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句读与标点.ppt_第1页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ppt_第2页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ppt_第3页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ppt_第4页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书的句读与标点,、什么是句读 所谓句读,就是断句。 断句时常用的符号有“。”和“、”,句子结束就在 字的旁边加一个圆圈,记个“。”,叫做“句”;一句 话没完,句间需要停顿之处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 点,记个“、”,叫做“读”。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韩愈师说云:“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礼记学记中则 说:“一年视离经辨志。”,句读有误,会导致对文义,史实的误解,造成注释的失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礼记檀弓: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司马迁作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朝父之母诲孔子父墓 ,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当归上句而误判属下句 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汉书高五王传,中华书局本,第1998页)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古文观止桃花源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当属下句而误判归上句 盖新春以来,无风不南,无日不晴,梅柳桃李,旧腊已如锦绣。昨风转北,天即阴晦,寒气逼人,如北方之冬室中,非火不足以御寒。 (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第108页),误读会造成校勘的失误 错误的句读会导致校勘的失误,造成误改、误删、误补、误乙。 有利于古籍整理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才人武氏,出家为尼。削发,可免(,)去尘俗之念。 标点可加深对古书内容的理解。 如庄子. 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三 古书标点中的主要问题 当断不断 岭南尝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 (资治通鉴,1956年中华书局版,第3745页) (李欣)少举进士,当得官弃去乌巾布裘为道人。 (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页) 不当断而断 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 (汉书曹参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始皇曰:“天下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东坡志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杂糅粘连 (孙)太初性通敏,华藻溜亮而质父交阳明先生,以道学自任,多矜持。 (明史资料丛刊第一辑贤博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惟钱塘则不然,初望之一片青气,稍近则茫茫白色,其声如雷,其势如山吼掷;狂奔一瞬,至岸,如崩山倒屋之状。 (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1页) 句子虽已点断,但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页) 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古文观止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8页),四 古书标点致误原因 不明词义致误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史记选,王伯祥主编,第1页) (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3页,1982年版已改正) 不明语法致误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春秋左传读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19页),五 提高古文断句能力的“捷径” 从句子首尾常见的词语判断句子 句首词 发语词:“盖”、“夫”、“且夫”、“若夫”、“今夫”等; 时间副词:“是时”、“昔者”、“曩”、“曩者”、“日者”、“向者”、“既已”、“既而”、“已而”、“俄而”、“俄顷”、“顷之”、“顷间”、“方今”、“有顷”、“乃今”等; 复音虚词:“其唯”、“岂特”、“岂独”、“岂徒”、“然则”、“故夫”、“大抵”、“得无”、“得微”、“得毋”、“何为”、“曷为”、“胡为”、“何以”、“奚以”、“胡以”、“何其”、“何故”、“未尝”等; 谦词:“臣”、“窃”、“仆”、“愚”、“妾”、“孤”、“寡人”等; 敬词:“公”、“君”、“卿”、“子”、“先生”、“足下”、“吾子”、“陛下”、“殿下”等。,句尾词 语气词:“欤”、“耶”、“乎”、“哉”、“也”、“矣”、“焉”、“耳”、“兮”等 复音虚词:“何如”、“奈何”、“若何”、“也夫”、“已矣”、“矣哉”、“云尔”、“云云”、“也乎”、“也已”、“也已矣”、“也哉”、“矣乎”等。 在大多数句子中,结尾是实词,而以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居多。补语在句尾,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在句尾,及其他词语作谓语在句尾也不少见。 从独立的词语或词组判断句子 用于句子之前的叹词:“嗟夫”、“呜呼”、“嘻”等; 概括之词: “故曰”、“由此观之”、“由是观之”、“此所谓”、“其所谓”、“要之”等,有过渡衔接、承上启下、概括归纳的作用。,不明音韵致误 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 (史记会注考证卷六,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黄龙:三国吴孙权年号) 不明文化常识致误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第1844页,1976年重印时已改正) 癸丑,以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844页,1976年重印时已改正),从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判断句子 从表序数和表顺序的词语判断句子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资治通鉴汉纪二)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通过句中表疑问的词语判断句子 如:“何(曷、盍)”、“胡”、“奚”、“安”、“焉”、“谁”、“孰”。 从表言词语判断句子 如:“曰”、“言”、“谓”、“告”等。,从各种句式常用词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子 判断句:“者,也” ,“者也”、“非必”、“非则”、“非即”、“诚也”、“必也”、“亦也”、“乃也”等; 疑问句:“如何”、“奈何”、“若何”、“何焉为”、“无乃乎”等; 反问句:“何之有”、“何有于”、“于何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非而何”、“非而谁”、“非如何”、“庸乎”等。,假设句:“诚则”、“苟则”、“使则”、“若则”等; 选择句:“宁其宁”、“宁无”、“与其毋宁”等。 “有者”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提出主语; 宾语前置:“惟是”、“其之谓乎” ; 递进语句:“尚况”、“尚犹而况”、“犹尚况”、“犹况”等。 从修辞判断句子 比喻、对比、顶真、反复、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也是判断句子的重要标志。,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 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且公卿之不肖,既推其类,以聚于朝廷;朝廷之不肖,又推其类,以备四方之任使;四方之任使者,又各推其不肖,以布于州郡。