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第四讲 利息与利率,从金融学的内在联系把握利率基本理论,利率理论是金融学最古老和最重要是范畴 利率理论与货币理论之间密切相关,利率变化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利率与汇率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利率是信用活动中最重要的价格机制 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所有金融工具定价的主要决定因素 利率是所有金融机构运作和行为变化最重要的决定性变量 利率对各种货币需求都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力 利率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具有决定性影响 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也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宏观经济运作中利率是调节货币和信用总量均衡的关键 防范利率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重点,也是金融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讨论的主要内容,利息范畴的界定与收益资本化 利率的决定与结构问题 利率的作用与管理体制的演变 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一、利息范畴的界定与收益资本化,利息(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利率(interest rate)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 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 利率使各项信用活动中货币时间价值高低有可比性,一、利息范畴的界定与收益资本化,人类对利息认识的演变 早期的利息是非理论:规范性研究 利息非正义论; 利息合理论: 配第的地租派生论; 坎蒂隆的风险补偿论; 马西的所有权体现论; ,(一)人类对利息认识的演变,近代的利息来源与性质理论 西尼尔的节欲论: 商品 生产 劳动:工人牺牲休息 工资 价值 成本 资本:资本家牺牲消费 利息,(一)人类对利息认识的演变,近代的利息来源与性质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论; 现在商品:价值评价高 商品 价值时差 未来商品:价值评价低 利息,(一)人类对利息认识的演变,近代的利息来源与性质理论 马歇尔的等待论: 资本是用于生产和获利的前提 资本形成于人们消费的等待(延期消费) 对这种等待应该予以报偿 利息。,凯恩斯的利息性质理论, 利息产生于人们对货币收入的两个抉择: 消费量 时间偏好选择 消费倾向规律 储蓄量 贮钱(持币) 流动偏好选择 储蓄形式选择 不贮钱 丧失流动偏好 以利息为报酬 利息是对人们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马克思的利息性质理论,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分析入手,阐明借贷资本的运动特点是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深入剖析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认识利息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利息是使用资本商品的报酬。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二)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体现资本权益 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三)利息与收益的资本化,收益(B)=本金(P) 利率(r) 已知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套算出本金,即: 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二、利率的决定与结构问题,利率体系与计算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 利率结构的理论,二、利率的决定与结构问题,利率的种类与体系结构 各种利率都是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或划分角度来进行分类的,划分利率种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性。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可以交叉的,同一种利率可以同时具备几种利率的特性。 各类利率之间或各类利率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利 率 体 系 分 类 图,二、利率的决定与结构问题,利率的计算与现值、终值的运用 单利法是指在计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一并计算的方法。用单利法计算时,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S)=P(1+rn) 复利法是指按复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其本利和公式为:,利率的计算与现值、终值的运用,现值 (present value) 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可以从 倒算出 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决策等。 运用: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货币时间价值的起点一般以现值来表现;终点以终值来表现,二者之间的时间区间为t 终值(final value):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一般是指到期的本利和。,(二)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西方学者关于利率决定的主要理论 非均衡利率论 局部均衡利率论 一般均衡利率论 我国学者的研究,(二)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的基础: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利率是利润在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分割剩余价值的结果.因此,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的竞争等因素都起作用。,西方学者关于利率决定的主要理论,(一)非均衡利率论 从需求方分析利率的决定,暗含前提:供给不变 基本思路:利息的支付者是资本的需求者,支付多少取决于资本能够产出多少。 边际生产力利率论 代表性理论: 杰文斯的时间边际生产力论: 时间 资本边际产量和收益 利率,(一)非均衡利率论,代表性理论: 克拉克的资本边际生产力论: 资本收益递减 资本边际生产力递减 最后一个单位资本的收益 利率。,(二)局部均衡利率论,仅考虑单一市场供求均衡决定利率的理论 代表性观点: 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 i I S 节欲、等待 资本供给; 投资 资本需求;若资本 供大于求,资本使用者付给 等待者的报酬就低,反则反 之。故资本供求决定利率 IS,(二)局部均衡利率论,代表性观点: 卡拂的边际储蓄投资论: 资本边际生产力 边际投资 资本需求 利率 边际储蓄 资本供给,(二)局部均衡利率论,代表性观点: 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 中央银行 流动偏好 i L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利率 Ms Q,(三)一般均衡利率论,基本理论:利率的决定不能仅考虑单一市场的供求均衡,还要考虑其他市场的供求均衡及其因素变动,利率是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决定的。 