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ppt_第1页
课件: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ppt_第2页
课件: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ppt_第3页
课件: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ppt_第4页
课件: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助听器选配的咨询与随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北京同仁医院 刘海红,2,患者的需要,除了电耳镜、听力图、助听器、真耳分析和声场听阈,患者及其家属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咨询 (counseling) 服务,这可能要延长至患者的一生。,3,患者的需要,儿童:发音、身心的成长、就学,人生的希望,整个家庭的企盼;祖国的花朵; 青年:就业、婚恋的压力,周围乃至社会的态度; 老人:老了不需要再花钱,但不知儿女下了班 维修、电池、再调试、耳模/外壳更换、当地服务 仅仅保证助听器的质量和参数是远远不够的,4,咨询与随访的概念,是助听器选配及听力康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助听器选配之前就已开始,如患者咨询、专业人员解释患者的问题、助听器的选择、纠正患者对助听器的错误认识等等;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及帮助患者更好地使用助听器;,5,咨询与随访的概念,成功的随访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过程; 随着患者不断地使用助听器,随访的内容及重点会不断地变化; 专业人员扮演着指导、顾问及技术人员的角色并将其知识、技能及情感应用于其中,6,咨询与随访的内容,让患者明确其听力损失、后果和干预的方法; 低落的情绪得不到生活的乐趣; 克服障碍,参加康复; 鼓励使用助听器或其他辅助装置; 指导其他交流技巧; 如何与选配、当地的专业人员配合,7,讲课内容,初次使用助听器的患者 复诊患者,8,初次使用助听器的患者 new hearing aid users,9,初次使用者的背景,老年患者,有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儿童; 提建议时需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需要,在家中生活的老人与仍然工作的老人不同; 与患者讨论时,需倾听患者的意见,10,调整并适应新的音质,初次使用助听器的患者最常见的问题是听到了从前听不到的声音;或以前听到的声音变响、音色改变;许多患者感到自己的声音发生了改变(如堵耳效应); 注意任何使用助听器所带来的优点都会伴随着缺点; 权衡优缺点可影响效果,如果缺点超过了优点,选配很难成功,11,使用助听器的缺点,新的装置在某种程度上会存在不适或不熟悉; 需要学习调整并/或操作,通常太小,患者很难看清; 有很多新的及不熟悉的声音需要习惯;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满意之处; 需要花钱; 患者需了解存在不成功的使用者,12,为何需要佩带助听器?,需要与患者讨论助听器带来的益处,如果患者确实不喜欢助听器,助听器就有可能帮助不了他们。患者是否是被家属带来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何? 患者的听力有多差? 交流是最重要的; 耳聋常被误认为是粗鲁、愚蠢及不懂语言; 老年人孤独感,不能与人闲谈及了解新事物;,13,为何需要佩带助听器?,由于患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听,有时还需猜测对方所讲的内容,因此容易疲劳; 耳聋会继续加重,并可伴随其他器官的退化,造成患者生活更加困难; 家属和朋友抱怨,甚至将患者遗忘; 它将帮助患者坚持工作或培养一种爱好,14,给患者的建议,避免困难的聆听环境; 慢慢地增加使用时间; 调整并控制音量; 适应助听设备; 耳模; 疲劳; 集中注意力; 自己的声音。