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心理卫生汇总.ppt_第1页
婴儿期心理卫生汇总.ppt_第2页
婴儿期心理卫生汇总.ppt_第3页
婴儿期心理卫生汇总.ppt_第4页
婴儿期心理卫生汇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婴儿期的认知发展能和社会性发展及其存在问题,婴儿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其心理卫生是成人心理卫生的起点,它不仅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还将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婴儿期是生理、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包括动作技能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婴儿期心理卫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婴儿发展中的问题。,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二、视觉发展 视觉集中:出生三周后适宜视焦点约26厘米 视觉追踪:出生后1248小时 颜色视觉:出生后15天有颜色辨别能力,34个月后能力稳定成熟。 对光的察觉:出生后24-96小时 视敏度:出生后24小时只有成人的13/100,其后稳定发展 。7岁发展最快。,三、听觉的发展 听觉辨别能力: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 语音感知:对人的语音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音乐感知:6个月以前已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视听协调能力: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能力。,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味觉的发展: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嗅觉的发展:出生后24小时有表现,形成嗅觉习惯化、嗅觉适应。 肤觉的发展:出生就有温觉反应。痛觉迟钝。,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三个月能分辨简单形状 深度知觉:6个月具有深度知觉(视崖实验) 方位知觉:发展顺序是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婴儿的记忆发展,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记忆:新生儿末期眨眼条件反射可保持10天之久 ,-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保持30天之久。 3-6个月婴儿的记忆: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认生”现象 寻物能力 模仿动作 长时记忆的发展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延迟模仿 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婴儿期思维的发展,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其特点: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婴儿期言语的发展,一、言语发展的理论 后天学习理论:强化说 社会学习说 先天成熟论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词汇的发展:婴儿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词汇量约50左右,到3岁能达到1000左右。,句法的发展:一到一岁半使用不完整句(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一岁半到两岁使用完整的简单句和少量复杂句;三岁以后基本使用完整句。,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及其存在问题,婴儿是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就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及社会化的历程。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及其存在问题,情绪 气质 依恋,情绪,人类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或哭、或静、或四肢乱蹬。婴儿最初这种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其余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因此,它们是最初步的原始的情绪反应。随后,在生理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分化。婴儿的情绪多种多样,主要有笑、哭和恐惧三种基本情绪。,笑的发展,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哭的发展,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能力。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出生婴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的研究者离境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恐惧的发展,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情绪,可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婴儿的恐惧可分为: 本能的恐惧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怕生,在婴儿的情绪发展阶段,得不到来自父母或抚养者的应答,会使婴儿变得呆滞、胆小和恐惧。,气质,气质分类有多种,其中一托马斯和切丝的类型学说近期最受重视。他们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三种。,气质三种类型,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性儿童容易获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关怀和喜爱。 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困难型儿童容易使亲子关系有所疏远。 迟缓型: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愉快,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慢慢活跃起来。迟缓型儿童引起父母的反应往往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并因具体情况而异。,迟缓型宝宝的典型行为特征出现得较晚,易被父母忽视。在婴儿早期,他们可能仅仅是对洗澡、新的食物表现出不感兴趣或不配合,他们的逃避行为也只是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出现。时间一长,也许有的父母会因为宝宝过于“胆怯”和“无能”而强迫宝宝去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反而会增强宝宝的逃避反应,压力越大,宝宝的反应越强烈,亲子关系就会出现紧张“局势”。,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型联接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为: 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没有建立起依恋安全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我们要建立安全型依恋。 婴儿如果没有经历依恋情感的发育阶段,就不能对周围环境建立起信任和安全感,会变得胆小、呆板、孤僻及好哭闹,会给今后的个性发展产生有害影响。,如何对待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关注婴儿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依恋 给予婴儿充分营养 保证婴儿良好睡眠 注意婴儿早期智力开发及心理培养,婴儿情感需要-信任感的建立,母婴依恋 反应性 对婴儿发出信号积极回应 母亲教养方行为 情绪性 通过说笑爱抚表达感情 社会性 调整自己行为以适应婴儿 其他社会成员的依恋,给予婴儿充分营养培养,婴儿口腔期的发展关系到其情绪、人格的健全发展。 母乳喂养增强婴儿抵抗力。 渐进式延缓喂食时间,强化婴儿挫折容忍。,良好睡眠适应环境,保证一定时间生理睡眠,锻炼婴儿在不同环境下的睡眠质量。 相反,父母长期抱、摇晃婴儿入睡会更容易造成婴儿过分的依赖性,婴儿认知、智力开发,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积极对待婴儿 容易型 各种教养方式易适应 困难型 父母怀有耐心、热情 迟缓型 家长鼓励、顺应婴儿自身,帮助和训练 动作、行为发育 如站立、行走促进婴儿动作行为发育,言语发育 如影视、讲故事等促进婴儿脑发育和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