代表性观点: 可贷资金论 IS-LM模型 帕廷金的CC-BB模型,一般均衡利率论的代表性观点,可贷资金论:一方面指责实物市场论忽略货币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认为货币供求论忽视资本供求因素的不足。提出利率是由二个市场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 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可 贷 资 金 论 图 示,i,ie,一般均衡利率论的代表性观点, IS-LM模型: 基础: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决定论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决定论; 发展: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决定同时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考虑,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应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 结论:影响两市场同时均衡的主要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消费倾向、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其中的任一变动都将改变其均衡点的位置,引起i与Y的变化。,I S - L M 模 型,i,ie,ie,0,Ye,Ye,E,E,LM,IS,IS,Y,一般均衡利率论的代表性观点,帕廷金的CC-BB模型: 推理:根据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原理,如果劳动、商品、债券市场实现了均衡,货币市场也一定均衡。由于在工资自由变动下劳动市场均衡是常态,所以,一般均衡利率取决于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是由实物因素决定的。 论点:买卖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而非货币行为;CC-BB线决定的是实物利率而非货币利率;货币供应只能导致货币工资率和物价水平变化,但不能改变实物利率。,帕廷金的CC-BB模型,(二)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我国学者的研究 制度因素:利率管制 经济因素: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经济周期、物价变动、税收等 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 微观因素:期限、风险、担保品、信誉、预期等,三、利率结构的理论,利率的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观点:期限相同的各种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之一在于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 违约风险: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流动性风险: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通货膨胀风险: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政策性风险: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所得税因素:税率通常与税前利率同方向变动,(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通常被称作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研究收益与期限的关系,描述质量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收益之间关系通常用收益曲线来表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试图解说收益曲线在不同期限里有不同的形状。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着重强调预期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假定除了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外没有别的系统性因素会影响长期利率。该理论主要有: 纯预期理论 流动性理论 偏好习性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预期理论,纯预期(PE)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该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取决于长期债券到期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 流动性(LP)理论:在纯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投资于债券的风险,认为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因素之外,还包括了流动性风险因素,期限越长的证券,流动性升水也越高。长期利率取决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预测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由期限决定的流动性升水。,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预期理论,偏好习性理论,又称作期限选择理论: 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是替代品,这意味着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可以影响不同期限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特点: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存在着偏好,总是习惯地投资于所偏好的某种期限债券,只有当另一种期限的债券预期收益率大于他所偏好期限的债券预期收益率时,他才愿意购买非偏好期限的债券。一般投资者对短期债券的偏好大于长期债券,为了让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向他们支付正值的期限升水。所以,长期利率不仅取决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预测的平均值,而且还要加上一项正值的期限升水。,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市场分割理论,主要观点:市场参与者有不同的期限偏好形成他们特定的投资取向,不同期限的投资取向形成了不同的市场,这些市场之间是相对分割的,每个市场上的利率主要取决于该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与预期利率没有什么关系。 关键性假设: 假定不同期限的债券没有替代性,所以持有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对另一种期限债券的需求没有任何影响。 假定债券市场参与者都具有期限偏好,形成相互独立和分割的不同市场,任一期限债券市场的利率取决于既定的需求与供给,而与预期未来利率不相关。,三、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 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 凯恩斯的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 瑞典学派的理论; 其他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研究中国利率问题时需要关注: 利率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 体制变迁的客观要求 利率管理体制演变与利率变化的经济原因 对利率问题的认识变化,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我国自1949年以来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体制.