,15,实践经验,对有些患者来说,开始时可能观察不到效果; 首先可让患者佩带助听器观看电视1-2小时; 在患者熟悉操作方法之后,让患者摘掉助听器,并保持助听器干燥和清洁; 绝大多数使用者睡觉时不需佩带助听器; 在噪声环境中将音量调小而不是调大,16,聆听技巧,有些技巧可帮助患者生活得更好,如: 向别人说明自己存在听力问题; 光线照射到讲话者的脸上,而不是让讲话者站在阴影中; 避免在角落,开会时坐在前排; 调整环境,尽量避免在噪声环境下交谈; 评价/讨论是否需要听觉辅助装置,17,电 池,需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抛弃废弃电池时要小心,吞下会对身体有害; 放入电池仓前,可能需要撕去表面胶条并擦去电池表面的残留物; 使用的大致时间(A675型: 用620欧姆电阻放电至少195小时;A13型: 用1500欧姆电阻放电至少195小时;A312型: 用1500欧姆电阻放电至少 90 小时;A10型: 用3000欧姆电阻放电至少90小时); 可用电池电量测试仪进行测试; 放电率与手表电池显著不同,18,耵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患者的耵聍很多,则需要定期让耳科医生取出; 许多ITC,ITE 和 CIC助听器均装有耵聍罩,由于经常被堵,提供配件供患者更换; 助听器上也可装延长管,罩或在内部接收器管中加上弹簧; 强调每天均需清洁,2019/8/6,19,可编辑,20,助听器保养和一般问题处理,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声音太小 耳模管部分被堵 清洁耳模 耳钩部分被堵 清洁或更换耳钩 电池电量不足 更换电池 声音断断续续 (盒式)导线受损 更换导线 电池电量不足 更换新电池 电池簧片变脏 用棉签和酒精清洗 开关/旋钮变脏 向各个方向转动排除脏物,全程滚动音量旋钮,喷洒接触清洁剂 内部故障 送回维修 无声 电池无电 更换新电池 电池放置反向 重新正确放置电池 耳模堵塞 清洗耳模 耳模管/耳钩堵塞 清洗或更换 耳模管扭曲 拉直或更换耳模管 盒式导线断裂 更换导线 开关为电话档T 转向麦克风档M 查无原因 送回维修 噪声大 声反馈啸叫 戴紧耳模 检查耳模和受话器/耳钩的连接 耳模是否放置不当 耳模管/耳钩是否有裂缝 内部啸叫 送回维修,21,患者是否听明白,不要漫不经心地空谈; 要确认患者确实听懂了所说的话,如果不能确定的话,可让患者实际操作一遍; 有些患者觉得很难学习使用助听器的方法,有时还会忘记; 如果需要,可将使用方法告诉患者的配偶或家属,并确认他们已掌握了使用方法;,22,一般问题,随访中可了解患者的许多能力,年龄对有些患者的影响非常小; 避免轻视患者,也不要太专业化,采用适合患者能力的方法解释; 记住助听器是重要的,但不要让患者生活在痛苦之中,23,复诊,24,讲解内容,讲述如何根据患者的反应及偏好调整助听器; 这些调整有时需要改变根据公式计算的助听器参数; 这些方法大多在患者使用助听器一至二周后使用,而有些方法在患者初次选配时也可以应用,25,倾听患者的反馈,主要讲述对助听器放大特性的精细调整,但调整时倾听患者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 认真地倾听患者的反馈并适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及提出合理的建议,有时可将患者认为非常严重的问题改变为正常存在的情况,26,检查项目,一般问题; 耳科检查; 助听器检查 (是否清洁,耵聍是否堵塞耳模/导管,电池情况等); 如果助听器已佩带在患者耳朵上,检查一下是否合适,佩带是否正确;,27,检查项目,音量在几的位置上? 耳模是否舒适? 听大声是否有问题? 存在背景噪声时,听声音是否有困难?,28,检查项目,观察患者摘、带助听器及更换电池的情况;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反馈啸叫; 询问患者佩带的时间(也可通过询问使用了几块电池来了解); 提供干燥剂及电池电量测试仪; 提供进一步的装置如打电话及其它辅助装置等,29,耳模/外壳,在初次选配时就可发现一些问题,但是有些问题还不能立即发现; 在患者就诊之前,要求患者在前一天佩带助听器,以便在患者就诊时能观察到患者耳内的压痛点; 确认耳模不是太长,内部太膨大或太弯曲,这些情况都会引起不适; 如果患者佩带耳模有困难,可去掉耳模的耳轮部分;,30,耳模/外壳,修改耳模可能会引起反馈啸叫,必须小心; 如果患者感觉耳闷、堵,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回声,可考虑在不引起反馈啸叫的情况下加大通气孔;或减低低频放大; 如果耳背式助听器的导声管太短,可磨压耳廓,而太长的话,又可使助听器位于耳廓后;,31,音量设置,如果患者将音量旋钮放在很低的位置上,说明患者听大声音不舒服,需要将MPO或增益降低; 如果助听器的音量旋钮放置在很高的位置上,需要增加MPO或增益,这样可避免助听器处于频繁饱和的情况; 如果作了以上的调整后,仍不能解决问题,需重新制作耳模甚至更换助听器(改用输出/增益更大/更小者),32,声音太大,需要了解 患者是否听低或中等强度的声音感觉太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患者需要适应) 大声是否引起不适?(这种情况下需要减小MPO,调整 MPO 曲线,或加上阻尼子)患者往往会关闭助听器,此时对助听器进行调整,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效果;,33,声音太大,患者往往表述为有 “回音”; 这一问题是否和方向性麦克风有关,方向性麦克风往往影响背景噪声的强度?可否将其改变? 减小低频声放大可在某些情况下减少背景噪声的影响; 对于某些复杂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