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1页
课件: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2页
课件: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3页
课件: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4页
课件: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蔡而玮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人民医院,补中益气汤:源出于李东垣脾胃论。 组成:黄芪、人参、白术、当归身、 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 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之证。 由于气血同源,二者在生理上互相依存,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故临床实践中亦可气病治血,血病治气。,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其性甘 温,入脾肺经,而补中气、 固表气,且升阳举陷。,以人参为臣,大补元气。,甘草调和诸药,补中气,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当归补养营血,活血止痛,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化痰,更用升麻、柴胡为佐使,升阳举陷。 与人参、黄芪配伍,升提下陷之中气。,升麻,柴胡,直肠脱垂,补中益气应用于肛肠疾病,肛门湿疹,内痔脱出并出血,肛瘘术后伤口久不愈合,1,2,3,4,痔术后癃闭,肛门坠胀,习惯性便秘,lick to add title,5,6,7,临床医案举例,1.肛门湿疹 病案举例:刘某,男,35岁,工人,2011年 2月 12日就诊。自述肛周瘙痒5年余,夜间尤甚。抓至出血,流水方能解苦。曾在某医院就医诊治。用抗过敏药和针剂均未奏效。近来瘙痒加剧,抓之糜烂、渗液、结痂,夜不能入寐。怠倦乏力,少气懒言,饮食少纳,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无力。检查:肛门四周有丘疹、糜烂、结痂,滋水颇多,皮肤粗糙、肥厚、色呈灰黑。截石位3,7,11点内痔。,病例分析:此案例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湿浊下注型肛门湿疹。 治法:益气升阳,健脾祛湿止痒。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三妙散加味:党参、北芪各15 g,白术、当归、苍术、黄柏、牛膝、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 10 g,陈皮 6 g,升麻、甘草、柴胡各9g,水煎服,进5剂。,疗效:服用后自诉瘙痒大减,肛门滋水减少,饮食增加,再守上方连服10剂。痒感基本消失,肛门部皮肤无明显异常. 嘱其服补中益气丸月余,调理善后。经复诊自述肛门瘙痒诸症消失。经追访,病迄今未发。,按:肛门湿疹属中医学肾裹风、风湿疡、顽湿范畴,又称痤疮。 本病多属湿热内蕴。因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湿浊下注肛门,客于肌肤所致。 补中益气汤合三妙散加味,共奏益气生阳、燥湿止痒之功,则肛门湿疹可愈。 此方体现李东垣大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遣方用药特点,在临床中,于肛门部瘙痒而又顽固难愈的病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合三妙散二方加减化裁,升提脾气,常获奇效。,2.痔脱出并出血,病案举例:金某,女,52岁,干部, 2006年 6月 24日就诊。自诉患痔疮脱出并反复出血至今10年余,症见面色晄白无华,气短心悸,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食纳乏味,四肢困乏。近来排便有时呈喷射状出血,色淡红,量多,肛门坠重,痔块肿大,排便、行走、咳嗽、喷嚏或久立时亦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细弱。检查:患者取截石位,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肛外颇大,颜色紫红,表面有溃疡,糜烂,被覆脓苔,黏膜变厚,质硬而脆,检查时易出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45X1012/L,白细胞 11X109/L,中性76%,淋巴24%。,病例分析:此证属气虚下陷,气不摄血型三期内痔脱出并出血。 治法:益气升阳,佐以活血止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乌梅、五倍子各13g,茜草、血余炭、炒蒲黄各 10 g。 疗效:连服 10剂后,痔核脱出减轻,出血已止,精神饮食转佳,再拟补中益气汤为主随症加减服用4月余。肛门坠重、痔块脱出肿大等病症消失,血常现复查正常,已恢复正常工作。经随访,痔疮脱出诸疾至今未发。,按:内痔脱出出血属中医学痔病范畴。 脏腑本虚、气血亏损是痔的发病基础 患者痔核脱出10余年,久病体衰,中气衰虚,阳气不振,脾气下降,则痔核脱出难收。 故服健脾升阳、益气摄血之剂,方可使脾气盛则血统,中气升则举,痔脱难收并出血可愈。,3.肛瘘术后,病案举例:李某,男,45岁,工程师,2012年2月 10日就诊。患肛瘘3年余,3个月前曾在某院门诊作肛瘘切开术,术后切口至今未愈合。检查:取截石位,见肛旁9点处一肛瘘手术伤口。局部充血、红肿、糜烂有滋水,创面组织缺损过多,瘢痕增生。作有关检查已排除结核杆菌感染及癌变等。患者面色萎黄,唇甲无华,精神倦怠,懒言少语,纳差乏味,脉诊细弱,苦少质淡。,病例分析:该患者肛瘘术后伤口久不愈合,因脾虚气弱、气血不能荣肤生肌所致。 治法:益气补中、滋生气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15g,北黄芪30g,白术、当归各10g,川芎、陈皮各6 g,升麻、柴胡各 5g,熟地黄、白芍药、紫河车各13g,甘草4g,水煎服。 疗效:服药 24剂后,患者精神好转,饮食倍增,创面日趋愈合,后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 3次)调理善后 1月余,术后切口已完愈合。,按:此证属中医学肛瘘范畴。 病者患肛瘘多年,术后切口久不愈合,乃由中气亏虚,气血化源不足,不能荣生肌肤而致。 当以益气补中、滋生气血为大法。 方宗补中益气汤加味内服,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则气血化生有源,以达荣肤促进肉芽生长之功,故术后切口可日趋愈合。