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A_5_场扫_描电路_的原理与检修_D_7A_第1页
T_A_5_场扫_描电路_的原理与检修_D_7A_第2页
T_A_5_场扫_描电路_的原理与检修_D_7A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 术 大 观 C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q u e &E u u i 要 哪; : I 删 州 T D A 1 6 7 5 A 场扫描电路的原理与检修 摘 要 介绍了由T D A1 6 7 5 A 构成的显示器场扫描电 路的工作原理,通过维修实例总结了常见故障及维修 方 法。 关键词 显示器; T D A1 6 7 5 A; 场扫描 中图分类号 : 1 1 P 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 1 6 7 1 4 8 9 X ( 2 0 0 4 ) 0 1 - 0 0 2 8 - 0 3 P r i n e i p i mm ma d Ov e r h a u l i n g o f TDA1 6 7 5 A F i e l d S c a n C i r c u i t X u Q u n l i n g Ab s t r a c t 1 1 1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wo r k p r i n c i p i u m o f fie l d s c a n c i r c u i t o f the d i s p l a y c o n s t i t u t e d b y “ I DA1 6 7 5 A,a n d s u ms u p t h e c o mmo n ma l f u n c t i o n s and o v e r h a u l i n g me tho d s b y the wa y o f o v e r h a u l i n g e x a mp l e s Ke y wo r d s d i s p l a y; T DA1 6 7 5 A; fi e l d s c a n A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T e a c h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Mo d e m E d u c a f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We i f a n g C o l l e g e , 2 6 1 0 41 , We i f a n g, S h an d o n g P rov i n c e, C h i n a 显示器的场扫描电路由场振荡、场锯齿波电压产 生、 场激励、 场输出、 场线性补偿等电路组成。 在显示器 中, 场振荡电路 、 锯齿波形成电路一般采用集成电路, 有的也把场输出级集成在集成电路内,这样一块集成 电路就可以完成场扫描的全部功能。 1 T D A 1 6 7 5 A 场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 1 ) 内部电路框图和实际应用电路。 ,I D A 1 6 7 5 A 是单片式场扫描集成电路,包含了场扫 描的所有功能。它功能齐全、 效率高, 可用来直接驱动 1 1 0 显像管的偏转线圈, 在电视机、 监视器、 显示器中有 广泛的应用。 T D A 1 6 7 0 A 与T D A 1 6 7 5 A 两者在内电路图、 外形结构、 电气参数和极限参数、 应用电路上几乎完全 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后者工艺上又有改进。另外 , V A 2 8 0 1 、 E C G 1 8 6 2 、 D B L 2 0 5 4 - C 、 5 6 A 3 2 5 3 等也具有相 同的功能和引脚排列, 可以互相代换。 ,I D A 1 6 7 5 A 内部电 路方框图和在某显示器中的实际应用电路见图1 。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 山东 潍坊 2 6 1 0 4 1 嬲, s a t s , a k 2 0 0 4 1 口 徐群岭 图1 T DA 1 6 7 5 A内部 电路方框图和 实际应用电路 ,I D A 1 6 7 5 A 内部电路包括场同步电路、场振荡器、 场锯齿波发生器、 缓冲器、 功率放大器、 回扫发生器、 消 隐脉冲发生器、 稳压器、 热保护电路等。 2 ) 电路工作原理。 下面结合图l 的具体电路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场振荡器通过3 、 4 、 6 脚外接阻容元件, 形成场自由 振荡。