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灾害 及其防治,制作人: 吴汉兵,大自然在拥抱人类,奉献物质财富,“潘多拉”私自打开了“宙斯”交给她暂存的装满各种灾祸的盒子,于是台风,洪水,干旱,海啸,疾病,地震各种灾害接踵而来.,那么,为什么会有地震,它有啥危害?我们应怎样防治?我们是否可以做一番探索呢?,唐山大地震,唐山是中国华北的一座工业城市,人口600多万。1976年7月,大地剧烈地颤动,连160千米之外的首都北京的建筑物也都晃动起来。这是中国近30年来危害最大的一场地震。 28日凌晨三时,发生了7.8级地震,该市及周围地区遭受了一场大地震。震中就在唐山市区,震源深度11千米,极震区烈度11度,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震中就在唐山市区,震源深度11千米,极震区烈度11度,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地 震 实 况,地震的产生原因,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 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里以内。,震级与烈度,一度:只有地震仪和感觉灵敏的人才能觉 察出来 二度:高大建筑物轻微的晃动 三度:与一辆卡车经过时产生的震动相类似 四度:碟子,窗户等物体振动 五度:一些东西掉落,跌碎,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六度:沉重的家具移动,大树晃动,窗户,玻璃被震碎 七度:结构不牢固的建筑物遭到破坏 八度结构牢固的建筑物遭到轻微破坏 九度:底下管道破裂,地面出现裂缝 十度:铁管弯曲,出现山崩 十一度:桥梁遭到破坏 十二度:建筑物被完全破坏,地震的危害,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张衡与地动仪,汉章帝在位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张衡不信神,不信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年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过了几天,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张衡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防 治,地光是地震的一种前兆现象,地光耀眼夺目,五彩缤纷,它对动物可能是有刺激的。美国地球学家埃弗恩丹认为,一是某些动物对地磁场的微小变化很敏感,所以发生震前异常行为;另一是很多动物的听力比人强得多,它们能听到频率极高或级低的声音,因而震前发生反常行为。,地震,地震时,既使在室外,也一定要切记,避开高建筑物。 地震将大地撕裂时,不要靠近此处,以防进一步塌陷。 地震将大地撕裂时,不要靠近此处,以防进一步塌陷。 桥梁下面不要去,上面不要停。 地震往往还会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如在水库附近,应 尽快向高处转移。,(1) 震情紧急时,由政府部门统一掌管各种宣传和报警工具。报警工作一定要有统一的领导和部署,不准个人和单位随意报警。 (2)地震发生后,水、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地震监测的现状,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由建国初期的科学行为,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30年前国家地震局成立初期,我国的地震监测能力还很有限,到1966年邢台地震时,我国仅有24个测震台组成全国地震基本台网,8个地磁台组成全国地磁基本台网 30年后的今天,中国地震局在全国建立了415个专业地震台站、20余个包含近300个站(点)的遥测地震台网、560余个地方、企业观测站(点),1200余部短波、超短波电台组成的地震数据信息通信网络。,直到70年代末,我国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部分重点危险区基本达到监测6级以上地震的能力。目前我国地震监测台网具有监测ML2.5级地震能力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略强,1/4左右的面积具有监测ML3.0级地震的能力,另有近1/4的面积(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具有监测ML4.0-5.0级以上震级地震的能力。全国的监控能力可达ML4.0级地震,东部重要省会城市及其附近具有监测ML1.5-2.0级地震的能力,首都圈地区具有监测ML1.0-1.5级地震的能力。,地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