(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从章法特点判断句子 常见的章法特点有:有总有分(或有分有总,或总分总结合)、杂中见整、环环相扣等。 阳嘉之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名称),以精铜铸成(质料),员径八尺(大小),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形状),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装饰)。(后汉书张衡传),从文体的语言特点判断句子 议论文体:多用分析、综合、推理、归纳的方法,语言严密,句式往往比较严整,句与句之间多相互照应; 说明文体:多注意说明的顺序,语言准确、简明,环环相扣; 记叙文体:大都注意记叙的要素,人、事、景、情清楚,语言形象、生动,句式灵活多变。 骈体文:多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铺排,句子又以四字句居多,间以六字句(不含虚字)。,六 标点古文的要求 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误)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 (误)(汉景帝四年)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中华书局版,标点本汉书) (误)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街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送鲁周儒赴举诗引),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误):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 (误):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自通鉴卷三十七) (误):李当尚书镇南梁境,内有朝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而不肖者相效为非当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召其尤者,遂命盛以竹笼,沉于汉江。(唐语林政事),练习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误):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误):且夫天者,气邪?体也。实论之,天体非气也。(论衡谈天) (误):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诚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吁夫不可悔兮,宁早自贼。”(汉书高五王传),古书的翻译,一 古文今译的标准和要求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 信:指译文必须忠实反映原文的意思,表达要准确; 达:指译文的表达要通顺、晓畅; 雅:指译文要典雅、优美,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二 古文今译的方法 直译 直译又叫对译,就是要求对文言材料的每个字词一一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对等说法或相应词语,做到不增不漏,句法结构也要基本相当。 直译能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直译中常见的问题是或增或漏文言材料。,直译常见的另一问题是“死译”或“硬译”,即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不能用通顺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内容。例如: 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一 因此灾祸没有哪一种悲惨超过贪图私利,悲痛没有哪一种悲痛超过伤心,行为没有哪一种耻辱超过污辱先人。 译文二 因此灾祸没有比贪图私利更悲惨的,悲痛没有比伤心更厉害的,行为没有比使先人受辱更羞耻的。,意译 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文词语作适当的增减变更,对原文词序作适当的调整,从而通畅准确地再现原意。 一夫作难而七庙。 (贾谊过秦论) 译文: 陈涉一人带头发难,整个秦王朝便很快灭亡。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齐策四) 译文: 债款全部收齐后,用(它)买些什么回来?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姜氏)请求京地(作段的封邑),(庄公)让(段)居住在京地,(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三 古文今译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准确的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鞌之战) 译文: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死在车中。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表明于后世。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文言材料中的各个字词的意义都必须在译文中得到落实,即能对译的尽量对译。 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词语问题 文言材料中出现的现在不再使用的词语,必须把它们转换成意义和感情色彩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同上),虚词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不应把概念“现代化” 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资治通鉴李愬雪夜下蔡州) 译文:令他挂着刀巡逻警卫,自由出入司令部。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译文:再也伸不直,是热处理把它弄成那样子。,注意原文中被后世当作成语的句子或词组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译文一 作战,就是勇气的较量。一鼓作气是最好的进攻时机,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有所衰减,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译文二 作战,就是勇气的较量。第一次击鼓能使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有所衰减,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注意原文中的文化专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豳风七月) 译文 七月里大火星向西偏了,九月里要为官家做冬衣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论语颜渊)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年成不好,国家的财用不够,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税率为十分抽一的彻法呢?” 词语搭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句子结构 秦军函陵,晋军氾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文一 秦军在函陵,晋军在氾南。 译文二秦国,军队驻扎在函陵;晋国,军队驻扎在氾水以南。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一 不按期限,法律都要杀头。 译文二 超了期限,按照法律规定,都要判杀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译文一 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又有谁敢怨恨呢? 译文二 我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译文一 楚国的方城山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 译文二 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以汉水作为护城河。,句式表达 省略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