3 脚的波形是锯齿波。同步信号经R 3 0 3 、 Q 3 O 5 、 C 3 0 2 由I C 3 0 1 的5 脚输入,使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场频 同步。场振荡电路产生的矩形脉冲送到场锯齿波形成 电路, 控制电容的充、 放电转换。 9 脚外接的R 3 0 8 、 C 3 0 5 、 C 3 0 6 和片内的锯齿波发生 器用来形成场锯齿波电压。 内部恒流源通过开关电路 对电容C 3 0 5 、 C 3 0 6 充放电, 开关电路由场振荡器输出的 矩形脉冲控制。7 脚外接的电位器用来调整电容C 3 0 5 、 C 3 0 6 的充电电流的大小, 进而改变光栅场幅。 该脚电压 维持不变, 约为7 V 左右, 因此电阻越小, 电流越大, 场幅 也越大。 1 0 脚是内部缓冲器输出端 ,通过可变电阻V R 3 0 1 和电阻R 3 0 7 接到锯齿波形成电容C 3 0 5 和C 3 0 6 之间, 对 1 0 脚输出的锯齿波进行积分, 形成下凹的锯齿波, 该积 一 分的波形同9 脚的锯齿波电压叠加 ,形成预失真的波 形, 以校正场扫描电路非线性引起的失真。 C 3 0 6 既为锯 C h i n a E d u c a t io n a I T e c h n i q u e &E q u i p m e n t 技 术 大观 齿波形成电容, 又为线性校正积分电容。 V R 3 0 1 为场线 性电位器, 调节V R 3 0 1 可改变校正量的大小。 内部缓冲器输出的锯齿波在片内直接送至功率放 大器, 放大后由1 脚输出。 l l 脚外接滤波电容, 使内部功 率放大器输入端的基准直流电压更平滑, 消除干扰。 1 2 脚为反馈输入端 ,其中R 3 0 9 构成交直流负反 馈, 主要用来稳定电路工作点。 C 3 1 2 为隔直电容。 串接 在场输出电路中的小电阻R 3 1 7 为电流负反馈取样电 阻, R 3 1 7 上形成的电压通过R 3 l l 和R 3 1 0 、 C 3 1 3 反馈到 1 2 脚, 可改善锯齿波电流的线性 , 其中R 3 1 0 、 C 3 1 3 组成 微分负反馈网络, 加大高频分量的负反馈量, 相当于提 升锯齿波电流中的低频成分, 对线性失真起补偿作用。 - 1 4 脚通过限流电阻R 3 1 6 接电源。在2 脚和1 5 脚之 间的电容C 3 1 0 及二极管D 3 0 3 起自举升压作用 , 在场回 扫期间, 使2 脚电压为1 4 脚电源电压的两倍左右, 以缩 短场逆程时间, 使场逆程时间符合要求。 1 3 脚输出场消隐脉冲,经D 7 0 1 加至场消隐电路。 1 5 脚输出的回扫脉冲也通过D 7 0 2 J I 至场消隐电路。 Q 3 O l , Q 3 O 2 , V R 3 0 3 , R 3 1 3 , R 3 2 6 等组成场中心调 整电路 。 2 常见故障检修 1 ) 常见故障现象。 场扫描电路的常见故障现象有 : 一条水平亮线; 场 不同步; 场线性不 良; 有场回扫线; 无光栅等。 对于场线 性不良故障, 在场线性变坏的同时, 一般场幅也会发生 变化。场扫描电路故障可能造成显示器无光栅, 例如, 在某些显示器中,场扫描电路是由行输出变压器次级 绕组整流滤波供电,当场扫描集成电路击穿,引起过 流 , 致使开关电源不能正常工作 , 造成显示器无光栅 ; 再如,当某种原因使得场偏转线圈中通过较大的直流 时, 电子束过偏转, 也可造成显示器无光栅。 检修时可以根据具体故障现象 , 推断故障部位, 结 合测量集成块各脚电压和电阻, 找出故障元件。表1 中 的数据是从某机型实测的,由于不同机型供电电压及 外接元件参数等方面存在不同, 表中的数据仅供参考。 但引脚电压中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例如: T D A 1 6 7 5 A 的输出级是O T L 电路, 1 脚是场输出,其正常电压应是 电源电压的一半左右; 7 脚电压约7 V 左右 ; 1 3 脚内部是 从集电极输出场消隐脉冲( 宽度为1 4 m s 左右) , 故用万 用表测出的正常电压只有零点几伏; 1 5 脚是回扫脉冲 输出, 仅在场回扫期间输出宽度为0 6 m s 左右的回扫脉 : : S H : : o A = = = : 国; 冲, 故用万用表测出的电压也是零点几伏。 表1 T D A 1 6 7 0 A T D A1 6 7 5 A l 脚功能与维修数据 2 ) 维修实例。 下面通过典型故障的维修实例说明该种电路的常 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故障现象: 一条水平亮线。分析与检修: 用万用 表测I C 3 0 1 各引脚电压, 发现1 4 脚电压只有1 0 V 左右。 1 4 脚为集成块T D A 1 6 7 5 A电源引脚 , 1 0 V 的 电压明显太 低。 