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利率的特点: 利率档次少 利率水平低 存贷利差小 管理权限高度集中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利率管理的作用,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利率水平浮动利率种类增加利率形成与决定机制的变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大事记)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Shibor工作小组,依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实施准则确定和调整报价银行团成员、监督和管理Shibor运行、规范报价行与指定发布人行为。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Shibor的报价计算和信息发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数据来源:Wind资讯,2010.09.26 -Shibor曲线,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利率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面临的挑战 真正确立经济主体强有力的利益约束和诱导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减少国家对利率的直接管制,逐步实现真正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建立利率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适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 建立起灵活的联动机制和调节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控能力 处理好对外开放中如何防御利率的外部冲击,协调好利率与汇率、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关系,谢谢!,2010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2009-2010长期国债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数据来源:Wind资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变动图示,数据来源:Wind资讯,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走势,数据来源:Wind资讯,(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价格,在收益资本化规律作用下,对各种资产的定价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房地产价格 各种金融资产价格 人力资本价格 ,金 融 学 基 本 框 架 图,管理 制度,形式,价格革命 (16-17世纪),新式银行出现,出现货币与货币制度,19世纪中叶的工业危机,银行券流通 中央银行建立,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纯粹信用货币制度,产生 与 性质,作用,20世纪,21世纪,19世纪,18世纪,16世纪,史前-中世纪,金本位制崩溃,反高利贷,利率管理,规制说,信用媒介说,信用创造说,资本使用价值说,资本权益说,互利说,商业信用理论,国际信用理论,国家信用理论,公债有用论,公债有害论,双重作用说,信用波动论,企业信用理论,消费信用理论,征信管理论,银行信用理论,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利用可能性说,信贷配给理论,信用扩张论,银行信用媒介理论,自然主义,创造资本说,信用调节论,债务危机论,资本转移论,节约资本说,真实票据论,信用证券化,信用非中介化,货币分配不均论,信用本质观,生产利润功能,跨期平滑说,风险配置说,货币购买力,财富使用权,信用券管理,自发调节,在险价值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利率 管理,利率 作用,新式银行出现,出现货币与货币制度,银行券流通 中央银行建立,1929-1933年经济危机,利率 定义,利率 决定,21世纪,19世纪,16世纪,史前- 中世纪,是非论,自然利率说,非正义论,合理论,节欲论,时差论,放弃流动性偏好报酬论,贷者决定论,需求决定论,货币供求论,资本供求论,IS-LM模型,CC-BB模型,CC-LM模型,开放型小国理论决定理论,非均衡利率论,边际生产力论,借贷调节论,杠杆作用论,收益资本化说,微观调节说,周期调节论,宏观调节论,宏微观纽带论,中介指标说,决定行为说,实际利率论,利率政策无效说,金融深化论,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预期理论,流动性升水理论,纯预期理论,流动性论,偏好习惯论,等待论,平均利润率 决定论,一般均衡利率论,水平决定,结构决定,局部均衡利率论,股市行市说,资产定价论,货币需求互动论,利率政策有效说,法定上限论,自由浮动论,央行调控论,利率风险管理,有效持续期和凸度模型,利差决定汇率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M-BB-FF模型,利率调控论,市场决定论,风险溢价说,可贷资金 理论,18世纪,20世纪,古希腊奴隶制时期,西欧封建制时期,柏拉图的信用说,奥列兹姆的信用说,孟的信用说,阿奎那的信用说,古典学派的信用利息说,配第,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李嘉图,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斯密,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西尼尔的“节约论”,庞巴维克的“时差论”,古典利息理论,19世纪初期-19世纪70年代,通货主义的信用利息说(奥维尔斯顿等),银行主义的信用利息说(图克等),通货与银行论争,马克思的信用利息理论,巴本,首次提出实物资本论,利息是资本的租金,与地租相似。(贸易论,1690),信用理论,利息理论,劳的信用说,麦克劳德,信用说,利率说,韩,信用说,利率说,霍曲莱的信用说,布阿尔吉尔,信用说,奎奈,信用说,利息说,杜尔阁,信用说,利息说,西斯蒙第,信用说,利息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学派,杰文斯和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利率理论,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马歇尔的等待与资本收益说,凯恩斯的利息理论,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古典综合派的利息理论,希克斯的流动性升水理论,IS-LM模型分析框架(希克斯、汉森),莫迪利安尼的市场分割理论,“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新剑桥派的利息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罗宾逊、卡尔多等),罗宾逊的利率与汇率关系理论,瑞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缪尔达尔、林达尔、林德贝克等),货币主义学派的利息理论(弗里德曼、卡甘、帕金等),弗里德曼论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信贷配给理论(曼昆、斯蒂格利茨等),CC-LM模型分析框架(伯南克、布拉德),穆勒的信用说,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17世纪中期以前,亚里士多德的信用说,桑顿的信用券说,萨伊“三位一体”理论中的利率思想,戈申指出不同国家货币的利差对汇率的决定有重要作用(1831),魏克塞尔的利率说,熊彼特的信用说,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发展中国家的利率自由化问题,布朗森论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法波齐有效持续期和凸度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帕廷金CC-BB利率分析法,信用的利用可能性理论(罗沙、卡莱肯等),麦考莱的利率风险管理论,艾因齐格的动态利率评价说,麦金农,肖,约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有农业信用的记录。