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儿发热护理.ppt_第1页
课件:小儿发热护理.ppt_第2页
课件:小儿发热护理.ppt_第3页
课件:小儿发热护理.ppt_第4页
课件:小儿发热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高热的护理,儿科一病区 2013年11月,主要内容,概念 病因 发病机制 发热的临床过程、热代谢特点 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治疗 护理,正常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腋窝 36-37 C 舌下 36.3-37.2 C 直肠 36.5-37.7 C 通常情况下,腋温低于口温0.5, 肛温则高出0.5 。,体温升高,过热 (体温 调定点),生理性体温,病理性体温,发热 (体温调定点)),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 ,调节性体温升高,被动性体温升高,致热原,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 发热 概念,过度产热,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二) 过热,发热与过热的比较,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发热?,5km长跑后,测体温40 流行性感冒时,测体温38.5 甲亢患者,测体温39 3岁小孩,受到惊吓时,测体温38 中暑时,测体温40 疟疾时,测体温41,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 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 37.538; 中度热: 38.1 39; 高热: 39.1 41; 超高热 41 若体温超过0.5或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病因,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一)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二)长期高热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体温 调定点,发热 激活物,发热的临床过程、热代谢特点,体温上升期:注意保暖如多加衣服,多喝开水。 症状:发冷恶寒、鸡皮、寒战和皮肤苍白。 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散热,体温上升。 高热期:解开衣服加快散热或根据医嘱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 关系: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 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指导家属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注意测量体温以防虚脱。 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 关系:体温调定点回降,中心温度调定点。 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1、高热使代谢增加,耗氧量也大大增多。体温每升高1度,基础代谢增加13%。 2、高热需加速散热,因而心搏加快,体温每升高1度,心搏加快约15次/分,故心管负担加大。 3、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产生烦躁,惊厥;也可发生过度抑制引起昏睡、昏迷。特别是婴幼多见。 4、高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运动减慢,故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现象。 5、持续高热反而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不利于康复。,治疗,一、治疗原发病 二、对一般性发热不要急于解热: 主要补充营养、水、维生素等,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三、合理护理 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的病人,要注意: 1、水盐代谢,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保证充足易消化食物,包括维生素; 3、监护心血管功能,防休克的发生。,四、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40以上,症状明显,特别是 对小儿应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2、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发热; 发热心率加快心肌耗氧 量增多 增加心肌负荷; 3、妊娠妇女,因有致畸胎危险或加重 心脏负荷。 4、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消耗 病情恶化,2019/8/6,17,可编辑,五、合理选择解热措施 1、针对发热病因解热 2、药物解热: (1)化学药物:水杨酸盐类。 (2)类固醇解热药:糖皮质激素。 (3)清热解毒中药。 3、物理降温 4、药物降温,酒精擦浴:用30% 50%酒精重点擦抹上 述冷湿敷部位及四肢皮肤,但不擦胸腹部。,温水浴:适用于四肢循环不好(面苍白、四肢凉) 的患儿。水温3738,用大毛巾浸湿后,包裹 患儿或置患儿于温水中, 1520min,或根据 体温情况延长时间,做完后擦干全身。,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 用300500ml,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物 理 降 温 原 则,冷湿敷法: 用温水浸湿毛巾或纱布敷于患儿 前额、后颈部、双侧腹股沟、双侧腋下及 膝关节后面,每35min换1次,每隔2030min 量1次体温,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 2、潜在体液不足的危险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 5、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18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6、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7、饮食护理:患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不宜多食油腻、辛辣之品,应平衡营养膳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3000ml/d为宜。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出汗。,8、做好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 9、皮肤护理: 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衣被不可太厚,可用温毛巾擦试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0、灌肠护理:灌肠插入深度不能太浅,太浅容易造成药液外溢,影响疗效,灌肠保留1h以上。如灌肠后不久即排出,可按上述剂量补灌1次,最好在患儿睡眠前给药。灌肠时药液应缓慢灌入,肛管拔去后要用纱布按住肛门口片刻,以免药液流出。,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3、告知患者发热的常用处理方法:冰枕、冰敷、冰垫、温水擦浴、醇浴以及药物降温。 4、告知患者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和消炎药,各年龄段小儿发热的特点,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 婴幼儿: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其早期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的小儿脑的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 学龄前期: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学龄期: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护理中注意事项,新生儿: 一般不用退热剂,多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开包散热(注意保暖)等即可奏效;认真查找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体征。,婴幼儿: 1、体温在38 以下时,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如末梢循环差,四肢凉时可先保暖; 2、体温在38.5以上周身无汗时,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同时仍需给患儿多饮开水,以免液体不足造成大汗后虚脱; 3、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超过4 h6 h,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 h 内,可给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 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如患儿体温在38.5 以上,但头部、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