关机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R 3 1 6 阻值, 发现阻值已变 大 , 更换R 3 1 6 , 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一条水平亮线。分析与检修: 通电后 测集成块各脚电压, 1 4 脚电压正常, 但2 脚电压偏低 , 只 有7 V 左右。2 脚为场输出级的电源供电端, 检查发现外 接的二极管D 3 0 3 正向阻值变大,导致压降增大, 2 脚电 压降低, 造成T D A1 6 7 5 A 无输出。 故障现象: 一条水平亮线。 分析与检修: 测1 脚电 压为1 5 V, 1 3 脚高达1 2 V 。怀疑T D A 1 6 7 5 A 损坏 , 但更换 后故障依旧。断开从R 3 2 0 上端到场幅自动补偿电路的 连线 , 出现压缩的光栅。 该机不同模式下的场幅自动补 偿电路由WT 8 0 4 3 担任,测WT 8 0 4 3 的工作电压已从正 常的5 V 变为1 2 V, 经查稳压二极管Z D 8 0 1 开路。 故障现象: 光栅顶部压缩, 且亮度增加, 图像的 其他部分垂直线性无异常。 分析与检修: 出现这种故障 的主要原因是场扫描的逆程时间变长, ( 下转第3 2 页) 中国教育 技术装备 2 O O 4 1 2 9 技 术 大观 C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a I T e c h n i q u e &E q u i p m e n = _ s : 口 _G 喜 用过程中, 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 有突然重新 启动的现象, 并且音箱音质较差, 声音中夹杂着明显的 杂音。 2 ) 故障查找。 从故障现象来看,最让人奇怪的是该机并未联机 会自行启动;其次是计算机会在没有任何出错警告的 情况下重新启动。如果是硬件设置或程序冲突而造成 的故障, 那么计算机应该发出出错警告。 通过重新安装 系统, 计算机的故障并没有排除, 又对系统进行了杀毒 处理 , 没有发现病毒, 仔细检查了计算机的C M O S 设置 情况, 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通过现象来看,初步判断的是某个硬件接触不良 造成的,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于是打开机箱, 观察机 箱内部,发现机箱内部的清洁非常好,基本上没有灰 尘。 首先断开光驱、 软驱, 取下声卡、 显卡查看其金手指 和主板上相对应的插槽,未发现接触不良或金属杂物 引起插口内短路的情况。还是音箱的电流杂音引起了 我的注意, 断开音箱 , 换上耳机电流杂音还是很大, 看 来不是喇叭的原因,查看声卡说明书得知,该声卡是 P C I 声卡,虽是杂牌但声音输出质量不至于如此低下 吧? 那么电流杂音又是来自何方呢? 上述三个故障之间 又有什么联系呢? 既然喇叭里有电流杂音, 那么就先从电源下手, 拆 开电源, 使用万用表测量, 电流、 电压输出正常, 再拔下 主板上电源输入插头,这时惊奇地发现插在主板上的 电源插头第二排右数第1 、 2 号金属插线柱有明显被电 弧烧过的痕迹 ,电弧产生的热量已将塑料保护套紧密 包裹在主板电源输入插头的金属插线柱上,并且使两 个金属插线有轻微的粘结现象。 3 ) 故障分析。 由于电源到主板上的接头被击烧, 虽未形成断路, 但造成接 口处内阻增长,实际输入到计算机主板上的 电压、 电流不足, 特别是在计算机C P U 等部件在进行大 数据运算时, 所需电压、 电流缺口就更加明显。主板得 不到足够而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于是系统发生了重启 动现象。 主板内的电压和电流不稳定, 干扰了声卡的正 常运行, 使声音输出中夹杂有电流杂音 ; 又由于电源输 入插头的金属插线柱有轻微的粘结现象,当两个插线 柱未接通时, 计算机启动正常, 当两个插线柱接通并形 成短路, 打开外部电源时, 计算机错误认为启动钮已接 通 , 于是计算机发生自 行启动的现象。 4 ) 经验和教训。 上述故障是由于朋友在清理机箱内部灰尘时未将 主板上的电源插 口插紧就启动了计算机 ,从而造成了 电源接头被击烧, 使接触不良而引发了故障。 因此希望 各位朋友在插主板电源插头时一定要插紧。 5 ) 故障处理。 由于该机基本上能使用,估计计算机的电源没有 大的问题,故使用工具将金属插线柱上的氧化层细细 清除干净, 确保接触良好, 并使用一张纸片卡在两个插 头之间, 防止插线柱再次接触, 插上插 口, 启动计算机, 通过长时间运行 , 计算机运行稳定, 故障排除。 ( 上接第2 9 页) 正程信号已经到来 , 扫描逆程却还没有 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