,2019/8/5,21,可编辑,治疗前,治疗后,4.直肠脱垂,病案举例:朱某,男,72岁,2012年3月22日就诊。诉2年前反复肛门肿物脱出。初起于排便时脱出约1cm可自行还纳。日久加重,负重或下蹲均会脱出,便后有时需用手还纳,就诊时脱出约5-6cm,还纳困难,疼痛,行走不便,同时伴肛门坠胀,气短乏力,舌淡胖,苔薄,脉弱。检查发现直肠粘膜松弛,轻度充血肿胀,伴轻度溃疡,色紫。,病例分析:此案例辨证属肺脾气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升举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红参12g(另煎)、炙黄芪30g、山药30g、当归12g、白术12g、陈皮12g、升麻9g、柴胡9g、大枣6枚、乌梅12g、甘草6g。5剂,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混匀分早晚2次服。,配合外洗方:乌梅30g、五倍子30g、金银花30g、黄柏30g,加水3000ml文火煎15分钟左右,取汁,置于盆内热气熏蒸患处,以能耐受为度,待水温后坐浴20分钟,嘱其早晚各1次。 治疗7天后患者自诉已还纳不脱,守原方继续给药7剂,患者自诉完全痊愈,嘱其常规量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4周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直肠脱垂属中医脱肛范畴。患者脱肛2年余,气短乏力,证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型。 补中益气汤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代表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下陷者举之”,治当取“虚者补之”的原则。 故用补中益气汤强中益气,升阳固摄。配合外洗以收敛、固涩、清热。内外并用,治疗脱肛效如桴鼓。,病案举例:陈某,女,60岁,因“肛门坠胀1年余”于2011年3月至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持续坠胀疼痛,于5月前因肛门坠胀疼痛在本市某医院行阴道手术治疗,手术后1周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后虽经多处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就诊时患者肛门持续坠胀疼痛,尤以站立、劳累后和下午时明显,能站不能坐,里急后重,便意频繁,时有肠液从肛门流出,伴有腹部怕冷,喜热食,无明显乏力,无明显腹痛腹泻,无便秘,无便血,纳食可,睡眠可,舌质淡苔白厚滑,脉沉细。腹部B超和妇科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肛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5.肛门坠胀,病例分析:此病例中医诊断为“肛门坠胀”,辨证为中气亏虚,寒湿内阻。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升麻15g,柴胡15g,党参15g,苍术15g,白蔻仁6g后下,皂角刺20g,石菖蒲15g,威灵仙12g,炙甘草10g,三棱15 g,覆盆子15g,吴茱萸6g,制附子(先煎)5g,乌药15 g,每日1剂,煎服2次。,全方共奏温补脾肾、益气升阳、行气燥湿、活血止痛之效。 服至14剂时感觉肛门坠胀疼痛程度明显缓解,由持续性改为间断性。 服至30剂时,肛门坠胀较前更为缓解,只是开始治疗时疼痛程度的1/5左右,隔1d疼痛发作1次,肛门基本无肠液流出。 服至60剂时,肛门已无坠胀疼痛,无肠液流出,改为附子理中丸和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随访1月肛门坠胀疼痛未见复发。,按:患者肛门坠胀1年余,尤以站立、劳累后加重,为中气亏虚,寒湿内阻而致。 当以温补脾肾、益气升阳为大法,兼以行气燥湿、活血止痛。 方宗补中益气汤加味内服,使脾肾强健,中气充足,升举下陷之阳气,治疗肛门坠胀疗效佳。,6.习惯性便秘,病案举例:王某,男,78岁,2011年4月25日就诊。长期便秘,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大便量少质不硬,伴咳嗽宿疾,神疲乏力,纳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病例分析:此证属脾肺气虚,血少阴亏。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白术、陈皮、当归、杏仁、玄参、生地、柴胡、升麻各10g,肉苁蓉2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服用5剂后大便日行1、2次,食欲增加。 原方继服10剂后诸症消失,精神饱满,随访1年未复发。,按:习惯性便秘属中医便秘范畴。该患者年老体弱,脾肺气虚,久之血虚阴亏,大肠失于濡润,传导乏力,证属气虚便秘。 故用益气健脾法培补脾肺,升举阳气,并伍以养血滋阴之生地、玄参等,加用肉苁蓉补肾助阳以润燥通便。诸药同用,使脾阳得振,升降复职,大肠得润而愈。,7.痔术后癃闭,病案举例:王某,男,47岁,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3日,自觉少腹胀痛,排尿困难,甚至点滴难出,面白,四肢困倦,气短乏力,下肢略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病例分析:此乃脾肺气虚,寒邪留于内,升降无力所致。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40g,黄芪50g,白术、升麻、柴胡、茯苓各20g,乌药、陈皮各15g,桂枝、附子各10g。 服3剂后,小便通畅,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按:混合痔术后因损伤及疼痛等诸多原因致中气大虚,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力,开阖失司,继而寒客下焦,水道受阻。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桂枝等药,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从而气升而癃闭可解。,除了治疗上述疾病,补中益气汤在肛肠外科方面的应用,临床报道治疗其他病亦较多,基本上是用于治疗术后出现的一些合并症,如:PPH术后排便习惯改变、出血性直肠炎、乙状结肠黏膜炎性结节、内痔嵌顿合并血栓性外痔、肛瘘术后发热、内痔注射后直肠黏膜脱出、肛裂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