,前449年,古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规定放债最高年利率为8.33%,西方信用与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古希腊奴隶制时期,西欧封建制时期,柏拉图的信用说,奥列兹姆的信用说,孟的信用说,阿奎那的信用说,古典学派的信用利息说,配第,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李嘉图,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斯密,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信用说,利息说,西尼尔的“节约论”,庞巴维克的“时差论”,古典利息理论,19世纪初期-19世纪70年代,通货主义的信用利息说(奥维尔斯顿等),银行主义的信用利息说(图克等),通货与银行论争,马克思的信用利息理论,巴本,首次提出实物资本论,利息是资本的租金,与地租相似。(贸易论,1690),信用理论,利息理论,劳的信用说,麦克劳德,信用说,利率说,韩,信用说,利率说,霍曲莱的信用说,布阿尔吉尔,信用说,奎奈,信用说,利息说,杜尔阁,信用说,利息说,西斯蒙第,信用说,利息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学派,杰文斯和克拉克的 边际生产力利率理论,费雪的时间偏好与 投资机会说,马歇尔的等待与资本收益说,穆勒的信用说,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17世纪中期以前,亚里士多德的信用说,桑顿的信用券说(18世纪末),萨伊“三位一体”理论的利率思想,戈申指出不同国家货币的利差对汇率的决定有重要作用(1831),魏克塞尔的利率说,熊彼特的信用说,约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有农业信用的记录。,前449年,古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规定放债最高年利率为8.33%,信用媒介说,信用创造说,西方信用与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前),凯恩斯的利息理论,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剑桥派的利息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罗宾逊、卡尔多等),罗宾逊的利率与汇率关系理论,瑞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缪尔达尔、林达尔、林德贝克等),货币主义学派的利息理论(弗里德曼、卡甘、帕金等),弗里德曼论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信贷配给理论(曼昆、斯蒂格利茨等),CC-LM模型分析框架(伯南克、布拉德),新古典综合派的利息理论,希克斯的流动性升水理论,IS-LM模型分析框架(希克斯、汉森),莫迪利安尼的市场分割理论,“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发展中国家的利率自由化问题(1973),布朗森论利率与汇率关系(1975),法波齐有效持续期和凸度模型(198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963),帕廷金CC-BB利率分析法(1965),信用的利用可能性理论(罗沙、卡莱肯等)(20世纪50年代),麦考莱的利率风险管理论(1938),艾因齐格的动态利率评价说(20世纪50年代),麦金农,肖,利率的风险管理,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戈申指出不同国家货币的利差对汇率的决定有重要作用(1831),西方信用与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后),先秦时期(前221年前) 新石器时代末期信用产生 夏朝出现以贝为货币 春秋时期“贷粟”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高利贷开始流行,周礼、孟子和管子中的官营借贷和高利贷理论,单旗“子母相权”理论,秦汉时期(前221-220年) 秦朝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规定 西汉初年长安形成放贷市场 东汉中后期早期国债出现,西汉晁错论“倍称之息”,西汉司马迁论高利贷合法,新朝王莽“五均赊贷”利息理论,东汉桓谭“抑放钱”理论,东汉太平经论反高利贷,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信用机构开始产生 出现代行存放款业务的寺院质库,佛家的“无尽财”利息思想,隋唐五代时期(581-960年) 隋朝出现“公廨钱” 唐朝出现“汇兑”业务 唐朝“飞钱”、“便换”,唐朝“禁贮钱”理论,唐朝官营汇兑理论,两宋时期(960-1279年) 商业信用长足发展 北宋民间私以交子为市,关于官营借贷的争论,辽夏金时期(907-1234年) 信用利息制度形成并缓慢发展,元朝(1271-1368年) 元初开设解典库,明朝(13681644年) 明末户部“汇兑”奖励 “会票”出现,吕坤论高利贷杀人,宋应星论高利贷酿乱,艾南英论高利贷和当铺,清朝(1644-1911年) 以消费信贷为主 清道光三年雷履泰创建日升昌票号,严复的利息论,国债理论(马建忠、梁启超等),南京政府前十年 (19281937年) 1930年成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 1937年四联总处成立,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废除比期存放制度 1937年设立“四联总处”,南京政府终结时期 (19451949年)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货币实现统一,宋子文的银行信用思想,毛泽东反高利贷的思想,新中国建立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初步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和独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1953-1957年间及时调整利率水平,“一五”计划建设时期(19531956年) 1952年建立纵向型国家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1953年取消商业信用集中国家信用 1953年建立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大跃进”及调整时期(19581965年) 集中于对信贷利率管理的调整和治理 1962年银行工作“六条”颁布,“文革”时期(19661976年) 银行信用遭到严重破坏 1972年对混乱的金融状态展开治理,拨乱反正时期(19761979年) 对信贷管理制度进行整顿 开展农村信贷业务,金融业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底准备进行有步骤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西汉管子论反高利贷,王安石派,司马光派,关于高利贷的争论,中国信用与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价格,在收益资本化规律作用下,对各种资产的定价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房地产价格 各种金融资产价格 人力资本价格 ,(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利率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利率高低,经济人的收益,利益约束机制,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改变人们的,微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利率的储蓄效应:利率高低与储蓄多少同方向变化; 利率的投资效应:利率高低与投资多少反方向变化; 利率的汇率效应: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变化 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经济行为,(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从微观经济学角度: 利率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投资决策,可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在收入既定时利率对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影响非常直接;利率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选择储蓄方式产生作用。