他讲八卦每两卦一重,演绎出六十四卦,因炎帝又号连山氏,以象征山的艮卦为首卦。故称连山易。 归藏易:为轩辕帝所创,即黄帝。又称归藏氏。他所演绎的六十四卦以坤卦为首卦。因坤卦象征地,地为万物的归宿和载体,故名归藏易。 周易:为周文王演绎的六十四卦,以乾卦为首卦,表明天地初生,万物始生,又以未卦为末卦,表明一事的终末又是另一事的开始,由此,周而复始,周行不殆,故名周易。 因年代久远,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2、易经与易传,传至今天的易经就是周易。周易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易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画,周文王的卦辞和周公的爻辞。 后一部分为易传,包括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十翼:即彖传、象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3、简易、变易、不易,“易”的基本义有: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易经用两个最简单的符号阴爻(-)和阳爻(),演绎出了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无穷变化,阐释了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就像今天计算机二进制中的“0”和“1”两个符号,演变出无穷的信息数据,这正是愈简易愈有变化的功能,愈复杂的变化,其法则愈简单。, 变易。变易有四层意思:第一,64卦本身是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演绎出来的。第二,是说明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如64卦中,每卦有六爻:初爻象征事物的开始,二爻象征事物有成,三爻象征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停滞不前,四爻象征变革,五爻象征兴盛,上爻象征终极,趋向衰微。第三,说明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事物的变化。第四,说明64卦显示了64种自然静态现象,384爻演化了384种动态的变化。, 不易。是指永恒的自然法则。自然万物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分阴阳,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因为统一,事物才有发展,因为对立,所以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受这一“不易”哲理的启示,古代圣贤总结出人世间的“无为法则”,即顺其自然法则便有所为,逆自然法则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是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有所不为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此外,“易”的哲理思维中还有交易、反易、移易等含义。,4、关于爻与卦,爻:义从“交”,形如网,互相交织。象征事物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无穷。爻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阳爻()象征万物归一,为大合之数;阴爻(-)象征一分为二,为小分之数。阳代表事物具有积极、进取、刚健、向上的特征;阴代表思维具有消极、退守、柔顺、向下等特征。爻在八卦中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空间,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又名天道、地道、人道,合称“三才之道”。二是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下爻为事物的处端,中爻代表事物的发展过程,上爻为事物的结局,每卦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一个小千世界。 同样,在64卦中,展示空间的,上两爻代表天道,中两爻代表人道,下两爻代表地道。展示时间的,下两爻表示过去,中两爻表示现在,上两爻表示未来。,上爻发展顶峰(盛极必反) 五爻功成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