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doc_第1页
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doc_第2页
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doc_第3页
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4 页人造纤维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人造纤维又名黏胶纤维,是用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制成的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棉等。主要原料为纤维素(木浆、短棉绒)、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及硫酸等。、主要生产过程先将纤维素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经切碎、碱化而成碱化纤维素碎屑。将老化后的碱化纤维素碎屑送入搅乳器中,逐渐加入二硫化碳,生成黄原酸盐碎屑。将其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黏胶溶液,经老化和过滤后送到纺丝槽。在纺丝槽中,黏胶溶液在加压下通过细孔喷嘴,进入硫酸浴,迅速凝结成丝。将丝导向纺丝罐,纺成丝再缠成圆形丝饼。二、职业危害因素氢氧化钠、酸、碱类及碱化碎屑会影响工人的眼和手。在二硫化碳附近可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从丝上释出,甚至离开纺丝机数小时后仍有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将释出。在搅乳和纺丝阶段,工人接触二硫化碳的机会最多,其浓度一般为每立方米几毫克至几十毫克,最高不超过1020mg/m3.清洗搅乳器时可能突然接触很高浓度的二硫化碳。三、预防措施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技术改造,防止有害物外逸,减少操作者与有害物接触机会。密闭通风。密闭一切可能密闭的设备,杜绝开放式生产,同时采用吸出式局部通风,防止有害物向车间逸出。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搅乳器开盖前,应使用真空泵将过量的二硫化碳气体抽出,因二硫化碳较空气重2.5倍,抽气装置应接近地平面,新鲜空气入口应装置在高出。清洗搅乳器时工人应戴可供给新鲜空气的防毒面具。注意防火防爆。二硫化碳为易燃易爆气体,其自燃温度为120,搅拌器及纺丝车间必须有严格的防火防爆设备,严禁明火及电火花;贮存地点不得有炽热物体存在。第 3 页 共 4 页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