,(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认识,从宏观经济学角度: 利率对货币需求与内生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货币均衡的主要变量。 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 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增 长和就业等都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是宏观经济 均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凯恩斯的理论 微观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之比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利率的高低对人们储蓄形式的选择有决定作用,进而影响货币需求的变动。 宏观上,利率对总储蓄量和总消费量反方向变动的作用;在资本边际效率不变时对总投资量也是反方向变动的作用。,(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新剑桥学派:利率的有限调节作用论: 影响投资的首要和主要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主要由国民收入在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分配比率所决定,与历史、制度的因素有关,利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物价主要取决于生产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力较小。 一国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国际性影响的,因此,不能随意地、无限制地通过变动利率来调节经济,否则会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最后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把利率作为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杠杆。,(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 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由于利率是衡量收益的一般尺度,其作用力大,影响面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和采取经济行为的重要依据。依据ISLM模型,利率对于货币需求、投资和储蓄,进而对国民收入都有决定性影响,对商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利率是连结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 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反映面宽,灵敏度高,可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瑞典学派的理论: 利率对各部门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利率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 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作用; 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 利率对进出口部门的作用; 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作用。 利率对物价的作用: 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 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数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其他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 共同认为利率作为杠杆性经济变量之一,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非最关键的。 货币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物价最关键,而影响物价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二)西方学者对利率作用的争论,供给学派认为,刺激供给的因素不仅是利率,更重要的是税率,减税才能有效刺激投资; 弗莱堡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且只有在货币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 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决定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是预期,影响预期的只是实际利率,而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经济活动是无效的。,对西方利率理论的简要评析,西方利率理论的特点: 对利息性质的讨论局限与心理范畴; 把利率看成是一种价格; 把利率作为内生变量; 西方利率的差异:定义不同 不同的利率决定论 不同的作用论。 西方利率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微观化: 利率风险问题的研究; 利率弹性问题的研究; 利率在资本资产定价中的问题 ,(三)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率作用的发挥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外部因素 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幼儿园庆中秋策划活动方案
- 无人营销方案
- 水源热泵拆除施工方案
- 水处理咨询方案设计
- 实验学校社团活动方案策划
- 活动组织与策划方案设计
- 淮安设计方案咨询
- 网络架构咨询服务方案
- 品种营销方案
- 光伏区除草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产前诊断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安徽卷)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
- 涂装技能师考试题及答案
- 国庆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农行超级柜台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智慧版)课件 Unit6 Path to prosperity
- 3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课件
- 中药学全套(完整版)课件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育儿嫂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